【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空調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滿足汽車后排乘客舒適性的汽車空調后排吹風控制機構。
技術介紹
汽車空調一般都安裝在儀表板下面,出風口布置在儀表板上,這樣出風口就離前排乘客較近,離后排乘客較遠,因此,后排乘客一般感受空調制冷或制熱的效果比較遲,也比較差,因為冷風或不會直接吹在后排乘客的身上,只有車內溫度發生明顯變化,后排乘客才能享受空調的制冷或制熱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機構,以提升后排乘客的舒適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汽車空調后排吹風機構,其目的是利用風機葉輪的轉動,加速進風的風速,然后通過微電機和傳動機構控制風門的停止位置,最終實現不同的送風模式,滿足后排乘客的需求。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該種汽車空調后排吹風機構,包括由相互配合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組成的殼體,所述的殼體上設有吹面出風口和吹腳出風口,吹面出風口和吹腳出風口內均安裝有風門,所述的殼體上還設有將風從進風口吸入殼體的鼓風機,所述的殼體上還設有控制風門所處位置的微電機、金屬連桿和撥桿,金屬連桿的一端與微電機連接,另一端與撥桿的一端連接,撥桿的另一端與風門連接,微電機上連接有線束。所述的進風口通過風道與汽車空調連接。所述的吹面出風口和吹腳出風口分別與風道對接,使風吹向后排乘客的面部和腳部。具有上述結構的該種汽車空調后排吹風機構具有以下優點I.該種汽車空調后排吹風機構通過在后風中道中加入了一個風機,用于加快吹后的風速,可以讓后排乘客快速、直接的享受到空調的制冷或制熱的效果,很好的滿足了后排乘客對溫度的需求,提高了乘客的舒適性,進一步提高了整車的舒適性。 ...
【技術保護點】
汽車空調后排吹風機構,包括由相互配合的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組成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上設有吹面出風口(9)和吹腳出風口(11),吹面出風口(9)和吹腳出風口(11)內均安裝有風門(3),所述的殼體上還設有將風從進風口(10)吸入殼體的鼓風機(8),所述的殼體上還設有控制風門(3)所處位置的微電機(7)、金屬連桿(5)和撥桿(4),金屬連桿(5)的一端與微電機(7)連接,另一端與撥桿(4)的一端連接,撥桿(4)的另一端與風門(3)連接,微電機(7)上連接有線束(6)。
【技術特征摘要】
1.汽車空調后排吹風機構,包括由相互配合的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組成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上設有吹面出風口(9)和吹腳出風口(11),吹面出風口(9)和吹腳出風口(11)內均安裝有風門(3),所述的殼體上還設有將風從進風口(10)吸入殼體的鼓風機(8),所述的殼體上還設有控制風門(3)所處位置的微電機(7)、金屬連桿(5)和撥桿(4),金屬連桿(5)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仕偉,潘幫斌,周紅霞,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博耐爾汽車電氣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