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鈑金成型的折彎機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設有沖頭,所述下模上設有與該沖頭配合的凹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沖頭上端設有凸起臺階,該凸起臺階的平面與沖頭側面之間的夾角為90°;還包括一前定位件,所述前定位件設置于折彎機工作臺上,該前定位件與所述下模凹陷之間的距離與待加工工件框架結構的寬度配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凸起臺階及前定位件,在一次折彎工序后便可實現90°框架結構及壓死邊角,解決了工件與下模之間的干涉問題,避免下模爆裂現象的產生,延長使用壽命,同時減少了一道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成品一致性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折彎機模具,具體涉及ー種用于鈑金成型的折彎機模具。
技術介紹
金屬板折彎操作是鈑金成型加工中的常見エ序,由工人操作折彎機來完成。折彎機分為液壓折彎機和數控折彎機,按運動方式可分為上動式、下動式。折彎機包括支架、エ作臺和夾緊板,工作臺置干支架上,工作臺由底座和壓板構成,底座通過皮帶與夾緊板相連,底座由座殼、線圈和蓋板組成,線圈置于座殼的凹陷內,凹陷頂部覆有蓋板。使用時由導線對線圈通電,通電后對壓板產生引力,從而實現對壓板和底座之間薄板的夾持。折彎機可以通過更換折彎機模具,對不同形狀的エ件進行折彎加工。現有技術中,在成型帶有90°框架翻邊的鈑金件時,如圖I所示,其折彎エ序需分兩步,如圖2所示,第一 步為折彎90°框架,第二步為折彎出25°左右的壓死邊角,而后再壓死邊,完成エ件。在此折彎過程中,在第二步折彎時,下模11與エ件12出現干涉,需要把圖中陰影部分13去除,這樣將影響到模具強度,在折彎時容易受カ而爆裂,模具使用壽命縮短,提高了生產加工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ー種用于鈑金成型的折彎機模具,通過對模具結構的改進,増加模具強度,延長使用壽命,同時提高生產加工效率,降低使用成本。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用于鈑金成型的折彎機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摸,所述上模上設有沖頭,所述下模上設有與該沖頭配合的凹陷,所述上模沖頭上端設有凸起臺階,該凸起臺階的平面與沖頭側面之間的夾角為90° ;還包括一前定位件,所述前定位件設置于折彎機工作臺上,該前定位件與所述下模凹陷之間的距離與待加工エ件框架結構的寬度配合。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沖頭一側邊為斜面,另ー側邊為直面,該直面與所述凸起臺階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90°,所述斜面與直面之間的夾角為壓死邊角,通常壓死邊角為25° 40°左右。上文中,所述待加工エ件端部為ー框架結構式的翻邊,該框架結構向外側開ロ,且底邊與エ件做壓死邊操作。在本技術中,由于沖頭上端設有凸起臺階,凸起臺階的平面與沖頭側面之間的夾角為90°,沖頭角度呈壓死邊角,這樣上模下壓井折彎エ件,使エ件形成90°的直角和30°左右的壓死邊角,一次折彎完成以往兩次折彎的エ序,一方面避免傳統エ藝中在折彎90°角時產生的下模干涉問題,提高下模的強度,不易產生爆裂現象,另ー方面兩次折彎合并為一次折彎,減少一次エ件的定位,便可提高成品的精度和一致性,同時提高生產效率,縮短加工周期。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I、本技術通過在沖頭上端設置凸起臺階,凸起臺階與沖頭側邊夾角為90°,從而在折彎時,同時可以完成壓死邊角和90°的直角邊,與以往的結構相比,將壓死邊角與直角邊折彎一次完成,解決了エ件與下模之間的干涉問題,提高下模的強度,避免爆裂現象的產生,延長模具使用壽命;2、由于壓死邊角與直角一次折彎成形,減少一次折彎エ序,提高了加工效率,又因少了一次定位,提高了成品的一致性和加工精度;3、設置前定位件,保證每ー個エ件的折彎位置相同,成品一致性高,且加工方便,有助于提聞加工效率。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待加工エ件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
技術介紹
中加工流程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的加工過程示意圖。其中1、上模;2、下模;3、前定位件;4、沖頭;5、凹陷;6、凸起臺階;7、待加工エ件;8、框架結構;10、底邊;11、下模;12、エ件;13、陰影部分。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描述實施例一參見圖3 4所示,ー種用于鈑金成型的折彎機模具,包括上模I、下模2及前定位件3,所述上模I上設有沖頭4,所述下模2上設有與該沖頭4配合的凹陷5,所述上模I沖頭4上端設有凸起臺階6,該凸起臺階6的平面與沖頭4側面之間的夾角為90° ;所述前定位件3設置于折彎機工作臺上,該前定位件3與所述下模2凹陷5之間的距離與待加工エ件7框架結構8的寬度配合。前定位件3位于待加工エ件7的前端,當待加工エ件7插入上、下模之間時,待加工エ件7前端抵于前定位件3上,確保エ件成品的加工一致性。如圖3所示,所述沖頭4 ー側邊為斜邊,另ー側邊為直邊,該直邊與所述凸起臺階6之間的夾角α為90°,所述斜邊與直邊之間的壓死邊角β為25°。在折彎時,參見圖4所示,將待加工エ件7前端抵于前定位件3上,上模I下壓折彎,形成框架結構8及25。的壓死邊角,然后更換上模I和下模2,進入壓死邊エ序,將上述半成品放入上、下模之間,框架結構8的開ロ側插入壓死邊上模的凹槽內,而后壓死邊上模下壓,使框架結構8側邊與エ件的底邊10貼合,完成壓死邊エ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鈑金成型的折彎機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上設有沖頭,所述下模上設有與該沖頭配合的凹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沖頭上端設有凸起臺階,該凸起臺階的平面與沖頭側面之間的夾角為90° ;還包括一前定位件,所述前定位件設置于折彎機工作臺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章勇,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東望鈑金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