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工作臺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上的電機Ⅰ,電機Ⅰ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動件,轉動件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電機Ⅱ,電機Ⅱ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沖壓模具,工作臺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上方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下的液壓缸Ⅱ,液壓缸Ⅱ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沖壓板,且沖壓板與沖壓模具相適配,固定架上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下的液壓缸Ⅰ,液壓缸Ⅰ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敲擊錘,敲擊錘正下方的工作臺上開設有落料口,電機Ⅰ帶動若干個均勻分布的沖壓模具進行移動,使液壓缸Ⅱ可以連續的對鈑金件進行加工,通過電機Ⅱ帶動沖壓模具翻轉,液壓缸Ⅰ帶動敲擊錘將鈑金件敲擊脫落,實現了對鈑金件連續加工和自動收集的功能。的功能。的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
[0001]本技術涉及沖壓模具
,具體為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
技術介紹
[0002]鈑金是針對金屬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種綜合冷加工工藝,包括剪、切、復合、折、鉚接、拼接、成型等,其顯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0003]現有的鈑金在沖壓成型的過程大都是先將鈑金放置在沖壓模具上,在通過上壓板對鈑金進行沖壓成型,沖壓成型之后將模具取出,在重新放入鈑金進行沖壓工作,這樣的加工方式使得無法連續對鈑金進行沖壓工作,從而導致工作效率底下,且鈑金在沖壓成型之后,容易與模具產生較大的摩擦,導致取出困難,因此提出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用以解決現有裝置中存在的無法連續工作以及鈑金取出困難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鈑金件沖壓模具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所述工作臺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上的電機Ⅰ,所述電機Ⅰ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動件,所述轉動件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電機Ⅱ,所述電機Ⅱ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沖壓模具,所述工作臺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方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下的液壓缸Ⅱ,所述液壓缸Ⅱ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沖壓板,且沖壓板與沖壓模具相適配,所述固定架上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下的液壓缸Ⅰ,所述液壓缸Ⅰ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敲擊錘,所述敲擊錘正下方的工作臺上開設有落料口。
[0006]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敲擊錘的下端部固定連接有橡膠墊。
[0007]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落料口的下方轉動連接有若干導料輥,且轉滾傾斜向下均勻排列。
[0008]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導料輥的外側套設有橡膠圈。
[0009]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轉動件上固定連接有固定座,所述電機Ⅱ固定連接在固定座上。
[0010]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工作臺的上側開設有對稱的圓形滑槽。
[0011]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沖壓模具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對稱的滑塊,所述滑塊與滑槽滑動連接。
[0012]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術通過電機Ⅰ、轉動件、沖壓模具、液壓缸Ⅱ和沖壓板的設置,可以在工作時,通過啟動電機Ⅰ帶動轉動件旋轉,使得沖壓模具位于沖壓板的正下方,通過液壓缸Ⅱ帶動沖壓板對沖壓模具內的鈑金件進行沖壓成型,當沖壓成型后液壓缸帶動沖壓板向上
移動的過程中,電機Ⅰ帶動另一個沖壓模具位于沖壓板的下方,液壓缸Ⅱ繼續帶動沖壓板對沖壓模具內的鈑金件進行加工,實現了連續的對鈑金件進行加工的功能,從而達到了提高鈑金件沖壓成型的效率。
[0014](2)本技術通過電機Ⅰ、電機Ⅱ,液壓缸Ⅰ、敲擊錘和落料口的設置,可以在鈑金件沖壓成型之后,通過電機Ⅰ帶動沖壓模具到達落料口的正上方,通過電機Ⅱ帶動沖壓模具翻轉向下,在利用液壓缸Ⅰ帶動敲擊錘向下敲擊沖壓模具,使得鈑金件從沖壓模具內脫落,實現了自動脫料的功能。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的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的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的圖1中A部分放大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技術的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中落料口的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工作臺;2、落料口;3、沖壓模具;4、橡膠墊;5、敲擊錘;6、液壓缸Ⅰ;7、電機Ⅰ;8、沖壓板;9、液壓缸Ⅱ;10、固定架;11、滑槽;12、電機Ⅱ;13、轉動件;14、橡膠圈;15、固定座;16、滑塊;17、導料輥。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本技術提供技術方案: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
?
3所示,工作臺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上的電機Ⅰ7,電機Ⅰ7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動件13,轉動件13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電機Ⅱ12,電機Ⅱ1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沖壓模具3,當電機Ⅰ7啟動時,帶動轉動件13旋轉,使得電機Ⅱ12輸出端上固定連接的沖壓模具3被帶動進行移動,沖壓模具3的下側固定連接有對稱的滑塊16,工作臺1的上側開設有對稱的圓形滑槽11,滑塊16與滑槽11滑動連接,通過滑塊16和滑槽11的設置可以使得沖壓模具3沿著滑槽11的方向進行移動,減小沖壓模具3與工作臺1之間的摩擦,工作臺1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固定架10,固定架10的上方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下的液壓缸Ⅱ9,液壓缸Ⅱ9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沖壓板8,且沖壓板8與沖壓模具3相適配,當電機Ⅰ7帶動沖壓模具3轉動到沖壓板8的正下方時,液壓缸Ⅱ9啟動帶動沖壓板8向下移動,使得沖壓板8對沖壓模具3中的鈑金件進行沖壓成型。
[0022]如圖1、圖2和圖4所示,轉動件13上固定連接有固定座15,電機Ⅱ12固定連接在固定座15上,通過固定座15的設置將電機Ⅱ12與轉動件13進行固定連接,固定架10上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下的液壓缸Ⅰ6,液壓缸Ⅰ6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敲擊錘5,敲擊錘5的下端部固定連接有橡膠墊4,敲擊錘5正下方的工作臺1上開設有落料口2,當電機Ⅰ7帶動沖壓成型之后的沖壓模具3到達落料口2的正上方時,電機Ⅱ12啟動,帶動沖壓模具3旋轉180度,使得鈑金件朝向下方的落料口2處,液壓缸Ⅰ6帶動敲擊錘5向下移動,對沖壓模具3進行敲擊,從而通過震動將鈑金件從沖壓模具3中脫落,落入下方的落料口2中,通過橡膠墊4的設置,可以使得敲擊錘5在敲擊沖壓模具3時,對沖壓模具3進行保護,落料口2的下方轉動連接有若干導料輥17,且轉滾傾斜向下均勻排列,導料輥17的外側套設有橡膠圈14,當鈑金件從沖壓模具3
中脫落出來時,與橡膠圈14接觸,橡膠圈14可以對鈑金件進行緩沖,防止磕碰出現損傷,通過傾斜向下均勻排列的導料輥17帶動鈑金件向下移動從而實現對沖壓成型后的鈑金件進行收集的功能。
[0023]本技術提供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具體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時,通過電機Ⅰ7的轉動,帶動沖壓模具3進行移動,從而使得沖壓模具3中的鈑金件到達沖壓板8的正下方,此時液壓缸Ⅱ9啟動,帶動沖壓板8對沖壓模具3中的鈑金件進行沖壓成型,沖壓完成之后,電機Ⅰ7繼續帶動下一個沖壓模具3到達沖壓板8下方,沖壓板8繼續對沖壓模具3中的鈑金件進行沖壓,而上一個沖壓完成后的鈑金件被電機Ⅰ7帶動到落料口2的上方,電機Ⅱ12帶動沖壓模具3旋轉,使得沖壓模具3中的鈑金件朝向正下方,液壓缸Ⅰ6帶動敲擊錘5對沖壓模具3進行敲擊,從而使得沖壓模具3中的鈑金件脫落,進入落料口2中進行收集。
[0024]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包括工作臺(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上的電機Ⅰ(7),所述電機Ⅰ(7)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動件(13),所述轉動件(13)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電機Ⅱ(12),所述電機Ⅱ(1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沖壓模具(3),所述工作臺(1)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的上方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下的液壓缸Ⅱ(9),所述液壓缸Ⅱ(9)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沖壓板(8),且沖壓板(8)與沖壓模具(3)相適配,所述固定架(10)上固定連接有豎直向下的液壓缸Ⅰ(6),所述液壓缸Ⅰ(6)的下端固定連接有敲擊錘(5),所述敲擊錘(5)正下方的工作臺(1)上開設有落料口(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鈑金件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敲擊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紅召,李兆舉,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東望鈑金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