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屬于回轉支承,其特征是該帶式定位保持架主要由帶體、滾珠座孔和上圓弧形凸臺、下圓弧形凸臺組成,該帶體是截面為扁長方形的長帶,在帶體的左端部帶有燕尾形接頭,在帶體的右端部對應開設燕尾槽,此燕尾形接頭與燕尾槽對應嵌接而合成一個整圓,作為各滾珠的保持架體,在帶體的前后表面的上部和下部以帶體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為準,自左至右均布間隔地分別帶有與帶體制成一體的上圓弧形凸臺和下圓弧形凸臺,在帶體及其前后表面上的各組上圓弧形凸臺和下圓弧形凸臺上開設球面孔,成為滾珠座孔,在各滾珠座孔中分別滑動安裝滾珠,使回轉支承的性能大幅度提高,使用壽命長,使用領域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回轉支承,尤其是涉及一種回轉支承滾珠的定位保持架。
技術介紹
現有四點接觸單排球式回轉支承,其滾動體(滾珠)通常用隔離塊來隔離,但現有的隔離塊長期使用易產生磨損,使各滾珠間的周向間隙增大,回轉支承轉動時隔離塊會發出碰撞噪音,甚至發生傾倒堵塞滾道的現象,尤其當回轉支承要求豎向安裝、高轉速、低啟動矩、低噪音和長壽命時,現有的隔離塊就不能滿足這些要求,使回轉支承的使用范圍受到限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不僅安裝方便快捷,通用性強,而且使回轉支承的安裝角度、轉速、啟動力矩、噪音等性能大幅度提高,延長回轉支承的使用壽命,拓展回轉支承的使用領域。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是一種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其特征是該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主要由帶體、滾珠座孔(兜孔)和上圓弧形凸臺、下圓弧形凸臺組成,該帶體是截面為扁長方形的長帶,帶體上下側的棱邊均為圓弧過渡,在帶體的左端部帶有燕尾形接頭,而在帶體的右端部對應開設燕尾槽,此燕尾形接頭與燕尾槽對應嵌接而合成一個整圓,作為各滾珠的保持架體,且此帶體的長度可根據回轉支承滾道中心圓的周長而截取,通用性強,在帶體的前后表面的上部和下部以帶體的長度方向(左右)的中心線為準,自左至右均布間隔地分別帶有與帶體制成一體的上圓弧形凸臺和下圓弧形凸臺,即此各上圓弧形凸臺和下圓弧形凸臺以帶體立面(高度方向)的中心線為準成組地對稱分布, 同時此各前后上圓弧形凸臺、前后下圓弧形凸臺又均以帶體厚度為準作對稱分布,且此各上、下圓弧形凸臺的外側面均為圓弧面,此各上、下圓弧形凸臺與帶體表面之間也均為圓弧過渡,在帶體及其前后表面上的各組上圓弧形凸臺和下圓弧形凸臺上以帶體的帶厚截面的 (即厚度的)豎向中心線與水平中心線的交匯點為中心開設球面孔,成為滾珠座孔(兜孔),該各滾珠座孔(球面孔)在帶體上自左至右(帶體長度方向)對應地在前后各組上、下圓弧形凸臺上均勻分布,該滾珠座孔的直徑略大于滾珠的直徑,本保持架可采用尼龍制成,在各滾珠座孔中分別滑動安裝滾珠,使各滾珠在回轉支承的滾道內周向定位并均勻隔離,各滾珠在滾珠座孔中順暢轉動,不會因回轉支承的高速旋轉而碰撞發出噪音,又可使保持架徑向定位,不會在回轉支承高速旋轉時發生徑向竄動而與回轉支承內外圈摩擦,噪音低,同時上圓弧形凸臺和下圓弧形凸臺增強了滾珠座孔的強度,使帶體彎曲時滾珠座孔不變形。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的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結構合理,使用安全可靠,通用性強,而且使回轉支承的安裝角度、轉速、啟動力矩和噪音等性能大幅度提高,延長了回轉支承的使用壽命,拓展了回轉支承的使用領域。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提出的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的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的主視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所提出的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圖1中A-A剖面示意圖。圖1-圖3中1、帶體 2、燕尾形接頭3、燕尾槽 4、上圓弧形凸臺 5、下圓弧形凸臺 6、滾珠座孔。具體實施例方式從圖1-圖3中可以看出一種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其特征是該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主要由帶體1、滾珠座孔6、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組成,該帶體1是截面為扁長方形的長帶,帶體1的上下側的楞邊均為圓弧過渡,在帶體1的左端部帶有燕尾形接頭2,而在帶體1的右端部對應開設燕尾槽3,此燕尾形接頭2與燕尾槽3對應嵌接而合成一個整圓,作為各滾珠的保持架體,且此帶體1的長度可根據回轉支承滾道中心的周長而截取,通用性強,在帶體1的前后表面的上部和下部以帶體1的長度方向(左右) 的中心線為準,自左至右均布間隔地分別帶有與帶體1制成一體的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即此各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以帶體1立面(高度方向)的中心線為準成組地對稱分布,同時此各前后上圓弧形凸臺4、前后下圓弧形凸臺5又均以帶體厚度為準作對稱分布,且此各上圓弧形凸臺4、下圓弧形凸臺5的外側面均為圓弧面,此各上圓弧形凸臺4、下圓弧形凸臺5與帶體1之間又均為圓弧過渡,在帶體1及其前后表面上的各組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上以帶體1的帶厚截面的(即厚度的)豎向中心線與水平中心線的交匯點為中心開設球面孔,成為滾珠座孔(兜孔)6,各滾珠座孔(球面孔)6在帶體 1上自左至右(帶體長度方向)對應地在前后各組上圓弧形凸臺4、下圓弧形凸臺5上均勻分布且滾珠座孔的直徑略大于滾珠的直徑,本保持架可采用尼龍制成,在各滾珠座孔6中分別滑動安裝滾珠,使各滾珠在回轉支承的滾道內周向定位并均勻隔離,各滾珠在滾珠座孔6 中順暢轉動,不會因回轉支承的高速旋轉而碰撞發出噪音,又可使保持架徑向定位,不會在回轉支承高速旋轉時發生徑向竄動而與回轉支承內外圈摩擦,噪音低,同時上圓弧形凸臺4 和下圓弧形凸臺5增強了滾珠座孔6的強度,使帶體1彎曲時滾珠座孔6不變形。權利要求1.一種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其特征是該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主要由帶體(1)、滾珠座孔(6)、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組成,該帶體(1)是截面為扁長方形的長帶,帶體(1)的上下側的楞邊均為圓弧過渡,在帶體(1)的左端部帶有燕尾形接頭(2 ),而在帶體(1)的右端部對應開設燕尾槽(3 ),此燕尾形接頭(2 )與燕尾槽(3 )對應嵌接而合成一個整圓,作為各滾珠的保持架體,在帶體(1)的前后表面的上部和下部以帶體 (1)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為準,自左至右均布間隔地分別帶有與帶體(1)制成一體的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即此各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以帶體(1)立面的中心線為準成組地對稱分布,同時此各前后上圓弧形凸臺G)、前后下圓弧形凸臺(5) 又均以帶體厚度為準作對稱分布,且此各上圓弧形凸臺(4)、下圓弧形凸臺(5)的外側面均為圓弧面,此各上圓弧形凸臺(4)、下圓弧形凸臺(5)與帶體(1)之間又均為圓弧過渡,在帶體(1)及其前后表面上的各組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上以帶體(1)的帶厚截面的豎向中心線與水平中心線的交匯點為中心開設球面孔,成為滾珠座孔(6),各滾珠座孔(6)在帶體(1)上自左至右對應地在前后各組上圓弧形凸臺(4)、下圓弧形凸臺(5)上均勻分布且滾珠座孔(6)的直徑略大于滾珠的直徑。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其特征在于該保持架采用尼龍制成。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是一種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屬于回轉支承,其特征是該帶式定位保持架主要由帶體、滾珠座孔和上圓弧形凸臺、下圓弧形凸臺組成,該帶體是截面為扁長方形的長帶,在帶體的左端部帶有燕尾形接頭,在帶體的右端部對應開設燕尾槽,此燕尾形接頭與燕尾槽對應嵌接而合成一個整圓,作為各滾珠的保持架體,在帶體的前后表面的上部和下部以帶體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為準,自左至右均布間隔地分別帶有與帶體制成一體的上圓弧形凸臺和下圓弧形凸臺,在帶體及其前后表面上的各組上圓弧形凸臺和下圓弧形凸臺上開設球面孔,成為滾珠座孔,在各滾珠座孔中分別滑動安裝滾珠,使回轉支承的性能大幅度提高,使用壽命長,使用領域廣。文檔編號F16C33/44GK102305244SQ20111025849公開日201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其特征是該回轉支承滾珠帶式定位保持架主要由帶體(1)、滾珠座孔(6)、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組成,該帶體(1)是截面為扁長方形的長帶,帶體(1)的上下側的楞邊均為圓弧過渡,在帶體(1)的左端部帶有燕尾形接頭(2),而在帶體(1)的右端部對應開設燕尾槽(3),此燕尾形接頭(2)與燕尾槽(3)對應嵌接而合成一個整圓,作為各滾珠的保持架體,在帶體(1)的前后表面的上部和下部以帶體(1)的長度方向的中心線為準,自左至右均布間隔地分別帶有與帶體(1)制成一體的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即此各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以帶體(1)立面的中心線為準成組地對稱分布,同時此各前后上圓弧形凸臺(4)、前后下圓弧形凸臺(5)又均以帶體厚度為準作對稱分布,且此各上圓弧形凸臺(4)、下圓弧形凸臺(5)的外側面均為圓弧面,此各上圓弧形凸臺(4)、下圓弧形凸臺(5)與帶體(1)之間又均為圓弧過渡,在帶體(1)及其前后表面上的各組上圓弧形凸臺(4)和下圓弧形凸臺(5)上以帶體(1)的帶厚截面的豎向中心線與水平中心線的交匯點為中心開設球面孔,成為滾珠座孔(6),各滾珠座孔(6)在帶體(1)上自左至右對應地在前后各組上圓弧形凸臺(4)、下圓弧形凸臺(5)上均勻分布且滾珠座孔(6)的直徑略大于滾珠的直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揚,王春琦,張文舉,黃魯,何東生,
申請(專利權)人:馬鞍山方圓回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馬鞍山方圓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