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旋風式油煙脫排機,包括煙罩、吸氣管、風機、排氣管、集油盒,轉接管和旋風分離器;所述煙罩上設有油煙進口和油煙出口,所述轉接管的的兩個端口面相垂直;所述旋風分離器豎直安裝,其內腔上部為圓筒形,下部為圓錐形,在旋風分離器上設有進氣口、出氣口和排油口;所述吸氣管豎直安裝,其一端與煙罩上的油煙出口相連通,另一端通過轉接管與旋風分離器的進氣口相連通,所述集油盒位于旋風分離器的排油口下方,出氣孔通過連管與風機入口相連通。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旋風式油煙脫排機,結構簡單,器身無運動部件和易耗材,制造、安裝投資少;其操作、維護方便,且性能穩定;油煙凈化效率高,能夠改善烹飪環境,減少環境污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廚房用品,尤其涉及一種旋風式油煙脫排機。
技術介紹
廚房是家庭中空氣污染最嚴重的空間,其污染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以煤、煤氣、液化氣常用炊火中釋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氣體;二是烹飪菜肴時產生的油煙。現在廚房裝修多采用開放式設計,但制作中餐的進程會產生較大的油煙,開放式的廚房,空氣流動范圍較大,油煙機不能很好地聚斂排放油煙,這就造成了餐廳和客廳的油煙廢氣污染。吸油煙機是一種凈化廚房環境的廚房電器。它安裝在廚房爐灶上方,能將爐灶燃燒的廢物和烹飪過程中產生的對人體有害的油煙迅速抽走,排出室外,減少污染,凈化空氣,并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抽油煙機已成為現代家庭必不可少的廚房設備。早期的家庭廚房排煙工作都是由排風扇來完成的。排風扇雖然能排除掉廚房中的大部分油煙, 但是它卻無力解決烹飪中產生的油煙對整個廚房污染。烹飪中產生的油煙含有很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果人長期在充滿油煙的房間內工作,可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對于中國人來說,膳食結構與西方人不同,在食品加工中,煎、炒、烹、炸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中式廚房中的油煙很大,容易使廚房環境變得油膩而不好清洗,所以抽油煙機就成了改變廚房環境的一個“有力武器”。它改變了廚房的大環境,減少油煙對廚房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傷害;抽油煙機可謂是廚房的“肺”。而現在市場上的油煙脫排機普遍存在效率不高,易堵塞,不易清洗,濾網需要經常清洗或者更換,長期使用吸力會下降等缺點,故尋求更環保省心的吸油煙機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能將油煙凈化后排出的高凈化率油煙脫排機,能夠有效減小廚房油煙對環境的污染。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樣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旋風式油煙脫排機,包括水平固定并位于灶臺上方的煙罩、吸氣管、風機、排氣管、安裝在煙罩上的集油盒,轉接管和旋風分離器;所述煙罩上設有油煙進口和油煙出口,所述轉接管的的兩個端口面相垂直;所述旋風分離器豎直安裝,其內腔上部為圓筒形, 下部為圓錐形,在旋風分離器上設有進氣口、出氣口和排油口,進氣口設在在圓筒形的側面上部,且進氣口位于圓筒形橫截面的切線方向,使氣體通過進氣口進入旋風分離器時能夠沿著圓筒形的內壁做圓周回轉運動,出氣口設在圓筒形的上端面上,排油口設在圓錐形下端的小端口面上;所述吸氣管豎直安裝在油煙的匯聚點上,其一端與煙罩上的油煙出口相連通,另一端通過轉接管與旋風分離器的進氣口相連通,將油煙引入旋風分離器,所述集油盒位于旋風分離器下方,出氣孔通過連管與風機入口相連通,風機出口與排氣管相連通。煙罩固定在灶臺上方的墻上,用于收集油煙,減少油煙的散逸,其內腔為利于收集油煙的錐形,錐形的大端口為煙罩的油煙進口,錐形的小端口為煙罩的油煙出口 ;同時,煙罩也作為主要的承重部件。可以設計吸氣管為圓管,旋風分離器的進氣口為方形接口,此時,轉接管需設計為為圓轉方轉接管,以便將吸氣管與旋風分離器相連通。所述旋風分離器為主要的凈化設備,其個數為一個或一個以上;旋風分離器上的出氣孔為圓孔,其直徑相對較小,連管與旋風分離器的出氣孔相連通時,需要插入圓柱形內適當深度;在其內腔壁上可以設有不沾油涂層,避免清洗。所述風機固定安裝,可以設置在煙罩上,其主要用于提供動力并形成負壓。排氣管連接風機出口,用于排出凈化后的空氣;同時風機后置可以保護風機。所述集油盒安裝在旋風分離器的最下端,用于收集分離出的油液,其可以通過卡扣結構或者螺紋結構安裝在煙罩上,以便于頻繁拆卸,倒出油液;所述集油盒優選透明材質,便于觀察油量,及時處理。工作時,風機高速運轉,將空氣一直推到排氣口,風機進氣口側系統內的空氣密度會急劇減小,即會產生較大壓力降,因此系統內部的氣壓大大低于外界的氣壓,在這個氣壓差的作用下,油煙隨著氣流進入旋風分離器。當油煙氣體以12 35m/s的速度通過吸氣管由切向進氣口進入旋風分離器時,氣流將由直線運動變為圓周運動。旋轉氣流的絕大部分沿器壁自圓筒體呈螺旋形向下,朝錐體流動,通常稱此為外旋氣流。油煙氣體在旋轉過程中產生離心力,將密度大于空氣的油滴甩向器壁,油滴一旦與器壁接觸,便失去慣性而靠入口速度的動量和向下的重力沿壁面下落,經排油口進入集油盒。旋轉下降的外旋氣流在到達錐體時,因圓錐形的收縮而向旋風分離器中心靠攏,根據“旋轉矩”不變原理,其切向速度不斷提高,當氣流到達錐體下端某一位置時,即以同樣的旋轉方向集中到旋風分離器中部,由下而上繼續做螺旋形運動,即內旋氣流。最后凈化后的空氣依次經出氣口、連管、風機、排氣管排出。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旋風式油煙脫排機,結構簡單,器身無運動部件和易耗材,不需要特殊的附屬設備,制造、安裝投資少;其操作、維護方便,且性能穩定,吸力恒定、 持久不變;油煙凈化效率高,能夠改善烹飪環境,保護人體健康,減少環境污染。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更進一步的說明。如附圖1所示為一種旋風式油煙脫排機,包括水平固定并位于灶臺上方的煙罩1、 吸氣管2、風機6、排氣管7、安裝在煙罩1上的集油盒8,、轉接管3和一個旋風分離器4,所述轉接管的3的兩個端口面相垂直,所述煙罩1上設有油煙進口和油煙出口,所述旋風分離器4豎直安裝,其內腔上部為圓筒形,下部為圓錐形,在旋風分離器4上設有進氣口、出氣口和排油口,進氣口設在在圓筒形的側面上部,且進氣口位于圓筒形橫截面的切線方向,出氣口設在圓筒形的上端面上,排油口設在圓錐形下端的小端口面上;所述吸氣管2豎直安裝, 其一端與煙罩1上的油煙出口相連通,另一端通過轉接管3與旋風分離器4的進氣口相連通,所述旋風分離器4的排油口接入集油盒8內,出氣孔通過連管5與風機6入口相連通, 風機6出口與排氣管7相連通。所述煙罩1的內腔為錐形,錐形的大端口為煙罩1的油煙進口,錐形的小端口為煙罩1的油煙出口。所述吸氣管2為圓管,所述轉接管3為圓轉方轉接管,所述旋風分離器4的進氣口為方形接口。所述集油盒8通過卡扣結構或者螺紋結構安裝在煙罩1上;其材質為透明材質。所述旋風分離器4的內腔壁上設有不沾油涂層。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比如在上方加一外殼等,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旋風式油煙脫排機,包括水平固定并位于灶臺上方的煙罩(1)、吸氣管(2)、風機(6)、排氣管(7)和集油盒(8),所述煙罩(1)上設有油煙進口和油煙出口,其特征在于:該油煙脫排機還包括轉接管(3)和旋風分離器(4),所述轉接管的(3)的兩個端口面相垂直,所述旋風分離器(4)豎直安裝,其內腔上部為圓筒形,下部為圓錐形,在旋風分離器(4)上設有進氣口、出氣口和排油口,進氣口設在在圓筒形的側面上部,且進氣口位于圓筒形橫截面的切線方向,出氣口設在圓筒形的上端面上,排油口設在圓錐形下端的小端口面上;所述吸氣管(2)豎直安裝,其一端與煙罩(1)上的油煙出口相連通,另一端通過轉接管(3)與旋風分離器(4)的進氣口相連通,所述集油盒(8)位于旋風分離器(4)的排油口下方,出氣孔通過連管(5)與風機(6)入口相連通,風機(6)出口與排氣管(7)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旋風式油煙脫排機,包括水平固定并位于灶臺上方的煙罩(1)、吸氣管(2)、風機(6)、排氣管(7)和集油盒(8),所述煙罩(1)上設有油煙進口和油煙出口,其特征在于 該油煙脫排機還包括轉接管(3)和旋風分離器(4),所述轉接管的(3)的兩個端口面相垂直,所述旋風分離器(4)豎直安裝,其內腔上部為圓筒形,下部為圓錐形,在旋風分離器(4) 上設有進氣口、出氣口和排油口,進氣口設在在圓筒形的側面上部,且進氣口位于圓筒形橫截面的切線方向,出氣口設在圓筒形的上端面上,排油口設在圓錐形下端的小端口面上;所述吸氣管(2)豎直安裝,其一端與煙罩(1)上的油煙出口相連通,另一端通過轉接管(3)與旋風分離器(4)的進氣口相連通,所述集油盒(8)位于旋風分離器(4)的排油口下方,出氣孔通過連管(5)與風機(6)入口相連通,風機(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道林,王金鑫,朱利云,劉超,
申請(專利權)人:孫道林,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