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煤礦噴霧降塵,具體涉及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
技術介紹
1、煤礦是人類在富含煤炭的礦區開采煤炭資源的區域,一般分為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當煤層距地表的距離很近時,一般選擇直接剝離地表土層挖掘煤炭,此為露天煤礦。當煤層離地表遠時,一般選擇向地下開掘巷道采掘煤炭,此為井工煤礦。我國絕大部分煤礦屬于井工煤礦。煤礦是人類在開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質層時所挖掘的合理空間,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
2、煤礦開采過程中,因機械、應力或采動破壞影響,煤體破碎呈顆粒狀、粉末狀后,在風流影響下會在巷道中形成大小顆粒不等的煤塵,因粉塵粒徑大小不同可將粉塵分為總粉塵和呼吸性粉塵。因粉塵對人體傷害性大,對人體的塵肺等奇怪造成不可逆損傷,故被稱之為煤礦“五害”之一。了在保證煤炭安全開采的前提下,實現對現場作業人員的身心健康保護,普遍采用噴霧降塵設施。
3、目前,現有的大部分煤礦井下巷道所使用的噴霧降塵設備其噴頭高度在噴霧時是固定的,導致噴頭設置得低時,噴霧降塵范圍小,若將噴頭設置得太高時,雖然噴淋范圍變廣,但是無法對噴霧降塵裝置周邊的空間進行降塵,同時其噴淋范圍有限。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包括:
3、移動車,所述移動車上設有水箱和液泵,所述液泵的吸水端與水箱連接,所述液
4、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端與移動車連接,所述固定座的上側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設有往復絲桿,所述固定座內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往復絲桿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往復絲桿內滑動嵌套有傳動桿;
5、螺母座,所述螺母座套接在往復絲桿上,所述螺母座遠離固定架的一端連接有輸水管,所述輸水管的底端與伸縮軟管的頂端連接,所述輸水管的上端固定套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通過軸承套接在傳動桿上,所述輸水管的頂端轉動安裝有旋轉管,所述旋轉管的頂端連接有噴霧組件,所述噴霧組件與連接板之間設有風吹組件,所述旋轉管與傳動桿的頂端之間設有齒輪傳動組件。
6、優選的,所述往復絲桿的內部開設有矩形滑道,所述矩形滑道的上端延伸至往復絲桿的頂端,所述傳動桿的底端固定有矩形滑塊,所述矩形滑塊滑動嵌套在矩形滑道內;
7、所述齒輪傳動組件包括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固定在傳動桿的頂端,所述從動齒輪固定套接在旋轉管上,所述主動齒輪與從動齒輪嚙合連接,所述主動齒輪的尺寸小于從動齒輪的尺寸;
8、往復絲桿旋轉時,帶動螺母座在往復絲桿上往復移動,螺母座上下往復移動帶動輸水管上下往復移動,輸水管上下往復移動帶動其頂部的旋轉管上下往復移動,從而帶動旋轉管頂部的噴霧組件上下往復,其水霧噴灑范圍不斷由小逐漸變大,再由大逐漸變小,依次反復,能夠將水霧噴灑至周圍環境的不同位置,輸水管上下往復移動時通過連接板帶動傳動桿同步上下移動,使得傳動桿頂部的主動齒輪始終與旋轉管上的從動齒輪嚙合,同時往復絲桿旋轉能夠帶動其內的矩形滑塊旋轉,矩形滑塊旋轉時能夠帶動傳動桿旋轉,使得傳動桿上下往復移動的同時并發生自轉,傳動桿旋轉帶動主動齒輪旋轉,主動齒輪旋轉與旋轉管上的從動齒輪嚙合從而帶動旋轉管旋轉,旋轉管旋轉帶動其上的噴霧組件旋轉,能夠有效地提高水霧擴散范圍。
9、優選的,所述噴霧組件包括空心水盤和環形水管,所述空心水盤固定在旋轉管的頂端,所述空心水盤的內腔與旋轉管的內腔相貫通,所述環形水管套設在空心水盤的外側,所述環形水管與空心水盤之間連接有多個連接管,所述環形水管的外側固定有多個霧化噴頭;
10、水通過旋轉管進入空心水盤內,然后通過多個連接管進入環形水管內,然后通過環形水管外側的多個霧化噴頭噴出,形成水霧,從而實現對煤礦井下巷道進行噴霧降塵。
11、優選的,所述風吹組件包括旋轉環和固定環,所述旋轉環位于固定環的上方,所述旋轉環的上側與環形水管之間固定有多個連接桿,所述旋轉環的下側固定有端面齒環,所述固定環套設在連接板的外側,所述固定環的內壁與連接板之間固定有支撐板,所述固定環的上側固定有多個支撐座,所述支撐座上轉動鑲嵌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的外端固定有風扇葉,所述傳動軸的內端固定有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與端面齒環嚙合連接;
12、噴霧組件旋轉時,其內的環形水管旋轉通過連接桿帶動旋轉環旋轉,旋轉環旋轉帶動其底部的端面齒環旋轉,端面齒環旋轉與固定環上的多個傳動齒輪嚙合,從而帶動多個傳動齒輪旋轉,傳動齒輪旋轉通過傳動軸帶動風扇葉旋轉,產生風力,吹動環形水管上霧化噴頭噴出的水霧,使得水霧的擴散方位更加廣泛。
13、優選的,所述往復絲桿的頂端固定有限位套管,所述限位套管的上端轉動貫穿固定架的頂部壁,所述限位套管內開設有貫穿限位套管上下兩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徑小于矩形滑道的俯視截面寬度,所述傳動桿的上端貫穿限位套管上的通孔;
14、通過限位套管能夠提高往復絲桿旋轉時的穩定性,同時限位套管能夠提高傳動桿旋轉移動時的穩定性,且限位套管能夠對矩形滑塊進行限位,防止矩形滑塊脫離往復絲桿內的矩形滑道。
15、優選的,所述輸水管與旋轉管之間連接有旋轉接頭,使得輸水管內的水能夠通過旋轉接頭輸入旋轉管內,同時使得旋轉管能夠相對于輸水管進行旋轉,所述輸水管的上端滑動貫穿固定架的頂部壁,對輸水管進行限位,使得輸水管上下移動穩定。
16、優選的,所述固定架的豎直壁上開設有滑槽,所述螺母座靠近滑槽的一側固定有限位滑塊,所述限位滑塊滑動嵌套在滑槽內,所述螺母座遠離固定架的一側固定有連接座,所述輸水管的下端固定貫穿連接座;
17、對螺母座進行限位,避免螺母座發生偏轉,使得螺母座上下移動穩定。
18、優選的,所述輸水管、旋轉管、環形水管和連接管均采用不銹鋼材質加工制成,所述空心水盤采用不銹鋼材質加工制成,使得輸水管、旋轉管、空心水盤、環形水管和連接管結構強度大,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
19、優選的,所述連接板、旋轉環、固定環、連接桿、端面齒環和支撐板均采用不銹鋼材質加工制成,使得連接板、旋轉環、固定環、連接桿、端面齒環和支撐板結構強度大,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
2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21、1、通過設置有往復絲桿、傳動桿、螺母座、輸水管、連接板、旋轉管、噴霧組件和齒輪傳動組件,往復絲桿旋轉時,能夠帶動輸水管上下往復移動,輸水管上下往復移動能夠帶動傳動桿和旋轉管同步上下往復移動,從而帶動旋轉管頂部的噴霧組件上下往復,其水霧噴灑范圍不斷由小逐漸變大,再由大逐漸變小,依次反復,能夠將水霧噴灑至周圍環境的不同位置,同時往復絲桿旋轉時,能夠帶動傳動桿旋轉,使得傳動桿上下往復移動的同時并發生自轉,傳動桿旋轉通過齒輪傳動組件帶動噴霧組件旋轉,能夠有效地提高水霧擴散范圍,從而提高降塵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絲桿(7)的內部開設有矩形滑道(14),所述矩形滑道(14)的上端延伸至往復絲桿(7)的頂端,所述傳動桿(9)的底端固定有矩形滑塊(15),所述矩形滑塊(15)滑動嵌套在矩形滑道(14)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組件包括空心水盤(18)和環形水管(19),所述空心水盤(18)固定在旋轉管(13)的頂端,所述空心水盤(18)的內腔與旋轉管(13)的內腔相貫通,所述環形水管(19)套設在空心水盤(18)的外側,所述環形水管(19)與空心水盤(18)之間連接有多個連接管(20),所述環形水管(19)的外側固定有多個霧化噴頭(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吹組件包括旋轉環(22)和固定環(23),所述旋轉環(22)位于固定環(23)的上方,所述旋轉環(22)的上側與環形水管(19)之間固定有多個連接桿(2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絲桿(7)的頂端固定有限位套管(31),所述限位套管(31)的上端轉動貫穿固定架(6)的頂部壁,所述限位套管(31)內開設有貫穿限位套管(31)上下兩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徑小于矩形滑道(14)的俯視截面寬度,所述傳動桿(9)的上端貫穿限位套管(31)上的通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水管(11)與旋轉管(13)之間連接有旋轉接頭(32),所述輸水管(11)的上端滑動貫穿固定架(6)的頂部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的豎直壁上開設有滑槽(33),所述螺母座(10)靠近滑槽(33)的一側固定有限位滑塊(34),所述限位滑塊(34)滑動嵌套在滑槽(33)內,所述螺母座(10)遠離固定架(6)的一側固定有連接座(35),所述輸水管(11)的下端固定貫穿連接座(35)。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水管(11)、旋轉管(13)、環形水管(19)和連接管(20)均采用不銹鋼材質加工制成,所述空心水盤(18)采用不銹鋼材質加工制成。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12)、旋轉環(22)、固定環(23)、連接桿(24)、端面齒環(25)和支撐板(26)均采用不銹鋼材質加工制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絲桿(7)的內部開設有矩形滑道(14),所述矩形滑道(14)的上端延伸至往復絲桿(7)的頂端,所述傳動桿(9)的底端固定有矩形滑塊(15),所述矩形滑塊(15)滑動嵌套在矩形滑道(14)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組件包括空心水盤(18)和環形水管(19),所述空心水盤(18)固定在旋轉管(13)的頂端,所述空心水盤(18)的內腔與旋轉管(13)的內腔相貫通,所述環形水管(19)套設在空心水盤(18)的外側,所述環形水管(19)與空心水盤(18)之間連接有多個連接管(20),所述環形水管(19)的外側固定有多個霧化噴頭(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煤礦井下巷道自動噴霧降塵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吹組件包括旋轉環(22)和固定環(23),所述旋轉環(22)位于固定環(23)的上方,所述旋轉環(22)的上側與環形水管(19)之間固定有多個連接桿(24),所述旋轉環(22)的下側固定有端面齒環(25),所述固定環(23)套設在連接板(12)的外側,所述固定環(23)的內壁與連接板(12)之間固定有支撐板(26),所述固定環(23)的上側固定有多個支撐座(27),所述支撐座(27)上轉動鑲嵌有傳動軸(28),所述傳動軸(28)的外端固定有風扇葉(29),所述傳動軸(28)的內端固定有傳動齒輪(30),所述傳動齒輪(3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臧濤,王英杰,靳鑫,賀志健,李振,段兵,楊楠楠,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方大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