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隧道施工,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
技術介紹
1、城門洞隧道即斷面形狀為城門洞型的隧道,隨著通行需求的增加,原有的城門洞隧道可能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運輸高度需求而需要進行擴挖。
2、相關技術中,在對城門洞隧道進行擴挖時常需要拆除部分已有的支護結構,但支護結構拆除后可能導致隧道周圍巖體失穩,從而容易發生坍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降低隧道擴挖時的坍塌風險。
2、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
3、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在已建隧道的兩側的拱腳處分別打入注漿小導管,并向所述注漿小導管內注入水泥砂漿;
5、對所述已建隧道的下方巖體的一側進行擴挖,再對所述已建隧道的下方巖體的另一側進行擴挖。
6、可選地,所述在已建隧道的兩側的拱腳處分別打入注漿小導管,并向所述注漿小導管內注入水泥砂漿的步驟中,所述注漿小導管依次穿過所述已建隧道的二次襯砌、所述已建隧道的初期支護和所述已建隧道的外側巖體。
7、可選地,所述注漿小導管具有位于所述已建隧道的二次襯砌中的尾端和位于所述已建隧道的外側巖體中的前端,所述注漿小導管自尾端向前端呈朝下傾斜設置。
8、可選地,所述對所述已建隧道的下方巖體的一側進行擴挖,再對所述已建隧道的下方巖體的另一側進行擴挖的步驟中,兩次擴挖均包括:
9、向下擴挖以形成下
10、在所述下挖區域的側墻上噴射混凝土以形成初噴混凝土層;
11、在所述初噴混凝土層的內側設置新工字鋼;
12、在所述初噴混凝土層的內側面和所述新工字鋼上噴射混凝土以形成復噴混凝土層;
13、在所述復噴混凝土層的內側面澆筑混凝土以形成襯砌混凝土層。
14、可選地,所述已建隧道的初期支護中設有多個舊工字鋼,多個所述舊工字鋼沿著所述已建隧道的縱向依次間隔設置;
15、所述在所述初噴混凝土層的內側設置新工字鋼,包括:
16、將多個所述新工字鋼設置在所述初噴混凝土層的內側,并將多個所述新工字鋼的上端分別與多個所述舊工字鋼的下端連接;
17、通過連接鋼筋將相鄰兩個所述新工字鋼進行連接。
18、可選地,所述將多個所述新工字鋼的上端分別與多個所述舊工字鋼的下端連接,包括:
19、在多個所述舊工字鋼的下端分別焊接第一端板;
20、在多個所述新工字鋼的上端分別焊接第二端板,在多個所述新工字鋼的下端分別焊接第三端板;
21、將所述第三端板支撐在所述下挖區域的底部,并將所述第二端板與所述第一端板螺栓連接。
22、可選地,所述在所述初噴混凝土層的內側面和所述新工字鋼上噴射混凝土以形成復噴混凝土層,包括:
23、在每兩榀所述工字鋼之間打入砂漿錨桿,且所述砂漿錨桿依次穿過所述初噴混凝土層和所述下挖區域的外側巖體;
24、在所述初噴混凝土層的內側面和所述新工字鋼之間鋪設鋼筋網,再噴射混凝土,以形成所述復噴混凝土層。
25、可選地,所述在所述復噴混凝土層的內側面澆筑混凝土以形成襯砌混凝土層,包括:
26、對所述已建隧道的二次襯砌的底面進行鑿毛處理,然后布設鋼筋、架立模板,最后澆筑混凝土,以形成所述襯砌混凝土層。
27、可選地,所述在所述復噴混凝土層的內側面澆筑混凝土以形成襯砌混凝土層之后,還包括:
28、在所述已建隧道的二次襯砌和所述襯砌混凝土層的接縫之間設置止水材。
29、可選地,所述在所述下挖區域的側墻上噴射混凝土以形成初噴混凝土層的步驟和所述在所述初噴混凝土層的內側面和所述新工字鋼上噴射混凝土以形成復噴混凝土層的步驟中,噴射的混凝土為c25混凝土;
30、所述在所述復噴混凝土層的內側面澆筑混凝土以形成襯砌混凝土層的步驟中,澆筑的混凝土為c30混凝土。
31、本專利技術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過在已建隧道的兩側的拱腳處分別打入注漿小導管,并向注漿小導管內注入水泥砂漿,這樣可實現對已建隧道兩側的已建支護結構的臨時固定,避免后續向下擴挖后已建支護結構懸空而出現下墜,從而可以降低坍塌的風險,并且,注入的水泥砂漿可經注漿小導管的注漿孔向外擴散以固結周圍巖體,從而封閉巖體裂隙水,進而可以避免裂隙水滲漏;接著通過對已建隧道的下方巖體的一側進行擴挖,再對已建隧道的下方巖體的另一側進行擴挖,這樣可實現左右交錯向下擴挖,向下擴挖無需拆除已建的支護結構,可以降低坍塌的風險,并且,左右交錯施工可避免已建支護結構同時懸空,從而可進一步降低坍塌的風險。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已建隧道(1)的兩側的拱腳(11)處分別打入注漿小導管(2),并向所述注漿小導管(2)內注入水泥砂漿的步驟中,所述注漿小導管(2)依次穿過所述已建隧道(1)的二次襯砌(12)、所述已建隧道(1)的初期支護(13)和所述已建隧道(1)的外側巖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漿小導管(2)具有位于所述已建隧道(1)的二次襯砌(12)中的尾端和位于所述已建隧道(1)的外側巖體中的前端,所述注漿小導管(2)自尾端向前端呈朝下傾斜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已建隧道(1)的下方巖體的一側進行擴挖,再對所述已建隧道(1)的下方巖體的另一側進行擴挖的步驟中,兩次擴挖均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建隧道(1)的初期支護(13)中設有多個舊工字鋼(131),多個所述舊工字鋼(131)沿著所述已建隧道(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多個所述新工字鋼(5)的上端分別與多個所述舊工字鋼(131)的下端連接,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初噴混凝土層(4)的內側面和所述新工字鋼(5)上噴射混凝土以形成復噴混凝土層(6),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復噴混凝土層(6)的內側面澆筑混凝土以形成襯砌混凝土層(7),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復噴混凝土層(6)的內側面澆筑混凝土以形成襯砌混凝土層(7)之后,還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下挖區域(31)的側墻上噴射混凝土以形成初噴混凝土層(4)的步驟和所述在所述初噴混凝土層(4)的內側面和所述新工字鋼(5)上噴射混凝土以形成復噴混凝土層(6)的步驟中,噴射的混凝土為C25混凝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已建隧道(1)的兩側的拱腳(11)處分別打入注漿小導管(2),并向所述注漿小導管(2)內注入水泥砂漿的步驟中,所述注漿小導管(2)依次穿過所述已建隧道(1)的二次襯砌(12)、所述已建隧道(1)的初期支護(13)和所述已建隧道(1)的外側巖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漿小導管(2)具有位于所述已建隧道(1)的二次襯砌(12)中的尾端和位于所述已建隧道(1)的外側巖體中的前端,所述注漿小導管(2)自尾端向前端呈朝下傾斜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已建隧道(1)的下方巖體的一側進行擴挖,再對所述已建隧道(1)的下方巖體的另一側進行擴挖的步驟中,兩次擴挖均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城門洞隧道擴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已建隧道(1)的初期支護(13)中設有多個舊工字鋼(131),多個所述舊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龍,劉灝,張軍鋒,康文博,吳遠鵬,付曾輝,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