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烹飪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炒菜裝置以及烹飪機。
技術介紹
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廚房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自動炒菜設備已經進入越來越多普通家庭的廚房。這些自動炒菜機根據攪拌結構的設置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攪拌結構繞豎直軸線方向轉動;另一類是攪拌結構繞水平軸線方向轉動。然而現有的攪拌結構和方式過于簡單,即便是采用兩個攪拌件,兩個攪拌件隨著攪拌的進行也容易出現掛菜現象,均不能很好地對食材進行翻炒。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炒菜裝置,其能夠減少食材掛在攪拌件上的概率,方便攪拌,使得食材得到充分翻炒。
2、本技術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3、一種炒菜裝置,包括:
4、鍋體,鍋體設有攪拌腔;
5、第一攪拌件,第一攪拌件具有第一連接頭以及第一攪拌片,第一連接頭可轉動的安裝于攪拌腔,以使第一攪拌片相對攪拌腔轉動;
6、第二攪拌件,第二攪拌件具有第二連接頭以及第二攪拌片,第二連接頭可轉動的安裝于攪拌腔,以使第二攪拌片相對攪拌腔轉動;第二連接頭與第一連接頭可轉動配合,以使第二攪拌片與第一攪拌片重合或錯開;第一攪拌片包括第一攪拌片板以及第二攪拌片板,第一攪拌片板沿攪拌腔的軸向延伸,第二攪拌片板沿攪拌腔的徑向延伸,第一攪拌片板的軸向兩端均設有第二攪拌片板,兩個第二攪拌片板遠離第一攪拌片板的一端均設有第一連接頭;第二攪拌片的結構與第一攪拌片的結構相同,第二攪拌片安裝于兩個第一連接頭之間
7、進一步地,炒菜裝置包括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第一轉軸可轉動地安裝于攪拌腔的一端,第二轉軸可轉動地安裝于攪拌腔的另一端;其中一個第一連接頭固定安裝于第一轉軸,另一個第一連接頭可轉動地套設于第二轉軸;其中一個第二連接頭固定安裝于第二轉軸,另一個第二連接頭可轉動地套設于第一轉軸。
8、進一步地,炒菜裝置包括第一固定組件和第二固定組件,其中一個第一連接頭通過第一固定組件固定安裝于第一轉軸,其中一個第二連接頭通過第二固定組件固定安裝于第二轉軸。
9、進一步地,第一固定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設于第一轉軸,第二限位件設于第一轉軸的第一連接頭上,第一限位件與第二限位件可相互配合,以將第一攪拌片固定于第一轉軸;第二固定組件的結構與第一固定組件的結構相同。
10、進一步地,第一限位件為第一限位平面,第二限位件為第二限位平面,第一連接頭設有通孔,通孔沿第一轉軸的軸線方向貫穿兩個第一連接頭,第一轉軸的外周壁設有第一限位平面,第一限位平面沿第一轉軸的軸向延伸設置,通孔套設于第一轉軸的內壁設有與第一限位平面抵靠的第二限位平面,以防止第一轉軸相對于通孔轉動;第二轉軸與第一轉軸的結構相同,第二攪拌件與第一攪拌件的結構相同。
11、進一步地,第一轉軸通過第一軸承可轉動地安裝于攪拌腔,第二轉軸通過第二軸承可轉動地安裝于攪拌腔。
12、進一步地,第一攪拌片板靠近攪拌腔的內壁的一端設有打散部,第二攪拌片的結構與第一攪拌片的結構相同,第二攪拌片和第一攪拌片上的兩個打散部可相互咬合或錯開。
13、進一步地,打散部上設有多個圓弧凹槽以及多個圓弧凸起,相鄰兩個圓弧凸起之間以圓弧凹槽銜接;第二攪拌片與第一攪拌片重合時,第二攪拌片上的多個圓弧凹槽一一避讓第一攪拌片上的多個圓弧凸起,第一攪拌片上的多個圓弧凹槽一一避讓第二攪拌片上的多個圓弧凸起。
14、本技術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烹飪機,可以減少食材掛在攪拌件上的概率,方便炒菜裝置充分翻炒。
15、本技術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16、一種烹飪機,包括機架以及上述的炒菜裝置,鍋體可轉動地安裝于機架。
17、相比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申請的炒菜裝置包括鍋體、第一攪拌件和第二攪拌件,第一攪拌件通過第一連接頭可轉動地安裝于鍋體的攪拌腔,第二攪拌件通過第二連接頭可轉動地安裝于鍋體的攪拌腔,兩個攪拌件上的攪拌片可獨立地相對攪拌腔轉動,并且兩個攪拌片在轉動時重合或者錯開,可防止食材粘附在兩個攪拌片上,有利于攪拌,使得攪拌腔內的食材能夠得到充分翻炒。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菜裝置包括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攪拌腔的一端,所述第二轉軸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攪拌腔的另一端;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連接頭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轉軸,另一個所述第一連接頭可轉動地套設于所述第二轉軸;其中一個所述第二連接頭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轉軸,另一個所述第二連接頭可轉動地套設于所述第一轉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菜裝置包括第一固定組件和第二固定組件,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連接頭通過所述第一固定組件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轉軸,其中一個所述第二連接頭通過所述第二固定組件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轉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設于所述第一轉軸,所述第二限位件設于所述第一轉軸的第一連接頭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與所述第二限位件可相互配合,以將所述第一攪拌片固定于所述第一轉軸;所述第二固定組件的結構與所述第一固定組件的結構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軸通過第一軸承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攪拌腔,所述第二轉軸通過第二軸承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攪拌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攪拌片板靠近所述攪拌腔的內壁的一端設有打散部,所述第二攪拌片的結構與所述第一攪拌片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二攪拌片和所述第一攪拌片上的兩個所述打散部可相互咬合或錯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部上設有多個圓弧凹槽以及多個圓弧凸起,相鄰兩個所述圓弧凸起之間以所述圓弧凹槽銜接;所述第二攪拌片與所述第一攪拌片重合時,所述第二攪拌片上的多個圓弧凹槽一一避讓所述第一攪拌片上的多個圓弧凸起,所述第一攪拌片上的多個圓弧凹槽一一避讓所述第二攪拌片上的多個圓弧凸起。
9.一種烹飪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以及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炒菜裝置,所述鍋體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機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菜裝置包括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攪拌腔的一端,所述第二轉軸可轉動地安裝于所述攪拌腔的另一端;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連接頭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轉軸,另一個所述第一連接頭可轉動地套設于所述第二轉軸;其中一個所述第二連接頭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轉軸,另一個所述第二連接頭可轉動地套設于所述第一轉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菜裝置包括第一固定組件和第二固定組件,其中一個所述第一連接頭通過所述第一固定組件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轉軸,其中一個所述第二連接頭通過所述第二固定組件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轉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設于所述第一轉軸,所述第二限位件設于所述第一轉軸的第一連接頭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與所述第二限位件可相互配合,以將所述第一攪拌片固定于所述第一轉軸;所述第二固定組件的結構與所述第一固定組件的結構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炒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為第一限位平面,所述第二限位件為第二限位平面,所述第一連接頭設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轉軸的軸線方向貫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傅峰峰,丘健強,王亮,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富港萬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