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彈簧片生產工藝,具體涉及一種利用蝕刻法生產彈簧片的工藝。現有技術中利用蝕刻法生產彈簧片工藝中,板材在曝光顯影后對涂覆在板材上的抗蝕油墨進行高溫固化,防止脫膜現象產生。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蝕刻法生產彈簧片工藝:1.在板材雙面涂覆抗蝕油墨;2.利用彈簧片菲林版對板材進行曝光;3.對曝光后的板材進行顯影,使板材雙面形成的圖形與相應彈簧片菲林版的圖形相同;4.對板材進行蝕刻,經蝕刻后的板材形成彈簧片;5.利用強堿溶液將彈簧片上的抗蝕油墨溶解掉;6.將彈簧片清洗烘干。本發明專利技術省略了現有技術中板材在曝光顯影后對涂覆在板材上的抗蝕油墨進行高溫固化這一步,簡化了工藝步驟,縮短了工時,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彈簧片生產工藝,具體涉及一種利用蝕刻法生產彈簧片的 工藝。二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利用蝕刻法生產彈簧片采用的工藝為l.在板材雙面涂覆抗蝕 油墨;2.利用彈簧片菲林版對板材進行曝光;3.對曝光后的板材進行顯影,使 板材雙面形成的圖形與相應彈簧片菲林版的圖形相同;4.對板材上的抗蝕油墨 進行高溫固化,防止脫膜現象產生;5.對板材進行蝕刻,經蝕刻后的板材形成 彈簧片;6.利用強堿溶液將彈簧片上的抗蝕油墨溶解掉;7.將彈簧片清洗烘干。 一般人們普遍認為在板材曝光顯影后必須經過高溫固化這道工序,以保證在板 材上涂覆的抗蝕油墨有足夠的附著強度,防止在蝕刻過程中感光油墨有脫膜現 象,使得蝕刻出的彈簧片不合格,產生廢品。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彈簧片的生產工藝,省略了現有技術中利用蝕刻法生產彈 簧片工藝中板材在曝光顯影后對涂覆在板材上的抗蝕油墨進行高溫固化這一步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彈簧片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涂覆抗蝕油墨 先在板材的一面利用絲網涂覆上感光性抗蝕油墨,烘干;再在板材的另一 面利用絲網涂覆感光性抗蝕油墨,烘干;(2) 曝光將涂上油墨的板材置于兩個彈簧片菲林版之間,以兩個彈簧片菲林版為掩 模,對板材進行紫外線雙面曝光;其中,曝光的照度為8 12W/cm2,曝光時間5 7s;(3) 顯影將曝光完的板材進行噴淋顯影,使板材雙面形成與相應彈簧片菲林版相同的圖形;其中,顯影液為3% 5%的Na2C03溶液,顯影液的工作溫度為43。C 47。C , 顯影壓力0. 10Mpa 0. 15Mpa;(4) 蝕刻對雙面己形成圖形的板材進行噴淋蝕刻,板材經蝕刻后形成彈簧片;蝕刻 液為工作溫度為43"C 47'C的FeCl3溶液,FeCl3溶液的疲勞度為8 12%;蝕刻 噴淋經過八個噴淋室,八個泵的壓力依次為0.09 Mpa、 0.09 Mpa、 0.09 Mpa、 0.09 Mpa、 0.07 Mpa、 0.06 Mpa、 0.05 Mpa、 0.04 Mpa,蝕刻時間為4min;(5) 剝膜將蝕刻后的彈簧片在濃度為12% 18%,溫度為9(TC 100。C的NaOH溶液中 浸泡3min 5 min取出,使彈簧片上的感光性抗蝕油墨溶解掉;(6) 清洗烘干-最后將彈簧片在水中清洗干凈后,烘干。 所述板材和彈簧片的材料為鈹銅。利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法,省略了現有技術中利用蝕刻法生產彈簧工藝中板 材在曝光顯影后對涂覆在板材上的抗蝕油墨進行高溫固化這一步驟,因為涂覆 在板材兩面上的抗蝕油墨在曝光顯影后附著強度已經足夠滿足后續生產要求, 沒必要再經過高溫固化這一步驟。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簡化了工藝步驟,縮短了 工時,降低了制造成本。四附圖說明圖1為油墨附著強度與脫膜情況的關系示意圖。五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一種彈簧片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 涂覆抗蝕油墨 先在板材的一面利用絲網涂覆上感光性抗蝕油墨,烘干;再在板材的另一面利用絲網涂覆感光性抗蝕油墨,烘干;(2) 曝光將涂上油墨的板材置于兩個彈簧片菲林版之間,以菲林版為掩模,對板材 進行紫外線雙面曝光;其中,曝光的照度為8-12W/cm2,曝光時間5 _7s。曝光 所用的彈簧片菲林版上的圖形為黑白圖形,黑色區域阻擋紫外線光透過,而白 色區域讓紫外線光透過;這樣,使得菲林版黑色圖形下的抗蝕油墨未感光,而 白色圖形下的抗蝕油墨己感光。(3) 顯影將曝光完的板材進行噴淋顯影,使板材雙面形成與相應彈簧片菲林版同樣 的圖形;其中,顯影液為3% 5%的Na2C03溶液,顯影液的工作溫度為43°C 47°C, 顯影壓力0. 10Mpa 0. 15Mpa。由于未感光的抗蝕油墨溶于弱堿,感光的抗蝕油 墨不溶于弱堿;用弱堿性碳酸鈉溶液顯影液,將未感光的抗蝕油墨溶解而裸露 出板材,而感光的抗蝕油墨沒有溶解繼續附著在板材上保護板材。(4) 蝕刻對雙面已形成圖形的板材進行噴淋蝕刻,板材經蝕刻后形成彈簧片;蝕刻 液為工作溫度為43""C 47'C的FeCl3溶液,FeCl3溶液的疲勞度為8 12%;蝕刻 噴淋經過八個噴淋室,八個泵的壓力依次為0.09 Mpa、 0.09 Mpa、 0.09 Mpa、 0.09 Mpa、 0.07 Mpa、 0.06 Mpa、 0.05 Mpa、 0.04 Mpa,蝕刻時間為4min。這 一步驟是利用抗蝕油墨不溶于酸這一特性,用酸性溶液FeCl3對板材進行蝕刻,5將裸露出的板材部分腐蝕掉,而剩下的板材由于上面還附著感光性抗蝕油墨,FeCl3溶液無法將附著有感光性抗蝕油墨的板材蝕刻掉,這樣板材經蝕刻后形成 彈簧片,彈簧片的形狀與彈簧片菲林版上的圖形相同。(4) 剝膜將蝕刻后的彈簧片在濃度為12% 18%,溫度為90。C 100。C的NaOH溶液中 浸泡3min-5 min取出,使其彈簧片上的感光性抗蝕油墨溶解掉;這是因為油墨 溶于強堿這一特性,用強堿NaOH溶液將彈簧片上的感光性抗蝕油墨溶解掉。(5) 清洗烘干 最后將彈簧片在水中清洗,烘干即可。參見圖l所示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只要板材上的抗蝕油墨的附著強度達 到0.6N/mm2,在板材蝕刻過程中,已感光的抗蝕油墨就不會脫落,這樣板材蝕 刻后形成的彈簧片形狀才合格;如果板材上的油墨附著強度未達到0.6N/mm2, 那么在蝕刻工序中己感光的抗蝕油墨就會脫落,造成掉膜現象,酸性溶液就將 已脫落感光抗蝕油墨下的板材蝕刻掉,使蝕刻板材后形成的彈簧片形狀不完整, 產生廢品。而在現有技術中,為了防止板材上的抗蝕油墨脫落,對板材進行曝 光顯影后,要對板材上的抗蝕油墨進行高溫固化,增大抗蝕油墨在板材上的附 著強度,經過高溫固化的抗蝕油墨的附著強度達到0.92 1.2N/mm2。但是,經 過鑒定,板材上的抗蝕油墨在曝光顯影后的附著強度己達到0.65 0.85N/mm2, 所以不需要對油墨進行高溫固化,抗蝕油墨的附著強度已經滿足生產要求,在 后續蝕刻工序中,感光抗蝕油墨不會產生掉膜現象,生產出的彈簧片符合要求。表1為采用高溫固化時,產品因抗蝕油墨在板材上的附著強度不夠,掉膜 產生的廢品率統計如下-<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從表1和表2上述數據比較可看出廢品率基本未升高,省去高溫固化步驟 不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l:一種彈簧片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操作步驟(1)涂覆抗蝕油墨-先在板材的一面利用絲網涂覆上感光性抗蝕油墨,然后將板材置于紅外烘干機里,在8(TC、 90°C、 90°C、 8(TC四個烘道里依次烘干,總烘干時間為3min; 再在板材的另一面利用絲網涂覆感光性抗蝕油墨,將板材再次置于紅外烘干機 里,在80'C、 90°C、 90°C、 80'C四個烘道里依次烘干,總烘干時間為3min;(2)曝光將涂上油墨的板材置于兩個彈簧片菲林版之間,以兩個彈簧片菲林版為掩模,對板材進行紫外線雙面曝光;其中,曝光的照度為8W/cm2,曝光時間6s; (3)顯影將曝光完的板材進行噴淋顯影,使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彈簧片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驟 (1)涂覆抗蝕油墨: 先在板材的一面利用絲網涂覆上感光性抗蝕油墨,烘干;再在板材的另一面利用絲網涂覆感光性抗蝕油墨,烘干; (2)曝光: 將涂上油墨的板材置于兩個彈簧片菲林版之間,以兩個彈簧片菲林版為掩模,對板材進行紫外線雙面曝光;其中,曝光的照度為8~12W/cm↑[2],曝光時間5~7s; (3)顯影: 將曝光完的板材進行噴淋顯影,使板材雙面形成與相應彈簧片菲林版相同的圖形;其中,顯影液為3%~5%的Na↓[2]CO↓[3]溶液,顯影液的工作溫度為43℃~47℃,顯影壓力0.10Mpa~0.15Mpa; (4)蝕刻: 對雙面已形成圖形的板材進行噴淋蝕刻,板材經蝕刻后形成彈簧片;蝕刻液為工作溫度為43℃~47℃的FeCl↓[3]溶液,FeCl↓[3]溶液的疲勞度為8~12%;蝕刻噴淋經過八個噴淋室,八個泵的壓力依次為0.09Mpa、0.09Mpa、0.09Mpa、0.09Mpa、0.07Mpa、0.06Mpa、0.05Mpa、0.04Mpa,蝕刻時間為4min; (5)剝膜: 將蝕刻后的彈簧片在濃度為12%~18%,溫度為90℃~100℃的NaOH溶液中浸泡3min~5min取出,使彈簧片上的感光性抗蝕油墨溶解掉; (6)清洗烘干: 最后將彈簧片在水中清洗干凈后,烘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邵,
申請(專利權)人:彩虹集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61[中國|陜西]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