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液體潤滑劑的轉運裝置,涉及轉運裝置技術領域,包括車體、推拉柄和罐體,所述車體頂部的左側設有推拉柄,所述車體的頂部設有罐體,所述罐體的外側設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頂部設有升降機構,所述罐體的內部設有清料機構,所述罐體的頂部設有頂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活塞向下移動時可以將罐體的內壁上的結點自動刮下,旋轉電機帶動攪拌槳在活塞的底部轉動,使得攪拌槳可以攪動罐體內部的潤滑劑,從而使得潤滑劑出料更加的容易,之后通過出料管向外出料,可以將清理罐體內壁上殘留的結點,避免結點與新潤滑劑在罐體中混合影響其潤滑效果。影響其潤滑效果。影響其潤滑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液體潤滑劑的轉運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轉運裝置
,尤其涉及一種液體潤滑劑的轉運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潤滑劑用以降低摩擦副的摩擦阻力、減緩其磨損的潤滑介質,潤滑劑對摩擦副還能起冷卻、清洗和防止污染等作用,為了改善潤滑性能,在某些潤滑劑中可加入合適的添加劑,選用潤滑劑時,一般須考慮摩擦副的運動情況、材料、表面粗糙度、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以及潤滑劑的性能等多方面因素;
[0003]現有技術中一般是將液體潤滑劑封裝進桶中,然后用推車推至需潤滑物體的旁邊,再人工將液體潤滑劑涂抹在物體需潤滑的部位,可液體潤滑劑還是具有一定的粘性,在一桶潤滑劑使用完成后,還有部分殘留堆積在桶壁上形成結點,再次使用桶封裝液體潤滑劑時新液體潤滑劑與結點混合影響后續使用,也會影響到后續潤滑的效果,人工清理結點不僅耗時耗力,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大了人工成本,進而降低了企業生產效益,因此,本技術提出一種液體潤滑劑的轉運裝置用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液體潤滑劑的轉運裝置,已解決現有技術中桶內殘留液體潤滑劑形成的結點與新潤滑劑混合影響潤滑效果的問題。
[0005]為實現本技術的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液體潤滑劑的轉運裝置,包括車體、推拉柄和罐體,所述車體頂部的左側設有推拉柄,所述車體的頂部設有罐體,所述罐體的外側設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頂部設有升降機構,所述罐體的內部設有清料機構,所述罐體的頂部設有頂蓋。
[0006]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清料機構包括活塞、旋轉電機和攪拌槳,所述活塞設置在罐體的內部,所述活塞的頂部設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貫穿于活塞的內部并連接有攪拌槳,所述活塞的外壁與罐體的內壁貼合連接。
[0007]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滑動架、絲桿、驅動電機和滑塊,所述滑動架設置在支架的頂部,所述滑動架的內部轉動安裝有絲桿,所述滑動架的頂部設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絲桿的頂端連接,所述滑動架的內部設有滑塊。
[0008]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滑塊的外壁與滑動架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絲桿的底端貫穿于滑塊的內部并與其螺紋連接,所述滑塊的外側設有連接桿。
[0009]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罐體左側的下方設有進料管,所述罐體右側的下方設有出料管,所述頂蓋的內部設有通風孔,所述通風孔的內部設有防塵網,所述連接桿貫穿于頂蓋的內部并通過連接機構與活塞連接。
[0010]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卡塊、螺紋套、鉸接桿、固定塊和裝配塊,所述螺紋套通過外螺紋螺紋連接在連接桿的底端,所述螺紋套的底部轉動安裝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內部對稱設有鉸接桿,所述鉸接桿的外側連接有卡塊,所述活塞的頂部設有裝配
塊,所述卡塊與裝配塊的內部卡合連接。
[0011]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車體的頂部設有固定盤,所述罐體的底部設有頂桿,所述頂桿的內部設有彈簧,所述固定盤的內部對稱設有凹槽,所述頂桿的兩端與凹槽的內部卡合連接。
[0012]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通過滑動架、絲桿、驅動電機和滑塊組成的升降機構帶動帶動活塞向下移動,因活塞的外部與罐體的內部貼合,使得活塞可以將罐體的內壁上的結點自動刮下,旋轉電機帶動攪拌槳在活塞的底部轉動,使得攪拌槳可以攪動罐體內部的潤滑劑,從而使得潤滑劑出料更加的容易,之后通過出料管向外出料,可以將清理罐體內壁上殘留的結點,避免結點與新潤滑劑在罐體中混合影響其潤滑效果。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圖;
[0014]圖2為本技術的側視圖;
[0015]圖3為本技術圖2的A處局部放大圖;
[0016]圖4為本技術的罐體與車體連接示意圖。
[0017]其中:1、車體;2、推拉柄;3、罐體;4、支架;5、滑動架;6、頂蓋;7、進料管;8、出料管;9、活塞;10、旋轉電機;11、攪拌槳;12、絲桿;13、驅動電機;14、滑塊;15、卡塊;16、螺紋套;17、鉸接桿;18、固定塊;19、外螺紋;20、裝配塊;21、固定盤;22、頂桿;23、彈簧;24、凹槽;25、連接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加深對本技術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述,本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定。
[0019]根據圖1、2、3、4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液體潤滑劑的轉運裝置,包括車體1、推拉柄2和罐體3,所述車體1頂部的左側設有推拉柄2,所述車體1的頂部設有罐體3,所述罐體3的外側設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頂部設有升降機構,所述罐體3的內部設有清料機構,所述罐體3的頂部設有頂蓋6,通過推拉柄2推動車體1移動,將罐體3移動被潤滑物件的附近,接著通過升降機構與清料機構配合帶動液體潤滑劑進出罐體3的內部,其中清料機構可以將清理罐體3內壁上殘留的結點,避免結點與新潤滑劑在罐體3中混合影響其潤滑效果。
[0020]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滑動架5、絲桿12、驅動電機13和滑塊14,所述滑動架5設置在支架4的頂部,所述滑動架5的內部轉動安裝有絲桿12,所述滑動架5的頂部設有驅動電機13,所述驅動電機13的輸出端與絲桿12的頂端連接,所述滑動架5的內部設有滑塊14,所述滑塊14的外壁與滑動架5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絲桿12的底端貫穿于滑塊14的內部并與其螺紋連接,所述滑塊14的外側設有連接桿25,驅動電機13帶動絲桿12與滑動架5的內部轉動,滑塊14與絲桿12螺紋配合且滑動架5對滑塊14的移動軌跡進行限位,所以構成了滑塊14上下移動的條件,使得滑塊14通過連接桿25帶動活塞9在罐體3的內部上下滑動。
[0021]所述罐體3左側的下方設有進料管7,所述罐體3右側的下方設有出料管8,所述頂蓋6的內部設有通風孔,所述通風孔的內部設有防塵網,所述連接桿25貫穿于頂蓋6的內部并通過連接機構與活塞9連接,當活塞9在罐體3的內部向上移動時,通過活塞9可將罐體3內
部的空氣排空,使得罐體3內部處于負壓狀態,這時進料管7的頂端連接有軟管,軟管的一端伸入儲存液體潤滑劑的內部,通過軟管與進料管7配合將潤滑劑吸入到罐體3的內部。
[0022]所述清料機構包括活塞9、旋轉電機10和攪拌槳11,所述活塞9設置在罐體3的內部,所述活塞9的頂部設有旋轉電機10,所述旋轉電機10的輸出端貫穿于活塞9的內部并連接有攪拌槳11,所述活塞9的外壁與罐體3的內壁貼合連接,當需要將潤滑劑從罐體3的內部取出時,關閉進料管7上的閥門,通過連接桿25帶動活塞9向下移動,因活塞9的外部與罐體3的內部貼合,使得活塞9可以將罐體3的內壁上的結點自動刮下,旋轉電機10帶動攪拌槳11在活塞9的底部轉動,使得攪拌槳11可以攪動罐體3內部的潤滑劑,從而使得潤滑劑出料更加的容易,之后通過出料管8向外出料。
[0023]所述連接機構包括卡塊15、螺紋套16、鉸接桿17、固定塊18和裝配塊20,所述螺紋套16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液體潤滑劑的轉運裝置,包括車體(1)、推拉柄(2)和罐體(3),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1)頂部的左側設有推拉柄(2),所述車體(1)的頂部設有罐體(3),所述罐體(3)的外側設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頂部設有升降機構,所述罐體(3)的內部設有清料機構,所述罐體(3)的頂部設有頂蓋(6);所述清料機構包括活塞(9)、旋轉電機(10)和攪拌槳(11),所述活塞(9)設置在罐體(3)的內部,所述活塞(9)的頂部設有旋轉電機(10),所述旋轉電機(10)的輸出端貫穿于活塞(9)的內部并連接有攪拌槳(11),所述活塞(9)的外壁與罐體(3)的內壁貼合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體潤滑劑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滑動架(5)、絲桿(12)、驅動電機(13)和滑塊(14),所述滑動架(5)設置在支架(4)的頂部,所述滑動架(5)的內部轉動安裝有絲桿(12),所述滑動架(5)的頂部設有驅動電機(13),所述驅動電機(13)的輸出端與絲桿(12)的頂端連接,所述滑動架(5)的內部設有滑塊(1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液體潤滑劑的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14)的外壁與滑動架(5)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絲桿(12)的底端貫穿于滑塊(14)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茗音,毛寧,周儒陽,劉振京,王會武,
申請(專利權)人:勝利油田中勝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