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隧道騎馬井的測量放線裝置,涉及測量放線的技術領域;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裝有豎板,豎板之間轉動安裝有放線架,放線架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電機,底板下表面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表面螺紋安裝有軸承座,兩個軸承座之間轉動安裝有螺紋桿,通過電機與第一轉軸的相互配合,使電機帶著放線架進行轉動,通過電機與皮帶的相互配合,使皮帶帶著螺紋桿轉動,使螺紋桿帶著滑套轉動,使滑套帶著U型導向桿來回移動,通過限位塊和U型導向桿的相互配合,使繩子均勻的放出,收的時候也會均勻的纏繞在轉輥的表面,有效的防止繩子繞線的問題,從而能夠順利的施工。從而能夠順利的施工。從而能夠順利的施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隧道騎馬井的測量放線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放線裝置
,具體為一種用于隧道騎馬井的測量放線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施工放線是通過對建設工程定位放樣的事先檢查,確保建設工程按照規劃審批的要求安全順利地進行,同時兼顧完善市政設施、改善環境質量,避免對相鄰產權主體的利益造成侵害,目前放線一般都是存貯于線盒中,使用時人工將線拉出,使用后通過搖把手用人力將其卷入線盒之中,容易造成繞線的問題,從而影響施工的進程,且耗時耗力,實用性低,針對上述問題,專利技術人提出一種用于隧道騎馬井的測量放線裝置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了解決目前放線一般都是存貯于線盒中,使用時人工將線拉出,使用后通過搖把手用人力將其卷入線盒之中,容易造成繞線的問題,從而影響施工的進程,且耗時耗力,實用性低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隧道騎馬井的測量放線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隧道騎馬井的測量放線裝置,包括底板,所述豎板一側表面固定安裝有托板,所述底板下表面固定安裝有支撐腿,所述底板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裝有豎板,所述豎板之間轉動安裝有放線架,所述放線架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第一轉軸與電機相互配合,所述底板下表面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螺紋安裝有軸承座,兩個所述軸承座之間轉動安裝有螺紋桿。
[0005]優選地,所述放線架之間固定安裝有轉輥,所述轉輥表面轉動安裝有繩子,所述第一轉軸表面轉動安裝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固定安裝在豎板內,所述放線架表面固定安裝有掛桿,所述豎板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橫條,所述橫條上表面開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滑動安裝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與第一滑槽相互配合。
[0006]優選地,所述電機輸出端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一皮帶輪,所述第一皮帶輪表面傳動安裝有皮帶,所述皮帶另一端傳動安裝有第二皮帶輪,所述軸承座表面螺紋安裝有螺栓,所述螺栓貫穿軸承座至固定板內,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固定安裝有滑條,所述滑條上表面開設有第二滑槽。
[0007]優選地,所述螺紋桿表面轉動安裝有滑套,所述滑套上表面固定安裝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上表面固定安裝有U型導向桿,所述滑套下表面固定安裝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下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與第二滑槽相互配合,所述螺紋桿一端轉動安裝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二軸承固定安裝有軸承座內,所述螺紋桿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固定安裝在第二皮帶輪內。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本技術通過電機與第一轉軸的相互配合,使電機帶著放線架進行轉動,通過電機與皮帶的相互配合,使皮帶帶著螺紋桿轉動,從而使螺紋桿帶著滑套轉動,從而使滑套帶著U型導向桿來回移動,通過限位塊和U型導向桿的相互配合,使繩子均勻的放出,收的時候也會均勻的纏繞在轉輥的表面,有效的防止繩子繞線的問題,從而能夠順利的施工。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1]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技術放線架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技術限位塊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本技術皮帶結構示意圖。
[0015]圖5為本技術螺紋桿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底板;11、豎板;111、托板;12、支撐腿;2、放線架;21、轉輥;211、繩子;22、第一轉軸;23、第一軸承;24、掛桿;3、支撐桿;31、橫條;311、第一滑槽;32、限位塊;321、第一滑塊;4、電機;41、第一皮帶輪;42、皮帶;43、第二皮帶輪;5、固定板;51、軸承座;511、螺栓;52、滑條;521、第二滑槽;6、螺紋桿;61、滑套;62、固定塊;621、U型導向桿;63、連接桿;631、第二滑塊;64、第二軸承;65、第二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8]實施例:如圖1
?
5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隧道騎馬井的測量放線裝置,包括底板1,豎板11一側表面固定安裝有托板111,底板1下表面固定安裝有支撐腿12,底板1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裝有豎板11,豎板11之間轉動安裝有放線架2,放線架2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一轉軸22,第一轉軸22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電機4,第一轉軸22與電機4相互配合,底板1下表面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表面螺紋安裝有軸承座51,兩個軸承座51之間轉動安裝有螺紋桿6。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豎板11用于支撐放線架2,托板111用于固定電機4,使電機4穩定的工作,放線架2用于對繩子211進行收取,通過第一轉軸22與電機4的相互配合,使電機4帶著放線架2進行轉動,從而實現放線,固定板5用于固定軸承座51,軸承座51使螺紋桿6更好的轉動。
[0020]放線架2之間固定安裝有轉輥21,轉輥21表面轉動安裝有繩子211,第一轉軸22表面轉動安裝有第一軸承23,第一軸承23固定安裝在豎板11內,放線架2表面固定安裝有掛桿24,豎板11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支撐桿3,支撐桿3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橫條31,橫條31上表面開
設有第一滑槽311,第一滑槽311內滑動安裝有限位塊32,限位塊32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一滑塊321,第一滑塊321與第一滑槽311相互配合。
[002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第一轉軸22與電機4的相互配合,使電機4帶著放線架2進行轉動,從而實現放線,掛桿24用于掛這繩子211的一端,防止放線的時候,繩子211放完導致脫落下去,通過第一滑塊321與第一滑槽311相互配合,使限位塊32更好的滑動,繩子211穿過限位塊32,防止繩子211發生打結的情況。
[0022]電機4輸出端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一皮帶輪41,第一皮帶輪41表面傳動安裝有皮帶42,皮帶42另一端傳動安裝有第二皮帶輪43,軸承座51表面螺紋安裝有螺栓511,螺栓511貫穿軸承座51至固定板5內,兩個固定板5之間固定安裝有滑條52,滑條52上表面開設有第二滑槽521。
[002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電機4與第一皮帶輪41的相互配合,使第一皮帶輪41帶著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隧道騎馬井的測量放線裝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裝有豎板(11),所述豎板(11)之間轉動安裝有放線架(2),所述放線架(2)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一轉軸(22),所述第一轉軸(22)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電機(4),所述第一轉軸(22)與電機(4)相互配合,所述底板(1)下表面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表面螺紋安裝有軸承座(51),兩個所述軸承座(51)之間轉動安裝有螺紋桿(6)。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隧道騎馬井的測量放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豎板(11)一側表面固定安裝有托板(111),所述底板(1)下表面固定安裝有支撐腿(12)。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隧道騎馬井的測量放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線架(2)之間固定安裝有轉輥(21),所述轉輥(21)表面轉動安裝有繩子(211),所述第一轉軸(22)表面轉動安裝有第一軸承(23),所述第一軸承(23)固定安裝在豎板(11)內,所述放線架(2)表面固定安裝有掛桿(24)。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隧道騎馬井的測量放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豎板(11)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支撐桿(3),所述支撐桿(3)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橫條(31),所述橫條(31)上表面開設有第一滑槽(311),所述第一滑槽(311)內滑動安裝有限位塊(32),所述限位塊(32)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魯魯,李遠榮,張家樂,丁飛,郭靜,梁國超,王潺,黃光振,張杰,
申請(專利權)人:中煤第三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