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農業設施工廠化室內鰻魚池養殖裝置,包括養殖池和將養殖池包囊在內的養殖房,所述養殖池旁設有沉淀池,其特征點為所述養殖池通過導污水管連通到污水中轉池;污水中轉池旁邊設有水渠,但水渠的水與污水中轉池不能混流;污水中轉池通過出污水管與沉淀池連通;沉淀池通過水管與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的進口連通,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的出口連通到水渠,水渠通過相應的回水管與養殖池連通;上述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可以為循環水凈化裝置,為多級循環池。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造價低,操作便捷,通過分級沉淀,除污效果好,水質凈化程度高。凈化程度高。凈化程度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農業設施工廠化室內鰻魚池養殖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水產養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農業設施工廠化室內鰻魚池養殖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對于鰻魚養殖業來說,養殖中涉及到的養殖用水處理、養殖用水水溫調節等各方面都將影響著鰻魚的生存,從而影響著鰻魚的產量與品質。目前在鰻魚養殖過程中,養殖池中經常會殘留大量的鰻魚的排泄物,極大影響了鰻魚養殖池內的池水環境,對鰻魚的生存來說是極其不利的;所以為了提高水質、提高水中含氧量,每天要上午、下午池內各換水一次,換水后水溫馬上下降,水溫下降又不利于鰻魚正常生長,所以要用鍋爐設備燒水以補充到池中使其水溫上升,這樣的辦法其缺點在于:水浪費大,一個鰻場每天水浪費百噸千噸以上;污水直接排出去造成環境污染嚴重,鍋爐煤氣造成嚴重空氣污染,降溫后造成鰻魚應激反應大,食欲不正常,消化功能紊亂,造成腸胃炎病,并會產生并發癥等各種疾病,這樣情況下鰻魚就要經常吃藥,成活率低,造成高成本、污染大、效益無保證;授權公布號:CN102616926B公開一種歐洲鰻鱺可控生態精養系統,包括養殖池和將養殖池包囊在內的養殖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房的房頂由一半為不透光材料的面板和另一半為透光材料的薄膜拼接組成;授權公告號CN214593610U,公開一種鰻魚工廠化養殖車間溫控系統,包括頂棚,所述頂棚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暖風機,頂棚的底部設有出氣罩,出氣罩與暖風機之間連接有軟管,頂棚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連接桿,且出氣罩與連接桿轉動連接,出氣罩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多個固定彈簧,固定彈簧的頂端固定安裝在頂棚上,頂棚的底部安裝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安裝有凸輪,且凸輪與頂棚相適配,出氣罩的兩側內壁上轉動安裝有多個轉動桿,轉動桿上固定安裝有導風板,轉動桿上固定安裝有齒輪。本技術設計合理,通過上出氣罩的左右擺動和導風板的前后擺動,能夠把熱空氣均勻的吹入養殖車間,從而能夠減小養殖車間的溫差;目前如CN205422028U曾公開的一種環保紅綠燈等候區、公交車站棚,其不僅僅具有太陽能發電的功能,還能夠收集雨水發電,以供照明、應急充電等用。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將鰻魚的排泄物盡量清除的農業設施工廠化室內鰻魚池養殖裝置。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農業設施工廠化室內鰻魚池養殖裝置,包括養殖池和將養殖池包囊在內的養殖房,所述養殖池旁設有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通過導污水管連通到污水中轉池;污水中轉池旁邊設有水渠,但水渠的水與污水中轉池不能混流;污水中轉池通過出污水管與沉淀池連通;沉淀池通過水管與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的進口連通,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的出口連通到水渠,水渠通過相應的回水管與養殖池連通。
[0005]所述養殖房的房頂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
[0006]上述養殖池為4個,污水中轉池位于4個養殖池的中間,污水中轉池旁邊兩側設有水渠,在水渠兩側各并排分布有兩個養殖池,污水中轉池旁邊兩側的水渠之間通過水管連通;污水中轉池通過出污水管與沉淀池連通;沉淀池通過水管與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的進口連通,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的出口連通到水渠,水渠通過相應的回水管與各養殖池連通。
[0007]上述養殖池與污水中轉池之間連接的導污水管具有氣提水管作用,導污水管一端設于污水中轉池中、另一端置于養殖池中,此導污水管能與增氧氣泵的送氣管連通,增氧氣泵設于養殖池的外面。
[0008]所述的過沉淀池內養殖有浮萍植物,浮萍植物具有凈化水作用。
[0009]在沉淀池中養殖有鰱魚。
[0010]所述的沉淀池設有排污口。
[0011]所述的養殖池與污水中轉池之間設有鰻魚能通過的賣魚時專用管。
[0012]所述的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為循環水凈化裝置,為多級循環池,沉淀池通過水管與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的第一級循環池的進口連通,最后一級循環池的出口通到水渠中。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術結構簡單,造價低,操作便捷,通過分級沉淀,除污效果好,水質凈化程度高,具有實現水質的自凈能力和生物多樣性生態防病抗病能力;由于水循環自凈化不換水,因此水溫不會下降很多、這樣利于鰻魚正常生長;達到水循環自凈化、省水、低成本、無污染、高效益,節水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中的養殖房去掉后的養殖池、導污水管、污水中轉池、沉淀池、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和水渠之間的連接關系平面圖。
[0017]圖3為圖2的A
?
A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圖2的B
?
B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圖2的C
?
C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6為圖2的D
?
D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中的標記為:養殖池1,養殖房2,導污水管3,導污水管的進口3
?
1,導污水管的出口3
?
2,污水中轉池4,水渠5,出污水管6,出污水管的進口6
?
1,出污水管的出口6
?
2,沉淀池7,排污口8,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9,水管10,另一水管11,回水管12,回水管的進口12
?
1,賣魚時專用管13,賣魚時專用管的進口13
?
1,第一級循環池14,第二循環池15,第三循環池16。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
[0023]如附圖所示,本技術所述的農業設施工廠化室內鰻魚池養殖裝置,包括養殖池1和將養殖池1包囊在內的養殖房2,所述養殖池1旁設有沉淀池,所述養殖房2的房頂可安
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控制器可以采用“專利號201720706373.X、溫差電冷凝式太陽能除濕裝置”所公開的現有技術產品,或者采用目前市場上所公開的現有技術或現有技術產品。
[0024]所述養殖池1通過導污水管3連通到污水中轉池4,污水中轉池深度可以是1米,所述養殖池1優選4個,其深度可以是1米,4個養殖池1通過各自的導污水管與位于中間的污水中轉池連通;污水中轉池旁邊設有水渠5,但水渠的水與污水中轉池不能混流,當養殖池1優選4個時,污水中轉池位于4個養殖池1的中間,此時污水中轉池旁邊兩側設有水渠5,水渠5上面可以蓋有瓷磚等便于行走;在水渠兩側各并排分布有兩個養殖池1,位于污水中轉池旁邊兩側的水渠之間通過水管10連通;污水中轉池通過出污水管6與沉淀池7連通,出污水管的進口6
?
1一般位于污水中轉池的底部、出污水管的出口6
?
2一般從養魚池2的底面穿過后位于沉淀池2的底部(原因是污水中轉池和養殖池深度都是1米、沉淀池深度是4米,這樣形成水位差,便于養殖池中的污水從污水中轉池、出污水管6至沉淀池7,也便于后面所述的在沉淀池中的出污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農業設施工廠化室內鰻魚池養殖裝置,包括養殖池(1)和將養殖池(1)包囊在內的養殖房(2),所述養殖池(1)旁設有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1)通過導污水管連通到污水中轉池;污水中轉池旁邊設有水渠,但水渠的水與污水中轉池不能混流;污水中轉池通過出污水管與沉淀池連通;沉淀池通過水管與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的進口連通,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的出口連通到水渠,水渠通過相應的回水管與養殖池(1)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業設施工廠化室內鰻魚池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養殖池為4個,污水中轉池位于4個養殖池(1)的中間,污水中轉池旁邊兩側設有水渠,在水渠兩側各并排分布有兩個養殖池(1),污水中轉池旁邊兩側的水渠之間通過水管連通;污水中轉池通過出污水管與沉淀池連通;沉淀池通過水管與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的進口連通,養殖池池水凈化裝置的出口連通到水渠,水渠通過相應的回水管與各養殖池(1)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業設施工廠化室內鰻魚池養殖裝置,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謨湊,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閩清豐達生態農業大觀園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