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空調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空氣調節
,尤其涉及一種空調系統。
技術介紹
[0002]熱回收多聯機相對于熱泵多聯機的功能模式多,在一些相關技術中,熱回收多聯機采用非增焓壓縮機,存在能效一般,節能平常,排氣溫度高,控制手段少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提出一種空調系統,用于緩解能效不高的問題。
[0004]在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空調系統,包括:
[0005]壓縮機;
[0006]至少兩個室內換熱器;
[0007]室外換熱器;
[0008]并聯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其中所述第一流路流體連通所述壓縮機的出口、所述室外換熱器和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所述第二流路流體連通所述壓縮機的出口和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被配置為擇一工作或同時工作;
[0009]增焓管路,第一端連接于所述室外換熱器與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之間的管路上,第二端連接于所述壓縮機的增焓口;以及
[0010]調節閥,設于所述增焓管路,所述調節閥被配置為調節所述增焓管路的通斷及流量。
[0011]在一些實施例中,空調系統還包括并聯的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三流路流體連通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和所述壓縮機的進口,所述第四流路流體連通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所述室外換熱器和所述壓縮機的進口,所述第三流路和所述第四流路被配置為擇一工作或同時工作。
[0012]在一些實施例中,空調系統還包括轉換單元,在其中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為室內冷凝器,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壓縮機(1);至少兩個室內換熱器(3);室外換熱器(2);并聯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其中所述第一流路流體連通所述壓縮機(1)的出口、所述室外換熱器(2)和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3);所述第二流路流體連通所述壓縮機(1)的出口和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3);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被配置為擇一工作或同時工作;增焓管路(101),第一端連接于所述室外換熱器(2)與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3)之間的管路上,第二端連接于所述壓縮機(1)的增焓口;以及調節閥(22),設于所述增焓管路(101),所述調節閥(22)被配置為調節所述增焓管路(101)的通斷及流量。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并聯的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三流路流體連通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3)和所述壓縮機(1)的進口,所述第四流路流體連通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3)、所述室外換熱器(2)和所述壓縮機(1)的進口,所述第三流路和所述第四流路被配置為擇一工作或同時工作。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轉換單元(102),在其中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3)為室內冷凝器,其中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3)為室內蒸發器的狀態下,所述室內蒸發器的冷媒通過所述轉換單元(102)流向所述室內冷凝器,或者所述室內冷凝器的冷媒通過所述轉換單元(102)流向所述室內蒸發器。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儲液件(6)、加壓閥(7)和第一管路(11),所述儲液件(6)設于所述室外換熱器(2)與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3)之間的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11)的第一端連接于所述壓縮機(1)的出口,所述第一管路(11)的第二端連接于所述儲液件(6),所述加壓閥(7)設于所述第一管路(11)。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過冷器(5),所述過冷器(5)設于所述室外換熱器(2)與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3)之間的管路上,所述增焓管路(101)的第一端連接于所述過冷器(5)。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儲液件(6)、加壓閥(7)和第一管路(11),所述儲液件(6)設于所述室外換熱器(2)與所述過冷器(5)之間的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11)的第一端連接于所述壓縮機(1)的出口,所述第一管路(11)的第二端連接于所述儲液件(6),所述加壓閥(7)設于所述第一管路(11)。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空調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管路(12)、第三管路(13)、第四管路(14)和第五管路(15),所述過冷器(5)包括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所述第一支路(51)的第一端通過所述第二管路(12)連接于所述儲液件(6),所述第一支路(51)的第二端通過所述第三管路(13)連接于至少一個室內換熱器(3);所述第二支路(52)的第一端通過所述第四管路(14)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濤,武連發,熊建國,焦華超,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