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包括第一集泥室,還包括、隔油單元、第二集泥室、配水室和破乳單元,所述第一集泥室的側壁可拆卸安裝有隔油單元,且隔油單元遠離第一集泥室的一側可拆卸安裝有第二集泥室和配水室,所述隔油單元的頂部可拆卸安裝有并排設置的鏈式刮泥板,所述第一集泥室的側壁可拆卸安裝有入水管,且入水管的內部可拆卸安裝有管道混合器,入水管的底部連接有破乳劑加藥管,所述隔油單元的內部可拆卸安裝有延伸至配水室內部的穿孔集水管,所述配水室的外壁連接有氣浮組件,所述隔油單元的頂部設置有氣浮單元。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大大減少了過剩污泥累積、堵塞管道的現象。堵塞管道的現象。堵塞管道的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
[0001]本技術涉及乳化液處理
,特別涉及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
技術介紹
[0002]乳化液廢水的特點是含油量高、有機物濃度高、含金屬元素、鹽類物質,成分極為復雜,B/C比在0.05~0.2之間,可生化性差。因此乳化液廢水需要經過破乳隔油氣浮處理后才能排放。
[0003]現有的處理設備一般是破乳、隔油、氣浮分別設置單套設備,中間連接管道較長且復雜,運維較長時間之后管道易發生淤堵,或是隔油氣浮一體機,缺少破乳環節,單純依靠水和油的密度,利用重力沉降、氣浮分離或者其它物化反應,以去除雜質、完成油和水的分離。只能去除較大的浮油及固體,對于乳化油的去除效果較差,達不到預想的效果,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大大減少了過剩污泥累積、堵塞管道的現象,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包括第一集泥室,還包括、隔油單元、第二集泥室、配水室和破乳單元,所述第一集泥室的側壁可拆卸安裝有隔油單元,且隔油單元遠離第一集泥室的一側可拆卸安裝有第二集泥室和配水室,所述隔油單元的頂部可拆卸安裝有并排設置的鏈式刮泥板,所述第一集泥室的側壁可拆卸安裝有入水管,且入水管的內部可拆卸安裝有管道混合器,入水管的底部連接有破乳劑加藥管,所述隔油單元的內部可拆卸安裝有延伸至配水室內部的穿孔集水管,所述配水室的外壁連接有氣浮組件,所述隔油單元的頂部設置有氣浮單元,所述隔油單元的側壁可拆卸安裝有出水管。
[0007]進一步地,所述氣浮組件由溶氣罐、循環泵和釋放器,所述溶氣罐設置在第二集泥室的外側,且溶氣罐的底部通過導管連接有循環泵,所述溶氣罐的外周通過導管連接有釋放器,所述釋放器可拆卸安裝在配水室的內部。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集泥室的側壁連接有PAC加藥管和PAM加藥管。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集泥室的頂部可拆卸安裝有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有延伸至第一集泥室內的攪拌葉。
[0010]進一步地,所述隔油單元的內部構造有W形底面,且隔油單元的內部底面可拆卸安裝有排泥管。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夠將三種工藝集成于一個設備,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針對于含油污泥,在隔油單元、氣浮單元均設置有鏈式刮泥板和排泥管,大大減少了過剩污泥累積、堵塞管道的現象;檢修維護方便,系統開啟后,可自動化正常運行,無需人工打撈,現場環境整潔干凈。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技術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的俯視剖面圖。
[0013]圖2為本技術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的側視剖面圖。
[0014]圖中:1、第一集泥室;2、隔油單元;3、第二集泥室;4、配水室;5、氣浮單元;6、溶氣罐;7、循環泵;8、釋放器;9、鏈式刮泥板;10、穿孔集水管;11、第二鏈式刮泥板;12、第三鏈式刮泥板;13、出水管;14、破乳單元;15、攪拌電機;16、管道混合器;17、排泥管;18、攪拌葉。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
[0016]如圖1
?
2所示,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包括第一集泥室1,還包括、隔油單元2、第二集泥室3、配水室4和破乳單元14,所述第一集泥室1的側壁可拆卸安裝有隔油單元2,且隔油單元2遠離第一集泥室1的一側可拆卸安裝有第二集泥室3和配水室4,所述隔油單元2的頂部可拆卸安裝有并排設置的鏈式刮泥板9,所述第一集泥室1的側壁可拆卸安裝有入水管,且入水管的內部可拆卸安裝有管道混合器16,入水管的底部連接有破乳劑加藥管,所述隔油單元2的內部可拆卸安裝有延伸至配水室4內部的穿孔集水管10,所述配水室4的外壁連接有氣浮組件,所述隔油單元2的頂部設置有氣浮單元5,所述隔油單元2的側壁可拆卸安裝有出水管13,所述第一集泥室1的頂部可拆卸安裝有攪拌電機15,所述攪拌電機15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有延伸至第一集泥室1內的攪拌葉18,所述氣浮組件由溶氣罐6、循環泵7和釋放器8,所述溶氣罐6設置在第二集泥室3的外側,且溶氣罐6的底部通過導管連接有循環泵7,所述溶氣罐6的外周通過導管連接有釋放器8,所述釋放器8可拆卸安裝在配水室4的內部,所述第一集泥室1的側壁連接有PAC加藥管和PAM加藥管。
[0017]為了方便排出沉淀的污泥,如圖2所示,所述隔油單元2的內部構造有W形底面,且隔油單元2的內部底面可拆卸安裝有排泥管17。
[0018]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為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使用時,將水乳液通過進水管通入隔油單元2內,攪拌電機15的輸出軸帶動攪拌葉18轉動,并將對應的藥液通過PAC加藥管和PAM加藥管注入隔油單元2內,注入的藥液與水乳液充分攪拌混合,隨后溶氣罐6內的氣體通過釋放器8通入配水室4內,對水乳液進行瀑氣處理,加速水乳液中沉淀物的下沉,下沉的沉淀物通過排泥管17排出,鏈式刮泥板9水平往復移動將水乳液表面的泥渣掃冬至第一集泥室1和第二集泥室3內。
[0019]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包括第一集泥室(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隔油單元(2)、第二集泥室(3)、配水室(4)和破乳單元(14),所述第一集泥室(1)的側壁可拆卸安裝有隔油單元(2),且隔油單元(2)遠離第一集泥室(1)的一側可拆卸安裝有第二集泥室(3)和配水室(4),所述隔油單元(2)的頂部可拆卸安裝有并排設置的鏈式刮泥板(9),所述第一集泥室(1)的側壁可拆卸安裝有入水管,且入水管的內部可拆卸安裝有管道混合器(16),入水管的底部連接有破乳劑加藥管,所述隔油單元(2)的內部可拆卸安裝有延伸至配水室(4)內部的穿孔集水管(10),所述配水室(4)的外壁連接有氣浮組件,所述隔油單元(2)的頂部設置有氣浮單元(5),所述隔油單元(2)的側壁可拆卸安裝有出水管(1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破乳隔油氣浮一體機,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沙,丁莎莎,王大智,夏江紅,陳卓,宿永紅,
申請(專利權)人:西南兵工重慶環境保護研究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