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解決了現(xiàn)有的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的方法采用人工打撈,需要采用大量的人工勞動力,由此費時費力,降低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清除的工作效率的技術問題,包括儲水箱,所述儲水箱兩側壁面上分別連接有進水管以及出水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驅動裝置帶動擋板,將儲水箱內(nèi)污水表面懸浮的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向儲水箱內(nèi)兩側的收集箱推送,進而使得懸浮的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通過收集箱進行收集,過濾網(wǎng)對其進行阻擋,污水可以繼續(xù)通過排水管再次進入儲水箱內(nèi),省去人工打撈懸浮的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的工序,大大提高了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清除的工作效率。除的工作效率。除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
[0001]本技術涉及污水處理
,具體為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
技術介紹
[0002]污水處理:為使污水達到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zhì)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nóng)業(yè)、交通、能源、石化、環(huán)保、城市景觀、醫(y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水首先需要在處理池中應用物理處理法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現(xiàn)有的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的方法采用人工打撈,需要采用大量的人工勞動力,由此費時費力,降低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清除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3]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解決了現(xiàn)有的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的方法采用人工打撈,需要采用大量的人工勞動力,由此費時費力,降低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清除的工作效率的技術問題。
[0004]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包括儲水箱,所述儲水箱兩側壁面上分別連接有進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儲水箱內(nèi)兩側壁面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內(nèi)固定安裝有過濾網(wǎng),所述收集箱的上端口低于儲水箱的上端口,所述收集箱下壁面固定安裝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固定安裝有單向閥,所述儲水箱上端端口處安裝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移動端上固定安裝有擋板,所述擋板位于儲水箱內(nèi)。
[0005]優(yōu)選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對箱體,一對所述箱體固定安裝于儲水箱上端口前后壁面上,所述箱體外側壁面上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箱體內(nèi)另一側壁面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nèi)固定安裝有軸承,所述電機驅動端貫穿于箱體側壁面,所述電機驅動端與軸承內(nèi)圈之間固定安裝有絲桿,一對所述箱體相對的壁面上分別開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內(nèi)滑動安裝有移動塊,所述移動塊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移動塊通過螺紋孔與絲桿嚙合連接,一對所述收集箱外側壁面上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壓力傳感器以及第二壓力傳感器。
[0006]優(yōu)選的,所述箱體內(nèi)壁面固定安裝有滑軌,所述滑軌內(nèi)滑動安裝有滑塊,所述滑塊與移動塊固定連接。
[0007]優(yōu)選的,所述儲水箱側壁面以及收集箱另一側壁面開設有安裝口,所述安裝口內(nèi)設有排料門,所述過濾網(wǎng)傾斜固定安裝于收集箱內(nèi),所述排料門位于過濾網(wǎng)上方。
[0008]優(yōu)選的,所述進水管以及出水管上分別固定安裝有電磁閥。
[0009]優(yōu)選的,所述儲水箱前壁面固定安裝有液位計。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解決了現(xiàn)有的除去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的方法采用人工打撈,需要采用大量的人工勞動力,由此費時費力,降低
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清除的工作效率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通過驅動裝置帶動擋板,將儲水箱內(nèi)污水表面懸浮的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向儲水箱內(nèi)兩側的收集箱推送,進而使得懸浮的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通過收集箱進行收集,過濾網(wǎng)對其進行阻擋,污水可以繼續(xù)通過排水管再次進入儲水箱內(nèi),省去人工打撈懸浮的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的工序,大大提高了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雜質(zhì)清除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技術所述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技術所述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技術所述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的驅動裝置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儲水箱;2、進水管;3、出水管;4、收集箱;5、過濾網(wǎng);6、排水管;7、單向閥;8、擋板;9、箱體;10、電機;11、軸承;12、絲桿;13、開口;14、移動塊;15、第一壓力傳感器;16、第二壓力傳感器;17、滑軌;18、滑塊;19、排料門;20、電磁閥;21、液位計。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7]請參閱圖1
?
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包括儲水箱1,儲水箱1兩側壁面上分別連接有進水管2以及出水管3,儲水箱1內(nèi)兩側壁面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收集箱4,收集箱4內(nèi)固定安裝有過濾網(wǎng)5,收集箱4的上端口低于儲水箱1的上端口,收集箱4下壁面固定安裝有排水管6,排水管6上固定安裝有單向閥7,儲水箱1上端端口處安裝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移動端上固定安裝有擋板8,擋板8位于儲水箱1內(nèi),通過進水管2將污水導入儲水箱1內(nèi),污水水面與收集箱4上端口持平,污水懸浮物位于水面上,通過啟動驅動裝置帶動擋板8進行橫向移動,將污水表面的懸浮物推向收集箱4內(nèi),并通過過濾網(wǎng)5進行阻擋,過濾后的水源通過排水管6再次進入儲水箱1內(nèi),并且單向閥7防止水源回流到收集箱4內(nèi),由此使得污水表面的懸浮物進行收集。
[0018]進一步的,驅動裝置包括一對箱體9,一對箱體9固定安裝于儲水箱1上端口前后壁面上,箱體9外側壁面上固定安裝有電機10,箱體9內(nèi)另一側壁面上開設有凹槽,凹槽內(nèi)固定安裝有軸承11,電機10驅動端貫穿于箱體9側壁面,電機10驅動端與軸承11內(nèi)圈之間固定安裝有絲桿12,一對箱體9相對的壁面上分別開設有開口13,開口13內(nèi)滑動安裝有移動塊14,移動塊14上開設有螺紋孔,移動塊14通過螺紋孔與絲桿12嚙合連接,一對收集箱4外側壁面上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壓力傳感器15以及第二壓力傳感器16,通過電機10帶動絲桿12轉動,由于絲桿12與移動塊14通過螺紋孔嚙合連接,絲桿12對移動塊14具有驅動作用,此時移動塊14帶動擋板8移動,當擋板8接觸到第一壓力傳感器15時電機10進行反轉,當擋板8接觸到第二壓力傳感器16時,電機10進行正轉,進而使得擋板8往復移動。
[0019]進一步的,箱體9內(nèi)壁面固定安裝有滑軌17,滑軌17內(nèi)滑動安裝有滑塊18,滑塊18
與移動塊14固定連接,移動塊14在滑塊18的作用下沿著滑軌17路徑移動,起到導向作用。
[0020]進一步的,儲水箱1側壁面以及收集箱4另一側壁面開設有安裝口,安裝口內(nèi)設有排料門19,過濾網(wǎng)5傾斜固定安裝于收集箱4內(nèi),排料門19位于過濾網(wǎng)5上方,懸浮物可以沿著過濾網(wǎng)5斜面堆積在排料門19處,工作人員可以定期打開排料門19對過濾網(wǎng)5進行清潔。
[0021]進一步的,進水管2以及出水管3上分別固定安裝有電磁閥20,通過控制電磁閥20控制污水的流量、速度。
[0022]進一步的,儲水箱1前壁面固定安裝有液位計21,通過液位計21可以方便觀察儲水箱1內(nèi)液位情況。
[0023]其詳細連接手段,為本領域公知技術,下述主要介紹工作原理以及過程,具體工作如下。
[002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包括儲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箱(1)兩側壁面上分別連接有進水管(2)以及出水管(3),所述儲水箱(1)內(nèi)兩側壁面上分別固定安裝有收集箱(4),所述收集箱(4)內(nèi)固定安裝有過濾網(wǎng)(5),所述收集箱(4)的上端口低于儲水箱(1)的上端口,所述收集箱(4)下壁面固定安裝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上固定安裝有單向閥(7),所述儲水箱(1)上端端口處安裝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移動端上固定安裝有擋板(8),所述擋板(8)位于儲水箱(1)內(nèi)。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處理用懸浮物收集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一對箱體(9),一對所述箱體(9)固定安裝于儲水箱(1)上端口前后壁面上,所述箱體(9)外側壁面上固定安裝有電機(10),所述箱體(9)內(nèi)另一側壁面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nèi)固定安裝有軸承(11),所述電機(10)驅動端貫穿于箱體(9)側壁面,所述電機(10)驅動端與軸承(11)內(nèi)圈之間固定安裝有絲桿(12),一對所述箱體(9)相對的壁面上分別開設有開口(1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高旭,姜詩慧,劉晨,張裕暉,宋劍鋒,
申請(專利權)人:遼寧省環(huán)保集團清源水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