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BFR工藝的紡織染整廢水處理系統,包括綜合調節池,所述綜合調節池的出水口下游位依次設置有至少一級水解酸化池和BFR反應池,所述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上游位設置有高COD、強堿性廢水前期預處理機構,所述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上游位還設置有高色度廢水前期預處理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減少酸堿藥劑用量、降低了物化污泥產生量,節省了危廢處置費用,與原有生化工藝相比,占地面積大大減小,系統抗沖擊負荷能力提高,并且無需污泥回流,降低了運行費用。降低了運行費用。降低了運行費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BFR工藝的紡織染整廢水處理系統
[0001]本技術屬于廢水處理
,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基于BFR工藝的紡織染整廢水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0002]隨著我國紡織業的快速發展,紡織印染行業也迎來了發展機遇,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0003]紡織染整行業生產工序主要包括包括前處理、染色/印花、整理等;前處理主要包括退漿、煮練、漂洗;染色主要是將染料溶解在水中,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將染料轉移到織物上,生成有色織物;印花是通過預制好花紋的網板,將不同顏色的染料分批、依次涂在織物上形成彩色圖案;整理是指織物經過水洗、軋光、拉幅、預縮 等改善和提高織物品質所進行的加工工藝,如改善手感、硬挺整理、柔軟整理、防縮防皺、改善白度、阻燃、防靜電等。
[0004]紡織染整廢水是指紡織染整企業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包括前處理廢水、染色、印花廢水、整理廢水、車間設備及地面沖洗水、循環冷卻水及生活廢水等。前處理廢水主要包括退漿、煮煉、漂白、絲光廢水等,鑒于不同生產工序使用的原料和助劑不同,產生的廢水水質也不一樣。
[0005]各工序產生的廢水水質特點如下:退漿廢水呈堿性,pH約為11
?
13,COD可達10000mg/L以上,為高濃度廢水,根據使用的漿料不同,廢水的生化性也不一樣,當使用淀粉漿料時,廢水可生化性較好,當使用聚乙烯醇等難生物降解漿料時,廢水的可生化性較低,處理難度較大。
[0006]煮煉廢水同樣呈堿性,COD一般在1000
?
2000mg/L左右,同樣屬于高濃度廢水,漂白廢水中含有殘留的漂白劑,導致廢水的BOD5較低,大約為200mg/L左右;絲光廢水一般經蒸發濃縮后可回收重復利用末端排放的少量廢水呈強堿性,BOD5的含量較低,可生化性較差;染色廢水中含有大量染料及生產中廢氣的線頭等,懸浮物濃度高,色度大,同時廢水的BOD5含量較低,廢水的整體可生化性較差。
[0007]印花廢水主要包括調漿配色、印花滾筒和篩網產生的沖洗廢水以及印花后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水洗、皂洗廢水,該廢水中除了助劑和染料以外,還含有大量漿料,因此廢水的氨氮和總氮濃度較高;整理廢水的成分主要由漿料、油劑、各類樹脂以及纖維屑,由于整理廢水水量較小,對綜合廢水的水質影響較小。
[0008]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紡織染整廢水具有有機物含量高、成分復雜、色度深、pH值高、水質變化大等特點,是國內外公認的難處理工業廢水之一;近年來,由于新型紡織纖維的開發,聚乙烯醇(PVA)漿料、人造絲堿物、新型助劑等難降解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使廢水的可生化性變差,傳統的生物處理工藝受到嚴重的挑戰。
[0009]目前紡織染整行業廢水普遍采用微電解、Fenton氧化、厭氧/好氧氧化、臭氧氧化等組合工藝進行處理,常用的組合工藝為微電解
?
芬頓
?
絮凝沉淀
?
A/O
?
二沉池工藝,該工藝具有COD去除率高,去除效果好等優點,但是也存在以下缺點:一是物化工序微電解芬頓需
要投加酸堿藥劑調節pH,藥劑費用高,同時會增加水中含鹽量,導致出水含鹽量升高,RO系統產水率降低,二是鐵碳填料、雙氧水消耗量多,物化污泥產生量多,并且產生的物化污泥為危廢,委外處理需要的費用高,三是傳統的A/O活性污泥工藝存在占地面積大、處理效率低、需要污泥回流、污泥產生量高、增加污泥處置費用、不耐沖擊負荷,冬季低溫季節出水水質差,為保證出水達標后續臭氧發生器選型偏大、超濾膜、反滲透膜用量大,增加投資費用。
技術實現思路
[0010]本技術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BFR工藝的紡織染整廢水處理系統,與傳統物化處理工藝相比,不僅減少了酸堿藥劑用量、而且降低了物化污泥產生量,節省了危廢處置費用,與原有生化工藝相比,占地面積大大減小,系統抗沖擊負荷能力提高,并且無需污泥回流,因此二沉池污泥產生量也相應降低,污泥處置單元及污泥處置費用也大大降低,從整體上不僅提高了處理效果,而且降低了運行費用。
[001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12]一種基于BFR工藝的紡織染整廢水處理系統,包括綜合調節池,所述綜合調節池的出水口下游位依次設置有至少一級水解酸化池和BFR反應池,所述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上游位設置有高COD、強堿性廢水前期預處理機構,所述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上游位還設置有高色度廢水前期預處理機構。
[0013]以下是本技術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
[0014]所述高COD、強堿性廢水前期預處理機構包括集水池,集水池的出水口連通有pH調節池,pH調節池的出水口連通有中間水池,中間水池的出水口連通有UASB厭氧塔,UASB厭氧塔的出水口連通有中間沉淀池,中間沉淀池的出水口與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連通,中間沉淀池內排污口連通有第二壓濾單元。
[0015]進一步優化:所述pH調節池的一側設置有酸投加系統,酸投加系統用于向pH調節池內投加鹽酸或硫酸;中間水池的一側設置有營養物質投加系統營養物質投加系統用于向中間水池內投加尿素或磷酸二氫鉀。
[0016]進一步優化:所述中間水池內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提升泵,加熱裝置用于對中間水池內的廢水進行加熱,提升泵的進水口與中間水池連通,提升泵的出水口與UASB厭氧塔的進水口連通。
[0017]進一步優化:所述第二壓濾單元包括第二污泥池和第二壓濾機,第二污泥池的進污口與中間沉淀池的排污口連通,第二污泥池內設置有污泥泵,污泥泵的輸出端與第二壓濾機的進污口連通,第二壓濾機的出水端與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連通。
[0018]進一步優化:所述高色度廢水前期預處理機構包括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的出水口通過輸水管與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連通,混凝沉淀池的排污口連通有第一壓濾單元,所述混凝沉淀池上設置有混凝劑和脫色劑加藥系統。
[0019]進一步優化:所述第一壓濾單元包括第一污泥池和第一壓濾機,第一污泥池的進污口與混凝沉淀池的排污口連通,第一污泥池內設置有污泥泵,污泥泵的輸出端與第一壓濾機的進污口連通,第一壓濾機的出水端與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連通。
[0020]進一步優化:所述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連通有格柵渠,格柵渠內設置有回轉式格柵,中間沉淀池、第二壓濾機、混凝沉淀池和第一壓濾機輸出的污水進入格柵渠,并經回轉
式格柵的攔截作用后進入綜合調節池。
[0021]進一步優化:所述綜合調節池的出水口與水解酸化池的進水口連通,水解酸化池的出水口與BFR反應池的進水口連通,BFR反應池的出水口連通有二沉池,二沉池的出水口連通有絮凝沉淀池,絮凝沉淀池的出水口連通有清水池。
[0022]進一步優化:所述水解酸化池內設置有立體彈性填料;所述BFR反應池的池底部設置有曝氣盤管,BFR反應池的外部設置有曝氣風機,曝氣風機的出氣口與曝氣盤管連通。
[0023]本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實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BFR工藝的紡織染整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綜合調節池,所述綜合調節池的出水口下游位依次設置有至少一級水解酸化池和BFR反應池,所述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上游位設置有高COD、強堿性廢水前期預處理機構,所述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上游位還設置有高色度廢水前期預處理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BFR工藝的紡織染整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COD、強堿性廢水前期預處理機構包括集水池,集水池的出水口連通有pH調節池,pH調節池的出水口連通有中間水池,中間水池的出水口連通有UASB厭氧塔,UASB厭氧塔的出水口連通有中間沉淀池,中間沉淀池的出水口與綜合調節池的進水口連通,中間沉淀池內排污口連通有第二壓濾單元。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BFR工藝的紡織染整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pH調節池的一側設置有酸投加系統,酸投加系統用于向pH調節池內投加鹽酸或硫酸;中間水池的一側設置有營養物質投加系統營養物質投加系統用于向中間水池內投加尿素或磷酸二氫鉀。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BFR工藝的紡織染整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水池內設置有加熱裝置和提升泵,加熱裝置用于對中間水池內的廢水進行加熱,提升泵的進水口與中間水池連通,提升泵的出水口與UASB厭氧塔的進水口連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BFR工藝的紡織染整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壓濾單元包括第二污泥池和第二壓濾機,第二污泥池的進污口與中間沉淀池的排污口連通,第二污泥池內設置有污泥泵,污泥泵的輸出端與第二壓濾機的進污口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立偉,王澤佳,于永恒,侯凱,姚瑞娟,李永強,張冠琳,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優唯環保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