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帶有調節組件的建筑基坑支護架,包括調節組件,調節組件包括支撐柱、方桿、固定塊、轉動桿、皮帶輪、皮帶、矩形塊、絲桿、第一齒輪、第二齒輪、連接塊、移動桿;所述支撐柱設有兩個,所述支撐柱的右側焊接有兩個方桿,所述方桿與另一個支撐柱滑動連接,所述支撐柱的兩側均焊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上轉動安裝有轉動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轉動桿帶動皮帶輪轉動,皮帶輪通過轉動桿帶動第二齒輪轉動,第二齒輪通過第一齒輪帶動絲桿轉動,絲桿在矩形塊上轉動,絲桿帶動移動桿移動,移動桿通過連接塊帶動另一個支撐柱移動,另一個支撐柱在方桿上滑動,可調節兩個支撐柱之間的距離,使支撐柱可以適應多種規格大小的地基坑。使支撐柱可以適應多種規格大小的地基坑。使支撐柱可以適應多種規格大小的地基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有調節組件的建筑基坑支護架
[0001]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特別涉及一種帶有調節組件的建筑基坑支護架。
技術介紹
[0002]基坑是指為進行建筑物(包括構筑物)基礎與地下室的施工所開挖的地面以下空間,基坑屬于臨時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個空間,使基礎的砌筑作業得以按照設計所指定的位置進行,基坑在開挖過程中必然會引起周圍土體的變形,并對周圍建筑物的地下管線產生影響,嚴重的將危及地下管線的正常使用和安全,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基坑設計和挖坑施工中會設置基坑支護結構;
[0003]通常在基坑內設置用于支撐周壁的支護結構,常見的基坑支護采用鋼板樁,在基坑中搭設鋼板樁后,還需要水平搭設支撐柱,使支撐柱的兩端分別與相對的鋼板樁相抵接,提升鋼板樁的穩固性,但支撐柱長度通常是固定的,而無法適應多種規格大小的地基坑,為此,提出一種帶有調節組件的建筑基坑支護架。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有鑒于此,本技術希望提供一種帶有調節組件的建筑基坑支護架,以解決或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至少提供一種有益的選擇。
[0005]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帶有調節組件的建筑基坑支護架,包括調節組件,所述調節組件包括支撐柱、方桿、固定塊、轉動桿、皮帶輪、皮帶、矩形塊、絲桿、第一齒輪、第二齒輪、連接塊、移動桿;
[0006]所述支撐柱設有兩個,所述支撐柱的右側焊接有兩個方桿,所述方桿與另一個支撐柱滑動連接,所述支撐柱的兩側均焊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上轉動安裝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上焊接有皮帶輪,兩個所述皮帶輪傳動連接有皮帶,所述支撐柱的兩側均焊接有矩形塊,所述矩形塊上轉動安裝有絲桿,所述絲桿的端部焊接有第一齒輪,所述轉動桿的端部焊接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對應的第二齒輪相嚙合,所述絲桿上螺紋連接有移動桿,所述移動桿的端部固定安裝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一側與另一個支撐柱的一側固定連接。
[0007]進一步優選的,兩個所述轉動桿中的一個轉動桿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搖盤。
[0008]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支撐柱的一側焊接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上螺紋連接有兩個緊固螺栓。
[0009]進一步優選的,所述連接柱的一側焊接有兩個第一鋼塊,所述第一鋼塊通過對應的第一螺絲螺紋連接有第二鋼塊。
[0010]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第二鋼塊的一側焊接有加固桿,所述加固桿的端部焊接有安裝塊。
[0011]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安裝塊通過對應的第二螺絲與支撐柱螺紋連接。
[0012]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另一個支撐柱上開設有兩個方孔,所述方孔的內壁與對應的方桿的外側滑動連接。
[0013]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移動桿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與對應的絲桿螺紋連接。
[0014]本技術實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
[0015]本技術通過轉動桿帶動皮帶輪轉動,皮帶輪通過轉動桿帶動第二齒輪轉動,第二齒輪通過第一齒輪帶動絲桿轉動,絲桿在矩形塊上轉動,絲桿帶動移動桿移動,移動桿通過連接塊帶動另一個支撐柱移動,另一個支撐柱在方桿上滑動,可調節兩個支撐柱之間的距離,使支撐柱可以適應多種規格大小的地基坑。
[0016]上述概述僅僅是為了說明書的目的,并不意圖以任何方式進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實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過參考附圖和以下的詳細描述,本技術進一步的方面、實施方式和特征將會是容易明白的。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圖;
[0019]圖2為本技術的支撐柱和方桿連接立體結構圖;
[0020]圖3為本技術的圖1中A區放大結構圖;
[0021]圖4為本技術的圖2中B區放大結構圖。
[0022]附圖標記:1、調節組件;2、支撐柱;3、方桿;4、固定塊;5、轉動桿;6、皮帶輪;7、皮帶;8、矩形塊;9、絲桿;10、第一齒輪;11、第二齒輪;12、連接塊;13、移動桿;14、搖盤;15、連接柱;16、緊固螺栓;17、第一鋼塊;18、第二鋼塊;19、第一螺絲;20、加固桿;21、安裝塊;22、第二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在下文中,僅簡單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實施例。正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認識到的那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可通過各種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實施例。因此,附圖和描述被認為本質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0025]如圖1
?
4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帶有調節組件的建筑基坑支護架,包括調節組件1,調節組件1包括支撐柱2、方桿3、固定塊4、轉動桿5、皮帶輪6、皮帶7、矩形塊8、絲桿9、第一齒輪10、第二齒輪11、連接塊12、移動桿13;
[0026]支撐柱2設有兩個,支撐柱2的右側焊接有兩個方桿3,方桿3與另一個支撐柱2滑動連接,支撐柱2的兩側均焊接有固定塊4,固定塊4上轉動安裝有轉動桿5,轉動桿5上焊接有皮帶輪6,兩個皮帶輪6傳動連接有皮帶7,支撐柱2的兩側均焊接有矩形塊8,矩形塊8上轉動安裝有絲桿9,絲桿9的端部焊接有第一齒輪10,轉動桿5的端部焊接有第二齒輪11,第一齒輪10與對應的第二齒輪11相嚙合,絲桿9上螺紋連接有移動桿13,移動桿13的端部固定安裝
有連接塊12,連接塊12的一側與另一個支撐柱2的一側固定連接。
[0027]在一個實施例中,兩個轉動桿5中的一個轉動桿5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搖盤14,根據不同的基坑調節支撐柱2的長度時,通過轉動搖盤14,搖盤14通過轉動桿5帶動第二齒輪11轉動,使第二齒輪11通過第一齒輪10帶動絲桿9轉動,從而可以使移動桿13移動合適的位置后能被固定,可根據需要調節支撐柱2的長度。
[0028]在一個實施例中,支撐柱2的一側焊接有連接柱15,連接柱15上螺紋連接有兩個緊固螺栓16,連接柱15的一側焊接有兩個第一鋼塊17,第一鋼塊17通過對應的第一螺絲19螺紋連接有第二鋼塊18,第二鋼塊18的一側焊接有加固桿20,加固桿20的端部焊接有安裝塊21,通過外界的扳手將第一螺絲19取下,使第一鋼塊17與對應的第二鋼塊18分離,緊接著再通過扳手將第二螺絲22取下,使安裝塊21與對應的支撐柱2分離,從而可將加固桿20取下。
[0029]在一個實施例中,安裝塊21通過對應的第二螺絲22與支撐柱2螺紋連接,通過第二螺絲22的設置,便于將加固桿20取下進行運輸。
[0030]在一個實施例中,另一個支撐柱2上開設有兩個方孔,方孔的內壁與對應的方桿3的外側滑動連接,通過方孔的設置,使在調節兩個支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有調節組件的建筑基坑支護架,包括調節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組件(1)包括支撐柱(2)、方桿(3)、固定塊(4)、轉動桿(5)、皮帶輪(6)、皮帶(7)、矩形塊(8)、絲桿(9)、第一齒輪(10)、第二齒輪(11)、連接塊(12)、移動桿(13);所述支撐柱(2)設有兩個,所述支撐柱(2)的右側焊接有兩個方桿(3),所述方桿(3)與另一個支撐柱(2)滑動連接,所述支撐柱(2)的兩側均焊接有固定塊(4),所述固定塊(4)上轉動安裝有轉動桿(5),所述轉動桿(5)上焊接有皮帶輪(6),兩個所述皮帶輪(6)傳動連接有皮帶(7),所述支撐柱(2)的兩側均焊接有矩形塊(8),所述矩形塊(8)上轉動安裝有絲桿(9),所述絲桿(9)的端部焊接有第一齒輪(10),所述轉動桿(5)的端部焊接有第二齒輪(11),所述第一齒輪(10)與對應的第二齒輪(11)相嚙合,所述絲桿(9)上螺紋連接有移動桿(13),所述移動桿(13)的端部固定安裝有連接塊(12),所述連接塊(12)的一側與另一個支撐柱(2)的一側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調節組件的建筑基坑支護架,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轉動桿(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利功,
申請(專利權)人:孫利功,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