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圓形斷面洞室施工用臺車,屬于施工臺車技術領域。其技術方案為:一種圓形斷面洞室施工用臺車,包括底座,置在底座上的工作臺面,以及相對應設置在工作臺面頂部縱向兩端、與洞室側壁相配合的兩個平衡組件;底座包括底架,以及設置在底架底面上的若干個底輪;平衡組件包括相對應位于工作臺面橫向兩端外側的兩個平衡輪,以及設置在工作臺面上、控制兩個平衡輪靠近或遠離工作臺面的伸縮部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圓形斷面洞室施工用臺車結構及制作簡單、施工方便、作業穩定、適用性強。適用性強。適用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圓形斷面洞室施工用臺車
[0001]本技術涉及施工臺車
,尤其涉及一種圓形斷面洞室施工用臺車。
技術介紹
[0002]對工程而言根據洞室相關功能,需采用不同斷面的洞室,圓形洞室不可避免的高頻出現在土建施工現場。而經過襯砌的圓形洞室往往還需完成洞室修復、回填灌漿、固結灌漿等工作,需要運送材料進入洞室或作業人員于洞室內進行多方位施工,但洞室的不規則側壁增大了運送及施工難度,也提高了施工風險,降低了施工效率。
[0003]如何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是本技術面臨的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及制作簡單、施工方便、作業穩定、適用性強的圓形斷面洞室施工用臺車。
[0005]本技術是通過如下措施實現的:一種圓形斷面洞室施工用臺車,其中,包括底座,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工作臺面,以及相對應設置在所述工作臺面頂部縱向兩端、與洞室側壁相配合的兩個平衡組件,平衡組件位于工作臺面頂部,整個臺車重心低,作業平穩,且當平衡組件與洞室側壁相配合時,可以保證臺車上方有足夠的作業空間;
[0006]所述底座包括底架,以及設置在所述底架底面上的若干個底輪,優選的,底輪設置為萬向輪,方便在洞室內拐彎;
[0007]所述平衡組件包括相對應位于所述工作臺面橫向兩端外側的兩個平衡輪,以及設置在所述工作臺面上、控制兩個所述平衡輪靠近或遠離所述工作臺面的伸縮部件。
[0008]使用時,工作臺面上放置施工用具及物料、或施工人員上至工作臺面上,方便在洞室內進行施工操作,調節伸縮部件,兩個平衡輪靠近或遠離工作臺面,至兩個平衡輪分別抵在圓形斷面洞室側壁上,另一施工人員推動臺車進入圓形斷面洞室,可以保證施工作業過程中,臺車的穩定性。
[0009]本技術的具體特點還有,所述伸縮部件包括與所述工作臺面中部轉動配合的螺紋套,相對應固定在所述工作臺面橫向兩端的兩個滑動套,分別與兩個所述滑動套一一對應且滑動配合的兩個滑動桿,以及分別與所述螺紋套兩端螺紋配合的兩個螺紋桿;所述滑動桿的內端與相對應的螺紋桿固定連接、外端安裝相對應的所述平衡輪;所述螺紋套的中心線與所述滑動套的中心線平行或共線,所述螺紋套兩端的螺紋方向相反,調節時,轉動螺紋套,兩個螺紋桿相互遠離或靠近,可以保證兩個螺紋桿保持相互對稱,同時在兩個滑動桿沿相對應的滑動套滑動的過程中,兩個平衡輪相互遠離或靠近,進而保證工作臺面位于兩個平衡輪之間中心處。
[0010]本技術的具體特點還有,所述工作臺面包括呈倒梯形的支架,以及鋪設在所述支架底面上的底板,結構簡單,方便制作。
[0011]本技術的具體特點還有,所述支架包括頂框,以及設置在所述頂框四角處與
所述底板之間的四個支桿,作業時,可以根據需要在相鄰兩個支桿之間堵設擋板,防止施工工具及物料掉落,優選的,所述頂框縱向端部設置所述平衡組件。
[0012]本技術的具體特點還有,所述工作臺面還包括相對應設置在所述支架縱向兩端的兩個扶手,優選的,所述扶手設置在相對應端部兩個所述支桿之間。
[0013]本技術的具體特點還有,所述底架可升降,根據需要對底架進行升降,使得平衡輪沿圓形斷面的直徑方向抵在洞室側壁上,進一步滿足不同尺寸的圓形斷面洞室。
[0014]本技術的具體特點還有,所述底架包括相互平行的底框和承接框,活動連接在所述底框與所述承接框之間的剪式架,以及設置在所述底框與所述剪式架之間的液壓缸,其中,底輪安裝于底框底面上,工作臺面安裝于承接框上,剪式架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當液壓缸伸縮時,帶動剪式架沿中部鉸接處發生轉動,進行調整底框與承接框之間的距離。
[0015]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在工作臺面上放置施工用具及物料、或施工人員上至工作臺面上,方便在洞室內進行施工操作,調節伸縮部件,兩個平衡輪靠近或遠離工作臺面,至兩個平衡輪分別抵在圓形斷面洞室側壁上,另一施工人員推動臺車進入圓形斷面洞室,可以保證施工作業過程中,臺車的穩定性;本技術結構及制作簡單,可適用于不同尺寸的圓形斷面洞室使用,適于廣泛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的側視圖;
[0017]圖2為本技術的頂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技術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0019]其中,附圖標記為:1、底座;11、底架;111、底框;112、承接框;113、剪式架;114、液壓缸;12、底輪;2、工作臺面;21、支架;211、頂框;212、支桿;22、底板;23、扶手;3、平衡組件;31、螺紋套;32、螺紋桿;33、滑動桿;34、滑動套;35、平衡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0021]參見圖1至圖3,本技術是:一種圓形斷面洞室施工用臺車,其中,包括底座1,置在底座1上的工作臺面2,以及相對應設置在工作臺面2頂部縱向兩端、與洞室側壁相配合的兩個平衡組件3,平衡組件3位于工作臺面2頂部,整個臺車重心低,作業平穩,且當平衡組件與洞室側壁相配合時,可以保證臺車上方有足夠的作業空間;
[0022]底座1包括底架11,以及設置在底架11底面上的若干個底輪12;
[0023]平衡組件3包括相對應位于工作臺面2橫向兩端外側的兩個平衡輪35,以及設置在工作臺面2上、控制兩個平衡輪35靠近或遠離工作臺面2的伸縮部件。
[0024]使用時,工作臺面2上放置施工用具及物料、或施工人員上至工作臺面2上,方便在洞室內進行施工操作,調節伸縮部件,兩個平衡輪35靠近或遠離工作臺面2,至兩個平衡輪35分別抵在圓形斷面洞室側壁上,另一施工人員推動臺車進入圓形斷面洞室,可以保證施工作業過程中,臺車的穩定性。
[0025]本技術的具體特點還有,伸縮部件包括與工作臺面2中部轉動配合的螺紋套
31,相對應固定在工作臺面2橫向兩端的兩個滑動套34,分別與兩個滑動套34一一對應且滑動配合的兩個滑動桿33,以及分別與螺紋套31兩端螺紋配合的兩個螺紋桿32;滑動桿33的內端與相對應的螺紋桿32固定連接、外端安裝相對應的平衡輪35;螺紋套31的中心線與滑動套34的中心線平行或共線,螺紋套31兩端的螺紋方向相反,調節時,轉動螺紋套31,兩個螺紋桿32相互遠離或靠近,可以保證兩個螺紋桿32保持相互對稱,同時在兩個滑動桿33沿相對應的滑動套34滑動的過程中,兩個平衡輪35相互遠離或靠近,進而保證工作臺面2位于兩個平衡輪35之間中心處。
[0026]本技術的具體特點還有,工作臺面2包括呈倒梯形的支架21,以及鋪設在支架21底面上的底板22,結構簡單,方便制作。
[0027]本技術的具體特點還有,支架21包括頂框211,以及設置在頂框211四角處與底板22之間的四個支桿212,作業時,可以根據需要在相鄰兩個支桿212之間堵設擋板,防止施工工具及物料掉落,優選的,頂框211縱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圓形斷面洞室施工用臺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工作臺面(2),以及相對應設置在所述工作臺面(2)頂部縱向兩端、與洞室側壁相配合的兩個平衡組件(3);所述底座(1)包括底架(11),以及設置在所述底架(11)底面上的若干個底輪(12);所述平衡組件(3)包括相對應位于所述工作臺面(2)橫向兩端外側的兩個平衡輪(35),以及設置在所述工作臺面(2)上、控制兩個所述平衡輪(35)靠近或遠離所述工作臺面(2)的伸縮部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形斷面洞室施工用臺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部件包括與所述工作臺面(2)中部轉動配合的螺紋套(31),相對應固定在所述工作臺面(2)橫向兩端的兩個滑動套(34),分別與兩個所述滑動套(34)一一對應且滑動配合的兩個滑動桿(33),以及分別與所述螺紋套(31)兩端螺紋配合的兩個螺紋桿(32);所述滑動桿(33)的內端與相對應的螺紋桿(32)固定連接、外端安裝相對應的所述平衡輪(35);所述螺紋套(31)的中心線與所述滑動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康劍,李佳文,張峰,周曙光,鄧洋,張潤,榮銅,孫宏宇,鄭代林,李紅滔,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