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地下礦山用濕式混凝土噴射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混凝土噴射系統
具體涉及一種地下礦山用濕式混凝土噴射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介紹
[0002]混凝土噴射系統是地下礦山巷道圍巖穩定性控制的重要手段。礦山巷道混凝土噴射支護是將一定比例的水、水泥、砂、石攪拌后以較高的速度噴射在巷道圍巖的表面上凝結硬化的一種支護形式。由于巷道圍巖表面會有地下水滲出(涌出)且滲出(涌出)量不等,加之使用的是液體速凝劑,若按照既定水灰比制備的混凝土噴射到巷道圍巖的表面,巷道圍巖滲出(涌出)的地下水將稀釋混凝土,水灰比無法控制,導致混凝土最終回彈量超標,達不到應有效果,進而影響混凝土成品質量以及作業效率,導致巷道圍巖位移變形無法有效的控制。因此,混凝土噴射系統引起本領域技術人員的關注。
[0003]“一種混凝土濕式噴漿機的噴射系統及其噴射方法”(CN 109944606A)專利技術,所述噴射系統雖有其共知的優點,但存在以下缺點:1.所述噴射系統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噴射系統,噴射系統中缺乏混凝土制備原料以及制備裝置;2.所述噴射系統未考慮巷道圍巖施工表面地下水滲出(涌出)量,若作業面滲水(涌水)量較大,混凝土的水灰比將會變化,直接影響噴射機的噴射質量;3.所述噴射系統由于在噴射噴頭處混合速凝劑與混凝土的行程以及時間短,導致速凝劑與混凝土不能充分混合,影響混凝土的硬化程度;4.所述噴射系統缺少對速凝劑輸送管路的清洗,導致裝置以及管路清洗不完全;5.使用高壓氣體將速凝劑液體霧化,霧化效果不佳。
[0004]“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地下礦山用濕式混凝土噴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濕式混凝土噴射系統包括:骨料箱(1)、第一水箱(2)、無線動態流量調節閥(3)、混凝土泵(4)、混流裝置(5)、噴射器(6)、涌水量遙測儀(7)、霧化裝置(8)、閥門(9)、流量監測裝置(10)、增壓泵(11)、第二水箱(12)、T型三通球閥(13)、速凝劑箱體(14)、空氣壓縮機(15)、壓縮空氣分流器(16)和攪拌裝置(17);骨料箱(1)的出料口C1通過管道與攪拌裝置(17)的入料口A1相連,第一水箱(2)的出水口D1通過無線動態流量調節閥(3)與攪拌裝置(17)的入水口A2相連;攪拌裝置(17)的出料口A3通過輸料管與混凝土泵(4)的入料口B1相連,混凝土泵(4)的出料口B2通過輸料管與混流裝置(5)的第一入口E1相連;空氣壓縮機(15)的出風口G1通過風管與壓縮空氣分流器(16)的入風口H1相通,壓縮空氣分流器(16)的第一出風口H2通過風管與混流裝置(5)的第二入口E2相通,壓縮空氣分流器(16)的第二出風口H3通過風管與混流裝置(5)的第三入口E3相通;速凝劑箱體(14)出水口P通過水管與T型三通球閥(13)的第一入口K相連,第二水箱(12)的出水口Q通過水管與T型三通球閥(13)的第二入口M相連,T型三通球閥(13)的出水口L通過水管與增壓泵(11)的入水口T1相通,增壓泵(11)的出水口T2通過水管與流量監測裝置(10)的入口N1相通,流量監測裝置(10)的出口N2通過水管與閥門(9)的入水口相通,閥門(9)的出水口通過水管與霧化裝置(8)的入口R1相通,霧化裝置(8)的出口R2通過風管與壓縮空氣分流器(16)的第二出風口H3相通;混流裝置(5)的出料口E4通過輸料管與噴射器(6)一側設有的入料口F1相通,噴射器(6)的另一側設有噴射口F2,在噴射器(6)噴射口F2的上方固定有涌水量遙測儀(7);涌水量遙測儀(7)和流量監測裝置(10)與無線動態流量調節閥(3)無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地下礦山用濕式混凝土噴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箱為裝有制備混凝土的原料,所述制備混凝土的原料是按預先確定的質量比將砂和水泥混合的混合物。3.一種地下礦山用濕式混凝土噴射系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的步驟是:步驟1、調試礦山用濕式混凝土噴射系統至使用狀態;步驟2.浸水處理步驟2.1、打開涌水量遙測儀(7),探測巷道圍巖表面涌水量:若監測巷道圍巖表面涌水量大于0.2L
×
(min
×
10m)
?1,則進行步驟3;若監測巷道圍巖表面涌水量小于0.2L
×
(min
×
10m)
?1,則進行步驟2.2;步驟2.2、將T型三通球閥(13)的第二入口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艷章,單梁,葛偉杰,肖一鳴,于佳興,秦紹兵,張增貴,胡譜達,張軍,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