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氣泵技術領域,一種真空吸氣泵,包括外殼和安裝在外殼內的馬達支架,外殼底部開設有進氣口,外殼包括可拆卸連接的前殼和后殼,其中前殼和后殼內部設有對稱的支架限位機構;馬達支架的四個頂角處設有支架固定塊,且支架固定塊鑲嵌在支架限位機構內,外殼內還設有馬達支撐部,且馬達支撐部設置在馬達支架的頂部;馬達支架底部設有風葉。本申請有效減輕馬達的震動,使得馬達轉動更加平穩以及減少工作時的噪音。減少工作時的噪音。減少工作時的噪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真空吸氣泵
[0001]本申請涉及氣泵
,尤其是涉及一種真空吸氣泵。
技術介紹
[0002]真空吸氣泵是指能在泵的抽氣口形成負壓,讓氣體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抽出來,真空抽氣泵采用電機驅動風葉轉動的方式,電機在長時間使用之后電機支架容易產生磨損容易出現馬達震動嚴重以及噪聲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真空吸氣泵。
[0004]本申請提供的一種真空吸氣泵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5]一種真空吸氣泵,包括外殼和安裝在外殼內的馬達支架,外殼底部開設有進氣口,外殼包括可拆卸連接的前殼和后殼,其中前殼和后殼內部設有對稱的支架限位機構;馬達支架的四個頂角處設有支架固定塊,且支架固定塊鑲嵌在支架限位機構內,外殼內還設有馬達支撐部,且馬達支撐部設置在馬達支架的頂部;馬達支架底部設有風葉。
[000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外殼采用前殼和后殼的組裝的方式,配合固定和拆卸外殼內的馬達支架,外殼內設有的支架限位機構用于固定馬達支架四個頂角處的支架固定塊。馬達能夠安裝在馬達支架上,并驅動馬達支架底部的風葉進行轉動,馬達支架頂部安裝有馬達支撐部,增加用于固定馬達的支撐點,能夠有效的減輕馬達的震動,使馬達轉動更加平穩。
[0007]優選的,支架固定塊整體采用三角狀結構,且支架固定塊的外端以及支架固定塊與馬達支架的連接處均采用弧形過渡。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架固定塊采用三角狀結構,能夠讓馬達支架安裝的更加穩定,配合弧形過渡的設計,能夠方便進行組裝。
[0009]優選的,支架限位機構采用矩形結構,其中支架限位機構靠近馬達支架的一側采用與馬達支架適配的弧形面,并且在其表面開設有與支架固定塊適配的限位槽。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架限位機構采用帶有限位槽的矩形結構,能夠用于將支架固定塊進行限位,并且支架限位機構靠近馬達支架的一側采用弧形面的設計,能夠與馬達支架的位置配合安裝不易發生磨損。
[0011]優選的,限位槽采用長方體的凹槽,其中限位槽的深度大于支架固定塊的伸入長度,限位槽開口處與支架固定塊靠近馬達支架的一端適配。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限位槽內能夠容納支架固定塊,并且將支架限位機構與馬達支架穩固連接。
[0013]優選的,前殼內部和后殼內部分別設有螺絲固定桿和螺絲穿管,且螺絲固定桿和螺絲穿管的側面均通過加強板與外殼連接。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前殼和后殼之間用于連接的螺絲穿孔用于對螺絲進行限
位,并且螺絲穿過螺絲穿孔與螺絲固定桿固定,從而實現前殼和后殼之間的固定。
[0015]優選的,馬達支撐部包括分別連接在前殼內部和后殼內部的矩形板,馬達支撐部遠離外殼的一端底部開設有與電機邊緣適配的弧形槽。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馬達支撐部上的矩形板開設有與馬達適配的弧形槽,額外設置的馬達支撐部能夠有效減輕馬達的震動,讓馬達轉動的更為平穩。
[0017]優選的,矩形板的頂面和底面均通過梯形加強板與外殼連接,其中前殼體中的矩形板與螺絲固定桿之間還通過加強板連接。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矩形板的頂面和頂面設有的梯形加強板能夠提高馬達支撐部的穩定性,從而讓對馬達的限制更加的穩定。
[0019]優選的,外殼的側面開設有Z型導線穿孔,且Z型導線穿孔設置在馬達支架和馬達支撐部之間的外殼上。
[00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Z型導線穿孔可以穩定電線,有效防止電線損壞,更加便于組裝電線。
[0021]優選的,風葉的外徑為50
?
70MM,重量為5
?
8g,大大提高了轉速,從而可以提升抽真空時的氣壓值。線路板元件電阻采用玻璃管結構,可以延長續航能力,大大提高馬達的不間斷工作時長。
[0022]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0023]1.馬達支架的四周通過設置三角狀和外側圓弧過渡的支架固定塊,能夠讓馬達支架的安裝更加的高效穩定,有效提高真空吸氣泵的生產組裝效率;
[0024]2.在馬達支架的四周設置支架固定塊與外殼內部的支架限位機構配合,并且通過安裝在電機上的支架限位機構進行固定,實現對馬達的全方面的支撐固定,有效減輕馬達的震動,使得馬達轉動更加平穩以及減少工作時的噪音。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一種真空吸氣泵爆炸結構中后殼內機構示意圖;
[0026]圖2是一種真空吸氣泵爆炸結構中前殼內機構示意圖。
[0027]附圖標記說明:1、外殼;11、前殼;111、螺絲固定桿;12、后殼;121、螺絲穿管;13、支架限位機構;131、限位槽;14、馬達支撐部;141、矩形板;1411、弧形槽;142、梯形加強板;15、加強板;2、馬達支架;21、支架固定塊;3、進氣口;4、風葉;5、Z型導線穿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結合附圖1
?
2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9]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一種真空吸氣泵。
[0030]參照圖1及圖2,一種真空吸氣泵,包括外殼1和安裝在外殼1內的馬達支架2,外殼1底部開設有進氣口3,外殼1包括可拆卸連接的前殼11和后殼12,其中前殼11和后殼12內部設有對稱的支架限位機構13;馬達支架2的四個頂角處設有支架固定塊21,且支架固定塊21鑲嵌在支架限位機構13內,外殼1內還設有馬達支撐部14,且馬達支撐部14設置在馬達支架2的頂部;馬達支架2底部設有風葉4。外殼1采用前殼11和后殼12的組裝的方式,配合固定和拆卸外殼1內的馬達支架2,外殼1內設有的支架限位機構13用于固定馬達支架2四個頂角處
的支架固定塊21。馬達能夠安裝在馬達支架2上,并驅動馬達支架2底部的風葉4進行轉動,馬達支架2頂部安裝有馬達支撐部14,增加用于固定馬達的支撐點,能夠有效的減輕馬達的震動,使馬達轉動更加平穩。
[0031]參照圖1及圖2,支架固定塊21整體采用三角狀結構,且支架固定塊21的外端以及支架固定塊21與馬達支架2的連接處均采用弧形過渡。支架固定塊21采用三角狀結構,能夠讓馬達支架2安裝的更加穩定,配合弧形過渡的設計,能夠方便進行組裝。
[0032]參照圖1及圖2,支架限位機構13采用矩形結構,其中支架限位機構13靠近馬達支架2的一側采用與馬達支架2適配的弧形面,并且在其表面開設有與支架固定塊21適配的限位槽131。支架限位機構13采用帶有限位槽131的矩形結構,能夠用于將支架固定塊21進行限位,并且支架限位機構13靠近馬達支架2的一側采用弧形面的設計,能夠與馬達支架2的位置配合安裝不易發生磨損。
[0033]參照圖1及圖2,限位槽131采用長方體的凹槽,其中限位槽131的深度大于支架固定塊21的伸入長度,限位槽131開口處與支架固定塊21靠近馬達支架2的一端適配。限位槽131內能夠容納支架固定塊2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真空吸氣泵,包括外殼(1)和安裝在外殼(1)內的馬達支架(2),外殼(1)底部開設有進氣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包括可拆卸連接的前殼(11)和后殼(12),其中前殼(11)和后殼(12)內部設有對稱的支架限位機構(13);所述馬達支架(2)的四個頂角處設有支架固定塊(21),且支架固定塊(21)鑲嵌在支架限位機構(13)內,所述外殼(1)內還設有馬達支撐部(14),且馬達支撐部(14)設置在馬達支架(2)的頂部;所述馬達支架(2)底部設有風葉(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真空吸氣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塊(21)整體采用三角狀結構,且支架固定塊(21)的外端以及支架固定塊(21)與馬達支架(2)的連接處均采用弧形過渡。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真空吸氣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限位機構(13)采用矩形結構,其中支架限位機構(13)靠近馬達支架(2)的一側采用與馬達支架(2)適配的弧形面,并且在其表面開設有與支架固定塊(21)適配的限位槽(13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真空吸氣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31)采用長方體的凹槽,其中限位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小寶,
申請(專利權)人:淮安航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