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36695716 閱讀: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7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包括:罐體,用于對各零部件的安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罐體、加熱機構、混合機構、清潔機構、排料口、排料閥、進料口、進料蓋、支腿、固定塊與螺絲的相互配合,實現了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通過旋轉電機帶動第一曲柄攪拌軸旋轉,通過與之相連接的連桿使得罐體內的物料進行翻轉,方便將底部的物料上翻,避免下方物料受熱不均導致混合加熱效果變差,翻轉到兩旁的物料通過第一曲柄攪拌軸、第二曲柄攪拌軸、第三曲柄攪拌軸與攪拌轉輪的相互配合,進行更為充分的攪拌,通過外層的加熱層對罐體進行加熱,使得加熱效果更為均勻,提高了混合加熱效率,保證了產品質量。保證了產品質量。保證了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混合加熱
    ,具體為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酵素”是一種粘度高、流動性差的液體食品。生產工藝比較復雜,程序比較繁瑣,一般不易于進行規模化、工廠化生產和加工。在酵素制備過程中需要用到混合加熱設備進行混合加熱處理,之后才可以進入下一個步驟。
    [0003]如公開號:CN211837430U,所公開的一種混合加熱裝置,包括攪拌罐和螺紋軸,所述攪拌罐的外側設置有加熱箱,所述加熱箱外側的一端設置有溫度控制器,其中,所述攪拌罐和加熱箱的相鄰位置處設置有轉軸座,所述進料管的外側兩端連接有轉動架,所述轉動架的一端設置有固定環,所述螺紋軸貫穿轉動架的一端和旋鈕進行連接,所述進料管靠近轉動架的位置處設置有限位桿。該便于控制加熱氣壓的液體混合加熱裝置,攪拌罐中的氣壓通過排氣閥底部的進氣口進入排氣閥中,氣體推動排氣帽在排氣閥中滑動上移,使得排氣帽的通道和排氣閥的出氣口進行對接,從而使得攪拌罐中的氣體通過排氣閥排出,進而方便對該液體混合裝置的氣壓進行控制。
    [0004]但是上述所公開的混合加熱裝置,不方便對混合加熱完成后的罐體進行有效的清洗,同時僅有一個攪拌軸對物料進行攪拌,容易導致罐內物料受熱不均,故此,需要提出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以解決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包括:/>[0007]罐體,用于對各零部件的安裝;
    [0008]加熱機構,用于對罐體內的部進行加熱,所述加熱機構設置于罐體的表面,所述罐體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與加熱機構通過螺絲相連接;
    [0009]混合機構,用于對罐體內的物料進行混合,所述混合機構設置于罐體的內部;
    [0010]清潔機構,用于對混合加熱完成之后罐體的清洗,所述清潔機構設置于罐體的內部;
    [0011]所述罐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表面安裝有排料閥,所述罐體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頂部設置有進料蓋,所述加熱機構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支腿,所述罐體的頂部開設有排氣管。
    [0012]優選的,所述加熱機構包括隔熱罐體,所述隔熱罐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加熱層,所述隔熱罐體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兩個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與罐體底部的凹槽相配合。
    [0013]優選的,所述混合機構包括四個曲柄搖桿機構,相對應的兩個曲柄搖桿機構之間
    通過若干連桿相連接,所述罐體的背面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一皮帶輪,所述第一皮帶輪正面的旋轉軸貫穿罐體且固定連接有第一曲柄攪拌軸,所述第一曲柄攪拌軸的下方設置有第二曲柄攪拌軸,所述第二曲柄攪拌軸背面的旋轉軸貫穿罐體且固定連接有第二皮帶輪,所述第一皮帶輪與第二皮帶輪通過連接件相連接,所述曲柄搖桿機構的下方設置有兩個攪拌轉輪,所述攪拌轉輪內部的旋轉軸貫穿罐體且固定連接有攪拌齒輪,兩個攪拌齒輪之間相嚙合,所述攪拌齒輪的背面且位于左側的一個固定連接有攪拌電機。
    [0014]優選的,所述曲柄搖桿機構包括連板支架,所述連板支架與連桿通過轉軸相連接,所述連板支架靠近罐體內壁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塊,所述連接塊通過轉軸與第三曲柄攪拌軸相連接,所述第三曲柄攪拌軸通過轉軸與罐體內壁相連接。
    [0015]優選的,所述清潔機構包括兩個進水管道,所述進水管道固定連接在罐體的內壁,兩個進水管道想靠近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若干噴淋頭。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術通過罐體、加熱機構、混合機構、清潔機構、排料口、排料閥、進料口、進料蓋、支腿、固定塊與螺絲的相互配合,實現了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通過旋轉電機帶動第一曲柄攪拌軸旋轉,通過與之相連接的連桿使得罐體內的物料進行翻轉,方便將底部的物料上翻,避免下方物料受熱不均導致混合加熱效果變差,翻轉到兩旁的物料通過第一曲柄攪拌軸、第二曲柄攪拌軸、第三曲柄攪拌軸與攪拌轉輪的相互配合,進行更為充分的攪拌,通過外層的加熱層對罐體進行加熱,使得加熱效果更為均勻,提高了混合加熱效率,保證了產品質量。
    [0018]2、本技術通過隔熱罐體、限位塊、固定塊與螺絲的相互配合,方便加熱機構與罐體之間的拆卸,方便對設備進行維護與更換,通過設置清潔機構,方便對罐體內進行清理,避免了再需人工對罐體內進行清潔,減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設置進料蓋,防止外部灰塵落入罐體內,污染罐體內的物料,通過設置支腿,對整個設備進行支撐,保證整個設備的穩定性,通過設置排氣管,避免罐體內因加熱導致壓力過大,從而發生爆炸,保證了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技術主視圖的結構剖面圖;
    [0020]圖2為本技術后視圖的結構剖面圖;
    [0021]圖3為本技術俯視圖的結構剖面圖;
    [0022]圖4為本技術仰視圖的結構剖面圖。
    [0023]圖中:1罐體、2加熱機構、201隔熱罐體、202加熱層、203限位塊、3混合機構、301曲柄搖桿機構、3011連板支架、3012連接塊、3013第三曲柄攪拌軸、302連桿、303旋轉電機、304第一皮帶輪、305第一曲柄攪拌軸、306第二曲柄攪拌軸、307第二皮帶輪、308攪拌轉輪、309攪拌齒輪、310攪拌電機、4清潔機構、401進水管道、402噴淋頭、5排料口、6排料閥、7進料口、8進料蓋、9支腿、10固定塊、11螺絲、12排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5]請參閱圖1
    ?
    4,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包括:
    [0026]罐體1,用于對各零部件的安裝。
    [0027]加熱機構2,用于對罐體1內的部進行加熱,加熱機構2設置于罐體1的表面,加熱機構2包括隔熱罐體201,隔熱罐體201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加熱層202,隔熱罐體201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兩個限位塊203,限位塊203與罐體1底部的凹槽相配合,罐體1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0,固定塊10與加熱機構2通過螺絲11相連接,通過隔熱罐體201、限位塊203、固定塊10與螺絲11的相互配合,方便加熱機構2與罐體1之間的拆卸,方便對設備進行維護與更換。
    [0028]混合機構3,用于對罐體1內的物料進行混合,混合機構3設置于罐體1的內部,混合機構3包括四個曲柄搖桿機構301,曲柄搖桿機構301包括連板支架3011,連板支架3011與連桿302通過轉軸相連接,連板支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體(1),用于對各零部件的安裝;加熱機構(2),用于對罐體(1)內的部進行加熱,所述加熱機構(2)設置于罐體(1)的表面,所述罐體(1)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0),所述固定塊(10)與加熱機構(2)通過螺絲(11)相連接;混合機構(3),用于對罐體(1)內的物料進行混合,所述混合機構(3)設置于罐體(1)的內部;清潔機構(4),用于對混合加熱完成之后罐體(1)的清洗,所述清潔機構(4)設置于罐體(1)的內部;所述罐體(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排料口(5),所述排料口(5)的表面安裝有排料閥(6),所述罐體(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進料口(7),所述進料口(7)的頂部設置有進料蓋(8),所述加熱機構(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支腿(9),所述罐體(1)的頂部開設有排氣管(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機構(2)包括隔熱罐體(201),所述隔熱罐體(201)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加熱層(202),所述隔熱罐體(201)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兩個限位塊(203),所述限位塊(203)與罐體(1)底部的凹槽相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酵素制備混合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機構(3)包括四個曲柄搖桿機構(301),相對應的兩個曲柄搖桿機構(301)之間通過若干連桿(302)相連接,所述罐體(1)的背面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303),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黃金王在林藍新榮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省清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道综合在线无码人妻|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免费a级毛片无码a∨蜜芽试看|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一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亚洲youwu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