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害蟲誘捕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害蟲誘捕裝置。
技術介紹
[0002]農作物病蟲害是我國的主要農業災害之一,它具有種類多、影響大、并時常暴發成災的特點,其發生范圍和嚴重程度對我國國民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常造成重大損失。目前對于農作物害蟲的捕殺主要以誘殺為主,其中有熒光燈誘殺、性誘劑誘殺,熒光燈誘殺最流行的方法是配合高壓電網來使用,誘殺效果好,但存在不可拆卸、難以清洗的缺點,高壓電網長時間工作中,電網上裹有蟲體,難以處理,同時高壓電網殺蟲在下雨天不可工作,或者有極大的安全隱患,高壓電網傷人的事故也時有發生,而且高壓電網難以捕獲體積小的蟲子。性誘劑誘殺的方法也常用,能針對性的誘殺害蟲,但存在效率不高的缺點,大多數性誘劑誘殺裝置結構簡單,害蟲被吸引來后有一部分違背捕獲。也有配合風吸式捕蟲的方式,而目前大多數風吸式捕蟲器大多存在風扇被蟲體卡住的問題。
[0003]公開號為CN209234741U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可調升降的風吸式捕蟲器或殺蟲燈,該專利在包括誘蟲燈,在誘蟲燈的下方設置吸蟲裝置,吸蟲裝置的下端部設置風扇,吸蟲裝置下方設有集蟲盒。該專利使用時蟲體直接通過風扇進入集蟲盒,存在風扇被蟲體卡住的問題。
[0004]公開號為CN215936026U的專利公開了一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誘殺裝置,該專利為典型的吸蟲燈配合高壓電網誘殺的方式,存在高壓電網難以清洗、下雨天使用危險大、誤觸操作傷人、難以捕獲體積小的蟲子等缺點。 />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害蟲誘捕裝置,通過滾筒的轉動將害蟲送到吸風口,提高捕蟲效率,將風扇裝在集蟲箱側面,防止風扇卡住,通過性誘條和誘蟲燈既能針對性捕蟲,也能多類型捕蟲,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6]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害蟲誘捕裝置,包括地腳板,地腳板上焊接有固定撐,固定撐內套接有升降撐,固定撐、升降撐上設有若干通孔,固定撐、升降撐通過通孔、螺栓副栓接,升降撐頂端焊接有支撐板,支撐板上安裝有滾筒,滾筒上方安裝有擋雨板,滾筒的外壁上粘貼有性誘條,滾筒的一側有吸風罩固定安裝在支撐板上,擋雨板在吸風罩的前方安裝有誘蟲燈,吸風罩下端設有落蟲管,落蟲管外壁上焊接有集蟲箱,落蟲管穿過集蟲箱后套接有集蟲網袋,集蟲箱后側焊接有出風管,出風管位于集蟲箱內的一端卡接有格板,出風管內卡接有風扇。
[0007]進一步的,吸風罩一側為敞口狀,吸風罩敞口側的一條側邊靠在滾筒上,吸風罩敞口側設有若干斗狀吸風口,誘蟲燈位于吸風罩敞口處的擋雨板上。
[0008]進一步的,滾筒為內置電機式滾筒,滾筒外壁上設有凹面,性誘條粘貼在風凹面
上,滾筒緩慢旋轉用以將被性誘條吸引的害蟲帶動至吸風罩處。
[0009]進一步的,擋雨板上方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與滾筒、風扇、誘蟲燈電性連接用于為滾筒、風扇、誘蟲燈供電。
[0010]進一步的,集蟲箱上設有鉸接的箱門,箱門上設有箱鎖,集蟲箱與箱門接觸的一側粘貼有軟性密封條用于減少漏氣。
[0011]進一步的,出風管內壁設有階梯型臺面,用于卡接風扇和格板,格板上設有穿線孔。
[0012]進一步的,地腳板上設有固定孔用以穿接螺栓將地腳板固定在地面上。
[0013]進一步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害蟲誘捕裝置使用時,集蟲箱的箱門通過箱鎖鎖緊,風扇工作時使集蟲箱、落蟲管、吸風罩內形成負壓,滾筒上粘貼的性誘條吸引害蟲抓附在滾筒表面,滾筒緩慢旋轉將害蟲帶動到吸風口附近并被吸入到集蟲網袋中。
[0014]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通過滾筒的轉動將害蟲送到吸風口,主動吸入害蟲,提高了捕蟲效率。
[0016]2.將風扇裝在集蟲箱側面,蟲體不直接接觸風扇,防止風扇卡住。
[0017]3.通過性誘條和誘蟲燈既能針對性捕蟲,也能多類型捕蟲,功能更多。
[0018]4.將傳統的底部吸風改為側面吸風,適應害蟲向上飛的特性,能夠將不同高度的害蟲吸入集蟲網袋中,進一步提高捕蟲效率。
[0019]5.通過固定撐套接升降撐,配合通孔、螺栓副,使得本裝置高度可調,滿足不同類型高度的使用需求。
[0020]6.性誘條可方便更換,能轉換捕蟲類型。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專利技術正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本專利技術背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3是本專利技術未裝配太陽能電池板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本專利技術集蟲箱結構拆解示意圖。
[0025]圖5是本專利技術吸風罩結構拆解示意圖。
[0026]其中:1.地腳板;2.固定撐;3.升降撐;4.通孔;5.螺栓副;6.支撐板;7.滾筒;8.擋雨板;9.吸風罩;10.誘蟲燈;11.落蟲管;12.集蟲箱;13.集蟲網袋;14.出風管;15.格板;16.風扇;17.吸風口;18.凹面;19.太陽能電池板;20.箱門;21.箱鎖;22.密封條;23.階梯型臺面;24.穿線孔;25.性誘條;26.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8]實施例1:在蔬菜大棚等室內使用本裝置時,可以不配備太陽能電池板19,使用現場電源接通本裝置。
[0029]如3
?
5圖所示,一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害蟲誘捕裝置,地腳板1上焊接有固定撐2,固定撐2內套接有升降撐3,固定撐2、升降撐3上設有若干通孔4,固定撐2、升降撐3通過通孔4、螺栓副5栓接,升降撐3頂端焊接有支撐板6,支撐板6上安裝有滾筒7,滾筒7為內置電機
式滾筒,滾筒7外壁上設有凹面18,性誘條25粘貼在凹面18上,滾筒7緩慢旋轉用以將被性誘條25吸引的害蟲帶動至吸風罩9處。滾筒7上方安裝有擋雨板8,滾筒7的一側有吸風罩9固定安裝在支撐板6上,吸風罩9一側為敞口狀,吸風罩9敞口側的一條側邊靠在滾筒7上,吸風罩9敞口側設有若干斗狀吸風口17,誘蟲燈10安裝在吸風口17外側的擋雨板8上。吸風罩9下端設有落蟲管11,落蟲管11外壁上焊接有集蟲箱12,集蟲箱12上設有鉸接的箱門20,箱門20上設有箱鎖21,集蟲箱12與箱門20接觸的一側粘貼有軟性密封條22用于減少漏氣。落蟲管11穿過集蟲箱12后套接有集蟲網袋13,集蟲箱12后側焊接有出風管14,出風管14內壁設有階梯型臺面23,出風管14通過階梯型臺面23卡接風扇16和格板15,格板15上設有穿線孔24。地腳板1上設有固定孔26。使用前使用螺栓等固定工具將本裝置固定在地面上,并通過將固定撐2、升降撐3、通孔4,固定撐2、螺栓副5調至合適的高度。
[0030]本裝置在捕捉特定農業病蟲害時,選擇對應的性誘條25粘貼在滾筒7上。使用時,集蟲箱12的箱門20通過箱鎖21鎖緊,風扇16工作時使集蟲箱12、落蟲管11、吸風罩9內形成負壓,滾筒7上粘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害蟲誘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腳板,所述地腳板上焊接有固定撐,固定撐內套接有升降撐,固定撐、升降撐上設有若干通孔,固定撐、升降撐通過通孔、螺栓副栓接,升降撐頂端焊接有支撐板,支撐板上安裝有滾筒,滾筒上方安裝有擋雨板,滾筒的外壁上粘貼有性誘條,滾筒的一側有吸風罩固定安裝在支撐板上,擋雨板在吸風罩的前方安裝有誘蟲燈,吸風罩下端設有落蟲管,落蟲管外壁上焊接有集蟲箱,落蟲管穿過集蟲箱后套接有集蟲網袋,集蟲箱后側焊接有出風管,出風管位于集蟲箱內的一端卡接有格板,出風管內卡接有風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害蟲誘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風罩一側為敞口狀,吸風罩敞口側的一條側邊靠在滾筒上,吸風罩敞口側設有若干斗狀吸風口,誘蟲燈位于吸風罩敞口處的擋雨板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害蟲誘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為內置電機式滾筒,滾筒外壁上設有凹面,性誘條粘貼在凹面上,滾筒緩慢旋轉用以將被性誘條吸引的害蟲帶動至吸風罩處。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冬梅,沈彥輝,周楷軒,張金帥,劉艷,周蕾,程軍,陳紅軍,劉天寶,冷鵬,
申請(專利權)人:臨沂市農業科學院山東奧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