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施工架,涉及施工架技術領域,包括立桿,所述立桿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底腳,所述立桿的側面固定安裝有固定桿,所述立桿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數(shù)量為兩組,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了滑動板、齒槽、擋板、轉動桿、齒輪,能夠通過抓住把手機進行轉動,從而使轉動桿帶動齒輪進行轉動,同時齒輪在齒槽內(nèi)轉動將滑動板從支撐板內(nèi)部滑出,通過設置了擋板可以在滑動板移動到合適的位置時固定住,不會出現(xiàn)滑落的情況,實現(xiàn)了施工架與墻壁完全接觸,工人在施工時不會因為施工架與墻壁之間的距離而導致工具的掉落,同時也不會發(fā)生踩空摔落的情況,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施工時的安全性。提高了施工時的安全性。提高了施工時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施工架
[0001]本技術涉及施工架
,尤其涉及一種施工架。
技術介紹
[0002]目前施工架是便于員工進行施工而搭建的,使得施工更加方便安全,傳統(tǒng)的施工架是在室外使用的較多,而在室外對于較高的位置進行施工時,因為墻體的底部通常都會設置有踢腳線,在實際使用中,就無法將施工架完全貼緊墻壁,從而導致施工架與墻面存在有一定的距離,當工人施工時容易不小心將一些零件踢落,從而需要爬下去將零件撿起來,從而影響工作效率,同時也可能會發(fā)生工人踩空摔落的情況,從而導致人們受傷,使工作的危險程度提高,需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施工架。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施工架,包括立桿,所述立桿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底腳,所述立桿的側面固定安裝有固定桿,所述立桿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數(shù)量為兩組,其中一組所述連接桿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橫桿,另一組所述連接桿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側面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內(nèi)部滑動連接有滑動板,所述滑動板的側面開設有齒槽,所述滑動板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擋板,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轉動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齒輪。
[0005]為了在施工時的穩(wěn)定性提高,本技術的改進有,所述連接桿與立桿之間通過螺母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與橫桿和支撐桿之間通過螺母固定連接。
[0006]為了方便將支撐板固定在支撐桿上,本技術的改進有,所述支撐板與支撐桿之間通過卡扣固定連接,所述滑動板的上表面開設有放置槽。
[0007]為了使齒輪轉動可以帶動滑動板進行移動,本技術的改進有,所述齒槽與齒輪之間相嚙合,所述擋板設置在滑動板靠近齒輪的位置。
[0008]為了方便旋轉轉動桿,從而使齒輪進行轉動,本技術的改進有,所述轉動桿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把手,所述滑動板的材質(zhì)為鋁合金。
[0009]為了防止高處的物品掉落,導致施工人員受傷,本技術的改進有,所述立桿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延伸桿,所述延伸桿的內(nèi)部滑動連接有滑動桿,所述延伸桿的側面轉動連接有螺栓,所述滑動桿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的內(nèi)側固定安裝有緩沖繩,所述緩沖繩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遮擋布。
[0010]為了使物品掉落在遮擋布上不會損壞施工架,本技術的改進有,所述緩沖繩外表面的材質(zhì)為尼龍紗,所述緩沖繩內(nèi)部的材質(zhì)為乳膠絲,所述遮擋布的材質(zhì)為PP彈力布。
[0011]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0012]1、本技術,通過設置了滑動板、齒槽、擋板、轉動桿、齒輪,能夠通過抓住把手機進行轉動,從而使轉動桿帶動齒輪進行轉動,同時齒輪在齒槽內(nèi)轉動將滑動板從支撐板
內(nèi)部滑出,通過設置了擋板可以在滑動板移動到合適的位置時固定住,不會出現(xiàn)滑落的情況,實現(xiàn)了施工架與墻壁完全接觸,工人在施工時不會因為施工架與墻壁之間的距離而導致工具的掉落,同時也不會發(fā)生踩空摔落的情況,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施工時的安全性。
[0013]2、本技術,通過設置了延伸桿、滑動桿、螺栓、支撐架、緩沖繩、遮擋布,能夠通過將轉動螺栓,再將滑動桿向上拖起來,之后在轉緊螺栓將滑動桿固定住,因為滑動桿的頂部設置了支撐架,從而將緩沖繩以及遮擋布進行固定,實現(xiàn)了當一些雜物從高處掉落時,不會直接砸到施工人員,經(jīng)過緩沖繩以及遮擋布將雜物擋住,同時也起到了在室外施工時遮陽的作用。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技術提出一種施工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技術提出一種施工架的滑動板爆炸示意圖;
[0016]圖3為本技術提出一種施工架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技術提出一種施工架的圖2中A處放大示意圖;
[0018]圖5為本技術提出一種施工架的圖3中B處放大示意圖。
[0019]圖例說明:
[0020]1、立桿;2、底腳;3、固定桿;4、連接桿;5、橫桿;6、支撐桿;7、支撐板;8、滑動板;9、齒槽;10、擋板;11、轉動桿;12、齒輪;13、延伸桿;14、滑動桿;15、螺栓;16、支撐架;17、緩沖繩;18、遮擋布。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22]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技術并不限于下面公開說明書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23]實施例一
[0024]請參閱圖1
?
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施工架,包括立桿1,立桿1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底腳2,可以將立桿1支撐在地面上,立桿1的側面固定安裝有固定桿3,防止在施工時發(fā)生晃動,提高整體的穩(wěn)定性,立桿1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連接桿4,可以使橫桿5與支撐桿6固定住,連接桿4的數(shù)量為兩組,其中一組連接桿4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橫桿5,提高立桿1之間的穩(wěn)定性,避免工人施工時發(fā)生晃動,另一組連接桿4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支撐桿6,可以將支撐板7固定在支撐桿6的位置,支撐桿6的側面設置有支撐板7,可以使工人站在上面進行施工,支撐板7的內(nèi)部滑動連接有滑動板8,可以起到施工架與墻壁接觸,滑動板8的側面開設有齒槽9,可以使齒輪12帶動滑動板8進行移動,滑動板8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擋板10,防止滑動板8滑落,支撐板7的上表面轉動連接有轉動桿11,轉動桿11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齒輪12,通過旋轉轉動桿11可以將齒輪12進行轉動,連接桿4與立桿1之間通過螺母固定
連接,連接桿4與橫桿5和支撐桿6之間通過螺母固定連接,可以在施工時施工架的穩(wěn)定性提高,避免發(fā)生搖晃,支撐板7與支撐桿6之間通過卡扣固定連接,方便將支撐板7固定在支撐桿6的位置,滑動板8的上表面開設有放置槽,可以將一些工具和零件放置在內(nèi)部,齒槽9與齒輪12之間相嚙合,擋板10設置在滑動板8靠近齒輪12的位置,擋板10滑動到齒輪12的位置時可以固定住,轉動桿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把手,方便將轉動桿11進行旋轉,滑動板8的材質(zhì)為鋁合金,提高了滑動板8的堅硬程度,同時重量較輕。
[0025]實施例二
[0026]請參閱圖1
?
4,立桿1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延伸桿13,可以使滑動桿14在內(nèi)部滑動,延伸桿13的內(nèi)部滑動連接有滑動桿14,可以將支撐架16的位置進行改變,延伸桿13的側面轉動連接有螺栓15,可以調(diào)節(jié)滑動桿14的位置,滑動桿14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支撐架16,可以將緩沖繩17進行固定,支撐架16的內(nèi)側固定安裝有緩沖繩17,可以連接遮擋布18,緩沖繩17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遮擋布18,緩沖繩17外表面的材質(zhì)為尼龍紗,所述緩沖繩17內(nèi)部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施工架,包括立桿(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桿(1)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底腳(2),所述立桿(1)的側面固定安裝有固定桿(3),所述立桿(1)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連接桿(4),所述連接桿(4)的數(shù)量為兩組,其中一組所述連接桿(4)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橫桿(5),另一組所述連接桿(4)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支撐桿(6),所述支撐桿(6)的側面設置有支撐板(7),所述支撐板(7)的內(nèi)部滑動連接有滑動板(8),所述滑動板(8)的側面開設有齒槽(9),所述滑動板(8)的側面固定安裝有擋板(10),所述支撐板(7)的上表面轉動連接有轉動桿(11),所述轉動桿(11)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齒輪(12)。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4)與立桿(1)之間通過螺母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4)與橫桿(5)和支撐桿(6)之間通過螺母固定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7)與支撐桿(6)之間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余文亮,武變弟,
申請(專利權)人:寧夏昱博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