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遮陽簾光伏組件,屬于光伏組件制造領域,包括疊瓦組件,玻璃結構包括馬達和與馬達輸出端連接的皮帶輪,皮帶輪的外側纏繞有皮帶,皮帶輪的一側安裝有轉軸,轉軸的外側設置有套環體,套環體的一側粘連有電致發光玻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產品產品在透光率調節方面,通過設計組件電池片數量,在組件設計初期,確定組件透光率,不便進行調節,較難在組件使用過程中實現實時的透光率可調性的問題,通過設置的馬達、皮帶輪、銜接輪、皮帶、轉軸和電致發光玻璃,電致發光玻璃轉動可以改變透光率,采用電致發光玻璃,實現組件背面的圖形變換,電致發光膠膜材料為有機材料,引入電致發光材料實現玻璃的顏色可調。電致發光材料實現玻璃的顏色可調。電致發光材料實現玻璃的顏色可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遮陽簾光伏組件
[0001]本技術涉及光伏組件制造,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遮陽簾光伏組件。
技術介紹
[0002]BIPV將建筑與光伏深度結合,相較傳統BAPV具有全方位優勢,可形成多樣化產品形態,全面覆蓋客戶需求,有望助力分布式光伏蓬勃發展。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是將光伏發電產品融合到建筑材料和建筑構件上的應用技術,該技術是在建筑外圍護結構的表面集成光伏組件,一方面,可通過光伏發電為建筑提供電力能源;另一方面,作為建筑結構的功能部分,可取代部分傳統的建筑結構,比如屋頂板、幕墻、窗戶、遮陽棚等。
[0003]現有技術產品在透光率調節方面,通過設計組件電池片數量,在組件設計初期,確定組件透光率,不便進行調節,較難在組件使用過程中實現實時的透光率可調性。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產品產品在透光率調節方面,通過設計組件電池片數量,在組件設計初期,確定組件透光率,不便進行調節,較難在組件使用過程中實現實時的透光率可調性,提供了一種遮陽簾光伏組件,以解決以上不足,方便使用。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0006]本技術的一種遮陽簾光伏組件,包括疊瓦組件,所述疊瓦組件包括框體和設置在框體內側的玻璃結構,框體的一側還設置有無線遙控器;
[0007]所述玻璃結構包括馬達和與馬達輸出端連接的皮帶輪,皮帶輪的外側纏繞有皮帶,皮帶輪的一側安裝有轉軸,轉軸的外側設置有套環體,套環體的一側粘連有電致發光玻璃。
[0008]優選的,所述電致發光玻璃的一側電性連接有引出線纜,引出線纜與無線遙控器電性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框體包括支架和設置在框體內側的內置槽,內置槽的內壁上開設有延展槽。
[0010]優選的,所述內置槽的內部活動連接有銜接輪,皮帶輪和銜接輪之間通過皮帶進行纏繞連接。
[0011]優選的,所述銜接輪遠離內置槽的內壁的一端同樣與轉軸連接。
[0012]優選的,所述延展槽的內側設置有吸音結構,且馬達處于延展槽的內部。
[0013]優選的,所述吸音結構包括設置在延展槽內側的吸音板和設置在吸音板內側的隔音板。
[0014]優選的,所述支架設置有兩組,且內置槽呈弧形狀結構。
[0015]采用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術的一種遮陽簾光伏組件,通過設置的馬達、皮帶輪、銜接輪、皮帶、
轉軸、電致發光玻璃和無線遙控器,皮帶輪和銜接輪之間通過皮帶進行纏繞連接,皮帶輪與馬達的輸出端連接,此時開啟馬達工作,促使皮帶輪帶動轉軸進行轉動,并配合多組銜接輪和皮帶的配合,能夠使多組轉軸進行轉動,而電致發光玻璃通過套環體安裝在轉軸的一側,從而能夠使轉軸帶動電致發光玻璃進行轉動,從而可以改變透光率,采用電致發光玻璃,實現組件背面的圖形變換,電致發光膠膜材料為有機材料,厚度范圍為0.4
?
1mm,引入電致發光材料實現玻璃的顏色可調,同時本裝置還接有無線遙控器,并利用引出線纜與電致發光玻璃連接,利用設置的無線遙控器可以實現遙控控制玻璃電致發光;
[0018](2)本技術的一種遮陽簾光伏組件,通過設置的框體、內置槽、延展槽、吸音板和隔音板,在內置槽的內壁延伸開設有延展槽,用于安裝馬達,充分利用框體的空間,同時在延展槽的內部依次設置有吸音板和隔音板,可以對馬達產生的聲音進行吸收,降低了馬達轉動時的噪音。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圖;
[0020]圖2為本技術的馬達工作后狀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技術的框體背側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技術的玻璃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技術的圖4中A處放大示意圖。
[0024]圖中:1、疊瓦組件;11、框體;111、支架;112、內置槽;113、延展槽;114、吸音結構;1141、吸音板;1142、隔音板;12、玻璃結構;121、馬達;122、皮帶輪;123、皮帶;124、轉軸;125、套環體;126、電致發光玻璃;127、引出線纜;128、銜接輪;13、無線遙控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6]為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內容,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描述。
[0027]結合圖1,本技術的一種遮陽簾光伏組件,包括疊瓦組件1,疊瓦組件1包括框體11和設置在框體11內側的玻璃結構12,框體11的一側還設置有無線遙控器13。
[002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
[0029]實施例一:
[0030]結合圖2
?
5,玻璃結構12包括馬達121和與馬達121輸出端連接的皮帶輪122,皮帶輪122的外側纏繞有皮帶123,皮帶輪122的一側安裝有轉軸124,轉軸124的外側設置有套環體125,套環體125的一側粘連有電致發光玻璃126,電致發光玻璃126的一側電性連接有引出線纜127,引出線纜127與無線遙控器13電性連接,采用電致發光玻璃126,實現組件背面的圖形變換,電致發光膠膜材料為有機材料,厚度范圍為0.4
?
1mm,框體11包括支架111和設置在框體11內側的內置槽112,內置槽112的內壁上開設有延展槽113,內置槽112的內部活動連接有銜接輪128,皮帶輪122和銜接輪128之間通過皮帶123進行纏繞連接,銜接輪128遠
離內置槽112的內壁的一端同樣與轉軸124連接,支架111設置有兩組,且內置槽112呈弧形狀結構。
[0031]本實施例中,皮帶輪122和銜接輪128之間通過皮帶123進行纏繞連接,皮帶輪122與馬達121的輸出端連接,此時開啟馬達121工作,促使皮帶輪122帶動轉軸124進行轉動,并配合多組銜接輪128和皮帶123的配合,能夠使多組轉軸124進行轉動,而電致發光玻璃126通過套環體125安裝在轉軸124的一側,從而能夠使轉軸124帶動電致發光玻璃126進行轉動,從而可以改變透光率,采用電致發光玻璃126,實現組件背面的圖形變換,電致發光膠膜材料為有機材料,厚度范圍為0.4
?
1mm,引入電致發光材料實現玻璃的顏色可調,同時本裝置還接有無線遙控器13,并利用引出線纜127與電致發光玻璃126連接,利用設置的無線遙控器13可以實現遙控控制玻璃電致發光。
[0032]實施例二:
[0033]結合圖5,延展槽113的內側設置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遮陽簾光伏組件,包括疊瓦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疊瓦組件(1)包括框體(11)和設置在框體(11)內側的玻璃結構(12),框體(11)的一側還設置有無線遙控器(13);所述玻璃結構(12)包括馬達(121)和與馬達(121)輸出端連接的皮帶輪(122),皮帶輪(122)的外側纏繞有皮帶(123),皮帶輪(122)的一側安裝有轉軸(124),轉軸(124)的外側設置有套環體(125),套環體(125)的一側粘連有電致發光玻璃(12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遮陽簾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致發光玻璃(126)的一側電性連接有引出線纜(127),引出線纜(127)與無線遙控器(13)電性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遮陽簾光伏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體(11)包括支架(111)和設置在框體(11)內側的內置槽(112),內置槽(112)的內壁上開設有延展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凌峰,陶浩亮,蔣孝山,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