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發酵罐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了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包括發酵罐,發酵罐上具有進料門和排料管,還包括攪拌裝置,攪拌裝置包括電機,電機固定在發酵罐的頂端,連桿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籠架固定在連桿上,籠架滑動設置在發酵罐的內壁,攪拌葉的兩端固定在籠架上;取樣裝置包括分隔筒,分隔筒豎直設置在發酵罐內,連接筒連通分隔筒并且伸出至發酵罐的外部,存料筒固定在連接筒內,存料筒靠近發酵罐內部的一端具有入料口,存料筒靠近發酵罐外部的一端與取樣嘴連通,過取樣裝置的分隔筒和存料筒配合,將發酵罐內的物料提取并保存,避免取樣時罐內與罐外直接連通,防止在取樣過程中雜菌污染罐內發酵環境。防止在取樣過程中雜菌污染罐內發酵環境。防止在取樣過程中雜菌污染罐內發酵環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發酵罐
,尤其涉及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發酵罐是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生長、繁殖和形成產品的外部環境裝置,它取代了傳統的發酵容器,并且在連續規模生產、提高產量和產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發酵過程中,還需要對發酵罐內的物料進行取樣觀察,以便更好的控制發酵過程,但是在取樣過程中需要打開發酵罐的取樣口,這樣很容易導致外部雜菌進入發酵罐內,對發酵環境造成污染。
[0003]專利文獻公告號為CN216129577U的一種便于取樣的發酵罐,包括攪拌葉片和減阻孔,攪拌葉片的上端均設有減阻孔,同一組的攪拌葉片均呈環形等距分布。此專利通過設置三組攪拌葉片,可以有效的增加攪拌的面積,提高攪拌的效率,使得物料能夠進行混合,有利于酵母菌快速繁殖進行發酵,該攪拌葉片表面的減阻孔可以減小攪拌葉片與物料接觸面積,相應的減小攪拌阻力,節省驅動電機的傳動能量,能夠起到節能的效果,并且該裝置在放料口的外側安裝有調節閥,工作人員能夠在放料時調節放料的速度,便于發酵過程中進行取樣觀察。然而,該專利依然存在一些不足:1.放料口直接連通發酵罐,在取樣時容易導致雜菌進入發酵罐。2.無法對發酵罐內不同深度的物料進行取樣。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對發酵罐內不同深度物料進行取樣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0005]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包括發酵罐,所述發酵罐上具有進料門和排料管,還包括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電機、連桿、籠架和攪拌葉,所述電機固定在所述發酵罐的頂端,所述連桿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籠架固定在所述連桿上,所述籠架滑動設置在發酵罐的內壁,所述攪拌葉的兩端固定在所述籠架上;取樣裝置,所述取樣裝置包括分隔筒、連接筒、存料筒和取樣嘴,所述分隔筒豎直設置在所述發酵罐內,所述連接筒連通所述分隔筒并且伸出至所述發酵罐的外部,所述存料筒固定在所述連接筒內,所述存料筒靠近發酵罐內部的一端具有入料口,所述存料筒靠近發酵罐外部的一端與所述取樣嘴連通。
[0006]作為優選,所述分隔筒上還固定有轉運裝置,所述轉運裝置包括轉運筒、螺桿、蝸輪蝸桿機構、取料手柄和刻度盤,所述轉運筒滑動安裝在所述分隔筒內,所述轉運筒上具有導向槽,所述分隔筒內具有與所述導向槽配合的導向條,所述轉運筒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能夠與所述入料口卡合,所述轉運筒的上部側壁開設有取料孔,所述分隔筒的側壁開設有用于和所述取料孔配合的取料窗,所述螺桿貫穿所述轉運筒并且與所述轉運筒螺紋連接,所述蝸輪蝸桿機構安裝在所述分隔筒的底部并且位于所述發酵罐的外部,所述螺桿與所述蝸輪蝸桿機構的渦輪同軸固定,所述取料手柄與所述蝸輪蝸桿機構的蝸桿同軸
固定,所述刻度盤安裝在所述取料手柄上。
[0007]作為優選,所述出料口處固定有翻板門,所述翻板門能夠向轉運筒的內部打開,所述入料口處固定有頂頭,所述頂頭能夠推動所述翻板門打開。
[0008]作為優選,所述轉運筒內豎直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將轉運筒分隔形成四個轉運腔,每個所述轉運腔均開設有一個取料孔,所述分隔筒上對應所述取料孔開設有四個取料窗,每個所述轉運腔的底部開設有一個取料孔,四個所述取料窗沿分隔筒的側壁由下至上呈螺旋上升分布。
[0009]作為優選,所述存料筒內對應四個轉運腔設置有四個存料腔,每個所述存料腔上開設有一個入料口,四個所述入料口分別與四個出料口卡合。
[0010]作為優選,還包括循環裝置,所述循環裝置包括固定環、固定架、中心筒和螺旋輸送桿,所述固定環固定在所述發酵罐的內壁并且與所述籠架的底部滑動連接,所述中心筒的底部通過固定架安裝在所述固定環上,所述螺旋輸送桿安裝在所述中心筒內,所述螺旋輸送桿的上端與所述電機的輸出中同軸連接,所述螺旋輸送桿的螺旋方向與所述攪拌葉的螺旋方向相反。
[0011]作為優選,所述進料門上還安裝有泄壓管,所述泄壓管位于發酵罐外部的一端安裝有排氣閥和減壓閥。
[0012]作為優選,所述泄壓管伸入所述發酵罐內的一端安裝有防堵網罩。
[0013]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設置有取樣裝置,通過取樣裝置的分隔筒和存料筒配合,將發酵罐內的物料提取并保存,避免取樣時罐內與罐外直接連通,防止在取樣過程中雜菌污染罐內發酵環境。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
[0015]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的最優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的攪拌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的循環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的分隔筒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的轉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6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的存料筒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7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的轉運筒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1、發酵罐;2、進料門;3、排料管;4、攪拌裝置;5、電機;6、連桿;7、籠架;8、攪拌葉;9、取樣裝置;10、分隔筒;11、連接筒;12、存料筒;13、取樣嘴;14、入料口;15、轉運裝置;16、轉運筒;17、螺桿;
[0023]18、蝸輪蝸桿機構;19、取料手柄;20、刻度盤;21、導向槽;22、出料口;
[0024]23、取料孔;24、取料窗;25、翻板門;26、頂頭;27、隔板;28、循環裝置;29、固定環;
30、固定架;31、中心筒;32、螺旋輸送桿;33、泄壓管;34、排氣閥;35、減壓閥;36、防堵網罩。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26]如圖1至圖7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的實施例,包括發酵罐1,發酵罐1上具有進料門2和排料管3,進料門2上還安裝有泄壓管33,泄壓管33位于發酵罐(1)外部的一端安裝有排氣閥34和減壓閥35,通過泄壓管33將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排出,避免發酵罐1內壓力過大,同時也可以通過排氣閥34對發酵罐1內的氣體進行收取,泄壓管33伸入發酵罐1內的一端安裝有防堵網罩36,避免發酵罐1內的渣滓隨氣體排出導致泄壓管33堵塞。
[0027]還包括攪拌裝置4,攪拌裝置4包括電機5、連桿6、籠架7和攪拌葉8,電機5固定在發酵罐1的頂端,連桿6與電機5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包括發酵罐(1),所述發酵罐(1)上具有進料門(2)和排料管(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攪拌裝置(4),所述攪拌裝置(4)包括電機(5)、連桿(6)、籠架(7)和攪拌葉(8),所述電機(5)固定在所述發酵罐(1)的頂端,所述連桿(6)與電機(5)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籠架(7)固定在所述連桿(6)上,所述籠架(7)滑動設置在發酵罐(1)的內壁,所述攪拌葉(8)的兩端固定在所述籠架(7)上;取樣裝置(9),所述取樣裝置(9)包括分隔筒(10)、連接筒(11)、存料筒(12)和取樣嘴(13),所述分隔筒(10)豎直設置在所述發酵罐(1)內,所述連接筒(11)連通所述分隔筒(10)并且伸出至所述發酵罐(1)的外部,所述存料筒(12)固定在所述連接筒(11)內,所述存料筒(12)靠近發酵罐(1)內部的一端具有入料口(14),所述存料筒(12)靠近發酵罐(1)外部的一端與所述取樣嘴(13)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濃縮乳酸發酵原液生產用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筒(10)上還固定有轉運裝置(15),所述轉運裝置(15)包括轉運筒(16)、螺桿(17)、蝸輪蝸桿機構(18)、取料手柄(19)和刻度盤(20),所述轉運筒(16)滑動安裝在所述分隔筒(10)內,所述轉運筒(16)上具有導向槽(21),所述分隔筒(10)內具有與所述導向槽(21)配合的導向條,所述轉運筒(16)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22),所述出料口(22)能夠與所述入料口(14)卡合,所述轉運筒(16)的上部側壁開設有取料孔(23),所述分隔筒(10)的側壁開設有用于和所述取料孔(23)配合的取料窗(24),所述螺桿(17)貫穿所述轉運筒(16)并且與所述轉運筒(16)螺紋連接,所述蝸輪蝸桿機構(18)安裝在所述分隔筒(10)的底部并且位于所述發酵罐(1)的外部,所述螺桿(17)與所述蝸輪蝸桿機構(18)的渦輪同軸固定,所述取料手柄(19)與所述蝸輪蝸桿機構(18)的蝸桿同軸固定,所述刻度盤(20)安裝在所述取料手柄(1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健,陳佳林,孫佰軍,鄭江,沈芳,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德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