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道路交通標志板綜合檢測裝置,包括:升降桿;外調節裝置,設置在升降桿的頂端;測試儀,支撐在外調節裝置上,其包括殼體、光學檢測模組、支架、關節軸承、以及電動推桿,所述光學檢測模組的相對兩側通過關節軸承連接至支架上,所述支架可滑移地支撐在殼體中且由電動推桿驅動,其中,所述光學檢測模組能夠隨支架移動而滑出殼體,所述光學檢測模組在接觸標志板后在電動推桿外力作用下自適應調節位姿,以與標志板貼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解決光學檢測模組與標志板的貼合問題,進而能夠在地面操作,本檢測裝置還實現了標志板凈空高度、厚度等綜合測量。厚度等綜合測量。厚度等綜合測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道路交通標志板綜合檢測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交通交通標志板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道路交通標志板綜合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0002]交通標志作為性價比最高的交通安全保障設施,是向道路使用者傳遞交通及路網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依據是材料的逆反射特性,該特性對駕駛員視認性的影響直接關系夜間行車安全。
[0003]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
?
2017)第11章交通安全設施表11.2.2交通標志實測項目要求,標志面反光膜逆反射系數、標志板下緣至路面凈空高度以及立柱豎直度均為質量驗收項目。
[0004]標志面反光膜逆反射系數要求使用逆反射系數測試儀檢測,目前測試儀大部分均為手持式檢測設備,在標志面反光膜逆反射系數檢測過程中,需要將檢測儀貼靠在標志板的標志面上,如此要求檢測人員需足夠靠近標志板且手動操作才能實現貼靠。
[0005]安全的標志板下緣至路面凈空高度是保障標志板有效視度重要措施,故標志板均具有一定的凈空高度,如此檢測人員需要借助高空作業車等設備登高,才能開展檢測作業,如此十分不便。
[0006]目前在地面上利用2
?
3米延長桿高舉檢測儀的方式存在檢測儀與標志面無法保證有效貼靠的問題。
[0007]另外,標志板下緣至路面凈空高度要求使用經緯儀、全站儀或尺量進行檢測,然而經緯儀及全站儀不便于快速開展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0008]本技術的目的在于一種道路交通標志板綜合檢測裝置,以解決檢測儀與標志面自動貼靠的問題。
[0009]為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道路交通標志板綜合檢測裝置,包括:升降桿;外調節裝置,設置在升降桿的頂端;以及測試儀,連接至外調節裝置上,其包括殼體、光學檢測模組、支架、關節軸承、以及電動推桿,所述光學檢測模組的相對兩側通過關節軸承連接至支架上,所述支架可滑移地支撐在殼體中且由電動推桿驅動,其中,所述光學檢測模組能夠隨支架移動而滑出殼體,所述光學檢測模組在接觸標志板后在電動推桿外力作用下自適應調節位姿,以與標志板貼合。
[0010]進一步地,上述殼體具有供光學檢測模組伸出的窗口,該窗口的左側、右側和下側設有復位彈簧,以迫使光學檢測模組復位。
[0011]進一步地,上述外調節裝置設置在殼體底部,用于調節測試儀與待測的標志板保持平行。
[0012]進一步地,上述外調節裝置包括相對于升降桿周向角度可調節的第一級手動調節
結構、相對于升降桿俯仰角度可調節的第二級手動調節結構、以及相對于升降桿左右傾角可調的第三級手動調節結構。
[0013]進一步地,上述光學檢測模組上集成有超聲測厚探頭,用于對標志板的厚度進行測量。
[0014]進一步地,上述殼體的底部集成有激光測距模組,用于標志板對路面凈空高度進行測量。
[0015]進一步地,上述光學檢測模組包括一個光源光路和三個光感接收器,以分別用于檢測觀察角0.2
°
、0.5
°
、1.0
°
的標志面反光膜逆反射系數。
[0016]進一步地,上述降桿的下端具有可收疊的三腳架,以使升降桿立于地面上。
[0017]在本檢測裝置中,光學檢測模組能夠隨支架移動而滑出殼體,到達標志板,由于關節軸承能多方位轉動,光學檢測模組在接觸標志板后在推桿外力作用下會自適應調節位姿,消除誤差,使光學儀器與檢測面完全貼合。
[0018]本技術通過解決光學檢測模組與標志板的貼合問題,進而能夠在地面操作,完成標志板逆反射系數的檢測工作。同時,還實現了標志板厚度和標志板凈空高度的綜合檢測。如此大幅降低了標志板的驗收檢測工作難度,提高了檢測的工作效率。
[00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技術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0020]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1]圖1是本技術的道路交通標志板綜合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圖1所示裝置的A部分放大圖;
[0023]圖3是本技術的測試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一,其中移除了部分組件;
[0024]圖4是本技術的檢測儀主機測試儀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0025]圖5是本技術的測試儀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二;以及
[0026]圖6是本技術的測試儀的光學檢測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
[0028]結合參照圖1至6,本技術的道路交通標志板綜合檢測裝置包括升降桿10和測試儀20。
[0029]升降桿10下端具有可收疊的三腳架11,可以將升降桿10立于地面上。升降桿10由多個桿節12構成,例如三個或四個桿節,內桿相對外桿可伸縮調整,每個節桿的頂端設有夾套13,在調整內桿至預定伸出長度后,擰緊夾套螺栓14,夾套13將內桿夾緊。
[0030]使用時,三腳架11打開,固定于路面,然后將測試儀20安裝到升降桿10上。
[0031]上述升降桿還可選擇絞盤式手動升降桿,例如其高度可以伸到6米,而整體重量在25kg。收縮后整體高度在1.5m方便攜帶。
[0032]升降桿10的頂端的夾套13夾持外調節裝置30,該外調節裝置30具有大角度萬向調節功能。
[0033]該外調節裝置30包括夾持軸31、U型安裝座32、俯仰調節座33、俯仰調節軸34、左右傾角調節座35、以及左右傾角軸36。
[0034]夾持軸31插入升降桿10的頂桿管口中,由夾套13夾緊,如此構成了相對于升降桿周向角度可調的第一級調節結構。
[0035]U型安裝座32固定安裝在夾持軸31頂部,俯仰調節座33通過俯仰調節軸34與U型安裝座32樞接,如此構成了相對于升降桿俯仰角度可調節的第二級調節結構。
[0036]左右傾角調節座35固定安裝至測試儀20的底部,通過傾角調節軸36與俯仰調節座33樞接,如此構成了相對于升降桿左右傾角可調的第三級調節結構。
[0037]由于路面多樣性,本外調節裝置30能三個方向較大角度調節水平及與標志牌/板的大致平行,調平后縮緊螺栓。
[0038]測試儀20包括殼體21、光學檢測模組22、U型支架23、導軌滑塊組件24、電動推桿25、關節軸承26、以及多個復位彈簧27。殼體21中還包括其他器件,例如控制器、電池塊、配重等組件。
[0039]該殼體21整體呈矩形塊狀,前端開設有窗口21a,光學檢測模組22容置于殼體中且能夠自窗口21a伸出殼體,光學檢測模組22的前端為檢測面,最終要與標志板貼合。
[0040]光學檢測模組22的左右兩側分別通過關節軸承26連接至U型支架2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道路交通標志板綜合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桿;外調節裝置,設置在升降桿的頂端;以及測試儀,連接至外調節裝置上,其包括殼體、光學檢測模組、支架、關節軸承、以及電動推桿,所述光學檢測模組的相對兩側通過關節軸承連接至支架上,所述支架可滑移地支撐在殼體中且由電動推桿驅動,其中,所述光學檢測模組能夠隨支架移動而滑出殼體,所述光學檢測模組在接觸標志板后在電動推桿外力作用下自適應調節位姿,以與標志板貼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標志板綜合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具有供光學檢測模組伸出的窗口,該窗口的左側、右側和下側設有復位彈簧,以迫使光學檢測模組復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交通標志板綜合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調節裝置設置在殼體底部,用于調節測試儀與待測的標志板保持平行。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交通標志板綜合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調節裝置包括相對于升降桿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位林,杜茂周,鐘鳴,潘順興,吳許平,周恩海,邵飛,洪貴林,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黔程弘景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