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廢氣監測設備,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傳輸模塊、檢測腔室、電池組與信號增強模塊,所述檢測腔室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示警機構,所述檢測腔室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排塵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示警機構,廢氣通過進氣管進入到檢測腔室內,檢測腔室內的氣壓逐漸增大,氣壓增大的過程中頂推活塞座在導通管內上升,進而帶動示位柱伸出導通管,方便檢測人員了解檢測腔室內的廢氣的充滿程度,通過設置排塵機構,風機啟動,堆積在檢測腔室底壁的廢氣中的煙塵可以通過吸塵管進入風機內,進而導入出塵管中,快速通過出塵管排出機體,該設備的應用有效的避免了上述問題并提高了設備的實用性。上述問題并提高了設備的實用性。上述問題并提高了設備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廢氣監測設備
[0001]本技術涉及環境監測
,尤其涉及一種廢氣監測設備。
技術介紹
[0002]工廠進行生產的過程中排放大量的廢氣,大量的廢氣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因此,需要使用監測設備對廢氣進行監測,防止廢氣的濃度過高而對空氣造成嚴重的影響。
[0003]目前大多數廢氣監測設備,廢氣進入監測設備和排出監測設備時不方便檢測人員進行查看和了解,并且廢氣中含有的煙塵堆積在監測設備中不方便進行清理,該設備的應用有效的避免了上述問題并提高了設備的實用性,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廢氣監測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廢氣監測設備。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廢氣監測設備,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一側外表面貫穿安裝有排氣管,所述機體的另一側外表面安裝有進氣管與散熱窗,所述散熱窗固定安裝在進氣管的下方,所述機體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傳輸模塊、檢測腔室、電池組與信號增強模塊,所述檢測腔室固定安裝在傳輸模塊的上方,所述電池組固定安裝在傳輸模塊的下方,所述信號增強模塊固定安裝在傳輸模塊的一側,所述檢測腔室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示警機構,所述檢測腔室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排塵機構。
[0006]優選的,所述機體的前表面固定安裝有顯示屏與功能鍵盤,所述功能鍵盤固定安裝在顯示屏的下方,所述機體的后表面四角處固定安裝有限位座。
[0007]優選的,所述排氣管與進氣管的前表面均貫穿安裝有控制閥,所述排氣管的一端延伸至檢測腔室的內部,所述排氣管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活性炭濾芯,所述進氣管的一端延伸至檢測腔室的內部。
[0008]優選的,所述檢測腔室的頂壁與廢氣監測器之間設置有連接桿,所述廢氣監測器通過連接桿固定安裝在檢測腔室的頂壁。
[0009]優選的,所述示警機構包括導通管,所述導通管的底端內壁固定安裝有限位承板,所述限位承板的上表面接觸不連接安裝有活塞座,所述活塞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示位柱。
[0010]優選的,所述排塵機構包括風機,所述風機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吸塵管,所述風機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出塵管,所述吸塵管的上端延伸至檢測腔室的內部,所述出塵管的下端延伸至機體的外側,所述出塵管延伸至機體的外側的一端位于進氣管與散熱窗之間,所述出塵管與風機之間的傾斜角度為三十度。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0012]1、本技術中,通過設置示警機構,廢氣通過進氣管進入到檢測腔室內,廢氣充滿檢測腔室的過程中,檢測腔室內的氣壓逐漸增大,氣壓增大的過程中頂推活塞座在導通
管內上升,進而帶動示位柱伸出導通管,方便檢測人員了解檢測腔室內的廢氣的充滿程度,并且廢氣在檢測腔室內排出時,檢測腔室內的氣壓逐漸減小,活塞座在導通管內下降,直至活塞座落在限位承板上,方便檢測人員了解檢測腔室內的廢氣排放情況,改善了廢氣監測設備的使用效果。
[0013]2、本技術中,通過設置排塵機構,風機啟動,堆積在檢測腔室底壁的廢氣中的煙塵可以通過吸塵管進入風機內,進而導入出塵管中,快速通過出塵管排出機體,防止堆積在檢測腔室底壁的煙塵隨進入的廢氣逸散而影響廢氣監測結果的準確性,保證了廢氣監測設備監測到的數據的準確性,提高了廢氣監測設備對廢氣進行監測的效率。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技術提出一種廢氣監測設備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技術提出一種廢氣監測設備的剖切圖;
[0016]圖3為本技術圖2中A處的放大圖;
[0017]圖4為本技術圖2中B處的放大圖。
[0018]圖例說明:1、機體;2、排氣管;3、進氣管;4、散熱窗;5、顯示屏;6、功能鍵盤;7、限位座;8、傳輸模塊;9、檢測腔室;10、電池組;11、信號增強模塊;12、控制閥;13、活性炭濾芯;14、示警機構;15、排塵機構;16、廢氣監測器;17、連接桿;18、導通管;19、限位承板;20、活塞座;21、示位柱;22、風機;23、吸塵管;24、出塵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技術并不限于下面公開說明書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21]實施例1,如圖1
?
4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廢氣監測設備,包括機體1,機體1的一側外表面貫穿安裝有排氣管2,機體1的另一側外表面安裝有進氣管3與散熱窗4,散熱窗4固定安裝在進氣管3的下方,機體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傳輸模塊8、檢測腔室9、電池組10與信號增強模塊11,檢測腔室9固定安裝在傳輸模塊8的上方,電池組10固定安裝在傳輸模塊8的下方,信號增強模塊11固定安裝在傳輸模塊8的一側,檢測腔室9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示警機構14,機體1的前表面固定安裝有顯示屏5與功能鍵盤6,功能鍵盤6固定安裝在顯示屏5的下方,機體1的后表面四角處固定安裝有限位座7,排氣管2與進氣管3的前表面均貫穿安裝有控制閥12,排氣管2的一端延伸至檢測腔室9的內部,排氣管2的內部固定安裝有活性炭濾芯13,進氣管3的一端延伸至檢測腔室9的內部,檢測腔室9的頂壁與廢氣監測器16之間設置有連接桿17,廢氣監測器16通過連接桿17固定安裝在檢測腔室9的頂壁,示警機構14包括導通管18,導通管18的底端內壁固定安裝有限位承板19,限位承板19的上表面接觸不連接安裝有活塞座20,活塞座20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示位柱21。
[0022]其示警機構14達到的效果為,通過設置示警機構14,廢氣通過進氣管3進入到檢測
腔室9內,廢氣充滿檢測腔室9的過程中,檢測腔室9內的氣壓逐漸增大,氣壓增大的過程中頂推活塞座20在導通管18內上升,進而帶動示位柱21伸出導通管18,方便檢測人員了解檢測腔室9內的廢氣的充滿程度,并且廢氣在檢測腔室9內排出時,檢測腔室9內的氣壓逐漸減小,活塞座20在導通管18內下降,直至活塞座20落在限位承板19上,方便檢測人員了解檢測腔室9內的廢氣排放情況,改善了廢氣監測設備的使用效果,該設備的應用有效的避免了上述問題并提高了設備的實用性。
[0023]實施例2,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如圖2與圖4所示,檢測腔室9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排塵機構15,排塵機構15包括風機22,風機22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吸塵管23,風機22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出塵管24,吸塵管23的上端延伸至檢測腔室9的內部,出塵管24的下端延伸至機體1的外側,出塵管24延伸至機體1的外側的一端位于進氣管3與散熱窗4之間,出塵管24與風機22之間的傾斜角度為三十度。
[0024]其排塵機構15達到的效果為,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廢氣監測設備,包括機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的一側外表面貫穿安裝有排氣管(2),所述機體(1)的另一側外表面安裝有進氣管(3)與散熱窗(4),所述散熱窗(4)固定安裝在進氣管(3)的下方,所述機體(1)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傳輸模塊(8)、檢測腔室(9)、電池組(10)與信號增強模塊(11),所述檢測腔室(9)固定安裝在傳輸模塊(8)的上方,所述電池組(10)固定安裝在傳輸模塊(8)的下方,所述信號增強模塊(11)固定安裝在傳輸模塊(8)的一側,所述檢測腔室(9)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示警機構(14),所述檢測腔室(9)的下表面固定安裝有排塵機構(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氣監測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的前表面固定安裝有顯示屏(5)與功能鍵盤(6),所述功能鍵盤(6)固定安裝在顯示屏(5)的下方,所述機體(1)的后表面四角處固定安裝有限位座(7)。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廢氣監測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管(2)與進氣管(3)的前表面均貫穿安裝有控制閥(12),所述排氣管(2)的一端延伸至檢測腔室(9)的內部,所述排氣管(2)的內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秀艷,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首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