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一種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頂部外壁正中央固定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外壁套接有環形柱,所述罐體內壁通過螺栓連接有倒臺槽板,所述環形柱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兩個固定柱二,且兩個固定柱二對稱分布在環形柱的兩側,所述固定柱二一側設有按壓機構,所述轉軸外壁兩側通過螺釘固定有兩個橫桿,且兩個橫桿對稱分布在轉軸兩側,所述橫桿底部設有混動機構。本申請具有以下可預期的技術效果:物料在攪拌前,進行簡單地按壓操作,使緩蝕劑提前與添加劑密切接觸,緩蝕劑能夠與添加劑充分反應,使緩蝕劑與添加劑混合使更為徹底,提高混合效率,并且由一個電機帶動作用,減少物力成本。少物力成本。少物力成本。
A mixing device for high efficiency scale and corrosion inhibitor produc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
[0001]本申請涉及緩蝕劑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緩蝕劑也稱為腐蝕抑制劑,它的用量很小(0.1%~1%),但效果顯著,主要用于中性介質 (鍋爐用水、循環冷卻水)、酸性介質(除鍋垢的鹽酸,電鍍前鍍件除銹用的酸浸溶液)和氣體介質(氣相緩蝕劑)。緩蝕效率愈大,抑制腐蝕的效果愈好。有時較低劑量的幾種不同類緩蝕劑配合使用可獲得較好的緩蝕效果,這種作用稱為協同效應;相反地,若不同類型緩蝕劑共同使用時反而降低各自的緩蝕效率,則稱為拮抗效應。
[0003]現有的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混合時不夠充分,不能使緩蝕劑與一些添加劑密切接觸相互反應,只通過簡單的混合攪拌使兩者混合,這樣混合后的緩蝕劑使用效果差,并且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改善緩蝕劑與一些添加劑能夠密切接觸相互反應的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
[0005]本申請提供一種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頂部外壁正中央固定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外壁套接有環形柱,所述罐體內壁通過螺栓連接有倒臺槽板,所述環形柱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兩個固定柱二,且兩個固定柱二對稱分布在環形柱的兩側,所述固定柱二一側設有按壓機構,所述轉軸外壁兩側通過螺釘固定有兩個橫桿,且兩個橫桿對稱分布在轉軸兩側,所述橫桿底部設有混動機構,所述罐體底部外壁焊接有熱腔柱,所述熱腔柱內部開設有儲水槽,所述熱腔柱外壁設有換水機構,所述熱腔柱底部設有開口機構。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物料經過投入、按壓、保溫、往復運動、攪拌,整個過程處于裝置內部,簡單的機動設置,無需人工控制,減少成本。
[0008]可選的,所述按壓機構包括活柱,且活柱插接在固定柱二的內部,所述活柱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三個翻轉柱,且三個翻轉柱等間距分布在活柱的外壁,所述翻轉柱一側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弧形壓板。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物料進行簡單的按壓混合,保證物料在攪拌的同時充分接觸,提高物料的混合率,不同的緩蝕劑及其添加劑能充分發生反應,同時使后續攪拌工作成效更佳。
[0010]可選的,所述混動機構包括固定柱一,且固定柱一通過螺釘連接在橫桿底部外壁,所述固定柱一底部外壁固定有T形桿。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證裝置內部連接件的穩定性與特殊性,增加攪拌效率。
[0012]可選的,所述T形桿單桿的一側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V形板,所述T形桿的一側通過
螺釘連接有兩個葉片板,且兩個葉片板之間對稱分布并留有間距。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物料在底部進行往復循環移動,混合更為充分,增加混合效率。
[0014]可選的,所述換水機構包括連接腔體一與連接腔體二,所述連接腔體一與連接腔體二均通過螺釘連接在熱腔柱的外壁,且連接腔體一與連接腔體二對稱分布在熱腔柱的兩側。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內側攪拌的物料進行升溫直至最佳,使物料混合效率更高更充分。
[0016]可選的,所述連接腔體一頂部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進水管,所述連接腔體二頂部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出水管。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持恒溫的熱水不斷進行換水,使加熱的溫度保持恒定,精確地保證混合時的加熱溫度。
[0018]可選的,所述開口機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與熱腔柱的底部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所述底板底部通過螺紋連接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底部外壁通過螺栓連接有蓋板,所述蓋板底部外壁通過螺栓連接有轉盤。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簡單的轉動,將底部的物料混合后取出。
[0020]可選的,所述罐體頂部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進料斗,所述熱腔柱底部外壁通過螺栓連接有四個支腿,且四個支腿等間距分布在熱腔柱底部,所述轉軸底部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刮條。
[002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物料攪拌時提供穩定性,刮條使物料往復移動打斷后在進行往復運動,增加物料混合路程,提高混合效率。
[0022]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0023]1.物料在攪拌前,進行簡單地按壓操作,使緩蝕劑提前與添加劑密切接觸,緩蝕劑能夠與添加劑充分反應,使緩蝕劑與添加劑混合使更為徹底,提高混合效率,并且由一個電機帶動作用,減少物力成本;
[0024]2.混合時保持進出水的恒溫狀態達到混合最佳溫度,能夠極大地增強混合或發生反應的速率,提高緩蝕劑與添加劑的混合率與效率。
附圖說明
[002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6]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的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2是本申請實施例的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的剖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8]圖3是是本申請實施例的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的轉軸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9]附圖標記說明:
[0030]1、罐體;2、進料斗;3、電機;4、進水管;5、連接腔體一;6、底板;7、支腿;8、熱腔柱;
9、連接腔體二;10、出水管;11、儲水槽;12、轉軸;13、密封柱;14、轉盤;15、蓋板;16、倒臺槽板;17、環形柱;18、橫桿;19、固定柱一;20、T形桿;21、葉片板; 22、刮條;23、固定柱二;24、翻轉柱;25、弧形壓板;26、活柱;27、V形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了使本申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申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申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請。
[0032]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間接在該另一個元件上。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間接連接至該另一個元件上。
[0033]需要理解的是,術語“長度”、“寬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申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
[0034]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包括罐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1)頂部外壁正中央固定有電機(3),所述電機(3)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轉軸(12),所述轉軸(12)外壁套接有環形柱(17),所述罐體(1)內壁通過螺栓連接有倒臺槽板(16),所述環形柱(17)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兩個固定柱二(23),且兩個固定柱二(23)對稱分布在環形柱(17)的兩側,所述固定柱二(23)一側設有按壓機構,所述轉軸(12)外壁兩側通過螺釘固定有兩個橫桿(18),且兩個橫桿(18)對稱分布在轉軸(12)兩側,所述橫桿(18)底部設有混動機構,所述罐體(1)底部外壁焊接有熱腔柱(8),所述熱腔柱(8)內部開設有儲水槽(11),所述熱腔柱(8)外壁設有換水機構,所述熱腔柱(8)底部設有開口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機構包括活柱(26),且活柱(26)插接在固定柱二(23)的內部,所述活柱(26)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三個翻轉柱(24),且三個翻轉柱(24)等間距分布在活柱(26)的外壁,所述翻轉柱(24)一側外壁通過螺釘連接有弧形壓板(2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阻垢緩蝕劑生產用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動機構包括固定柱一(19),且固定柱一(19)通過螺釘連接在橫桿(18)底部外壁,所述固定柱一(19)底部外壁固定有T形桿(20)。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建軍,查璐,李剛,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倍爾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