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尿的生成動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由制有尿的生成循環系統示圖的透光面板(1)、發光元件組(2)及控制電路(3)構成,發光元件組(2)分成若干小組依次相間沿循環系統示圖的血管和尿管對應位置均勻布置在置于透光面板(1)后的發光元件固定板(4)上,控制電路(3)由驅動單元(3a)、觸發脈沖發生單元(3b)、控制單元(3c)、控制鍵單元(3d)及電源單元(3e)組成,控制單元(3c)根據控制鍵單元(3d)的輸入控制觸發脈沖發生單元(3b)輸出觸發脈沖,觸發驅動單元(3a)點亮和熄滅發光元件組(2)。(*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尿的形成動態模型,尤其適合于中學、專業大學講解相關生理衛生知識課程用。
技術介紹
目前,中學或專業大學中講解有關尿的生成生理衛生知識時所用的一般均為掛圖或靜態的模型,難以動態地顯示出尿的生成的循環過程,不能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對教學的效果與學生的理解不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動態顯示尿的生成過程的模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所采取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模型由制有尿的生成循環系統示圖的透光面板、發光元件組及控制電路構成,發光元件組分成若干小組依次相間沿循環系統示圖的血管和尿管對應位置均勻布置在置于透光面板后的發光元件固定板上,控制電路由驅動單元、觸發脈沖發生單元、控制單元、控制鍵單元及電源單元組成,控制單元根據控制鍵單元的輸入控制觸發脈沖發生單元輸出觸發脈沖,觸發驅動單元點亮和熄滅發光元件組。采用上述結構的尿的形成動態模型,控制電路控制觸發脈沖發生電路產生觸發脈沖依次循環觸發驅動電路使各小組發光元件組輪流導通點亮和熄滅,產生動態流動的視覺效果,學生能有較直觀的感性認識,還可用不同的發光元分別演示尿形成的不同過程。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電原理圖。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模型的設有機箱5,透光面板1固定在機箱5上,透光面板1上的圖案可制成浮雕式,發光元件固定板4置于透光面板1后,發光元件組2分成L1~L8等8組依次相間沿循環系統示圖的血管和尿管對應位置均勻布置在置于透光面板1后的發光元件固定板4上,機箱5正面還設有功能控制鍵6,控制電路3設于機箱5內底部,其中控制電路3包括驅動單元3a、觸發脈發生單元3b、控制單元3c、控制鍵單元3d和電源單元3e五部份,電源單元3e由電源變壓器T、全橋整流D1~D4、濾波電容C1及穩壓管D5構成,為電路提供直流電源,驅動單元3a由發光元件小組L1~L8和雙向可控制硅VS1~VS8分別對應串聯在電源回路中構成,每小組發光元件由若干發光元件串聯而成,為了能分別單獨演示腎小球的濾過及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過程,實施例中將發光元件L1~L8分為兩組即L1~L4為一組,L5~L8為一組,分別沿對應器管排列在固定板4上,L1、L2、L3、L4依次相間排列,同樣L5、L6、L7、L8也依次相間排列;觸發脈沖發生單元3b由脈沖發生電路和脈沖分配電路組成,脈沖發生電路集成IC2即由555時基電路為核心及外圍元件電阻R6、R7電容C2和可變電阻RP1構成的可變頻率振蕩電路擔任,集成電路IC4即4017構成脈沖分配器,可變頻率振蕩電路輸出端與脈沖分配器輸入端連接,脈沖分配器的輸出端分別經R12~R14及二極管D10~D13與雙向控硅VS1~VS4的觸發極相連接,另有一組同樣形式的由IC3、IC5及外圍元件電阻R8、R9、R16~R19、可變電阻RP2、電容C3及二極管D14~D17構成的觸發脈沖發生電路負責觸發雙向可控硅VS5~VS8;控制單元3c以集成電路IC1為核心,設有兩個繼電器K1和K2,分別由三極管VT1和VT2驅動,集成電路IC1設有四個輸入端和對應的四個輸出端,第一輸出端經發光二極管LED5及電阻R5接至電源負極,第二輸出端經發光二極管LED1與三極管VT1基極連接,第三輸出端經發光二極管LED2與三極管VT2基極連接,第四輸出端經發光二極管LED3后分三路,一路經電阻R4接至電源負極,另二路經二極管D8、D9分別接至三極管VT1、VT2的基極,VT1、VT2基極與電源負極之間還分別跨接有電阻R2、R3,繼電器K1、K2的常開觸點分別接在組IC2、IC4及IC3、IC5電源引腳與電源正極之間控制其工作電源,四個輸入端分別與控制鍵單元3d中的控制鍵CK1~CK4連接,控制鍵CK1~CK4閉合時,對應輸出端輸出高電平。模型工作原理如下接通電源后,當按下面板上“腎小球”鍵CK2閉合,第二輸出端輸出高電平,發光二極管LED1點亮,繼電器K1得電吸合,集成電路IC3、IC5接通電源,產生觸發脈沖輪流依次觸發雙向可控硅VS5~VS8,發光元件小組L5~L8依次點亮和熄滅形成流水運作效果,演示血液由入球小動脈→毛細血管球→出球小動脈→球后毛細血管網流過程,同時可見到腎小球的濾過作用;當按下“腎小管”鍵時,CK3閉合該鍵相應的發光二極管LED2亮,繼電器K2得電吸合,集成電路IC2、IC4接通電源,產生觸發脈沖輪流依次觸發雙向可控硅VS1~VS4,發光元件小組L1~L4依次點亮和熄滅形成流水運作效果,此時黃色光源流水運行,顯示小管液向集合管方向流動;當按下“自動”鍵時,CK4閉合按開關板上“自動”鍵,該鍵上相應的發光管LED3亮,繼電器K1、K2同時得電吸合,紅、藍、黃三種管狀模型內的光源同時流水運行、同時黃色發光管向毛細血管流水運行、顯示腎小管與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排泄作用,連續地演示了尿形成的三個動態過程。權利要求1.一種尿的生成動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由制有尿的生成循環系統示圖的透光面板(1)、發光元件組(2)及控制電路(3)構成,發光元件組(2)分成若干小組依次相間沿循環系統示圖的血管和尿管對應位置均勻布置在置于透光面板(1)后的發光元件固定板(4)上,控制電路(3)由驅動單元(3a)、觸發脈沖發生單元(3b)、控制單元(3c)、控制鍵單元(3d)及電源單元(3e)組成,控制單元(3c)根據控制鍵單元(3d)的輸入控制觸發脈沖發生單元(3b)輸出觸發脈沖,觸發驅動單元(3a)點亮和熄滅發光元件組(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尿的生成動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設有兩組觸發脈沖發生單元(3b),分別控制觸發腎小球的濾過及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的演示。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尿的生成動態模型,其特征在于驅動單元(3a)由發光元件小組(L1~L8)和雙向可控硅(VS1~VS8)分別對應串聯在電源回路中構成,觸發脈沖發生單元(3b)由脈沖發生電路和脈沖分配電路構成,觸發脈沖發生單元(3b)工作電源經常開觸點K1和K2接至電源正極,控制單元(3c)以集成電路IC1為核心,設有兩個繼電器K1和K2,分別由三極管VT1和VT2驅動,集成電路IC1設有四個輸入端和對應的四個輸出端,第一輸出端經發光二極管LED5及電阻R5接至電源負極,第二輸出端經發光二極管LED1與三極管VT1基極連接,第三輸出端經發光二極管LED2與三極管VT2基極連接,第四輸出端經發光二極管LED3后分三路,一路經電阻R4接至電源負極,另二路經二極管D8、D9分別接至三極管VT1、VT2的基極,VT1、VT2基極與電源負極之間還分別跨接有電阻R2、R3,繼電器K1、K2的常開觸點分別接在組IC2、IC4及IC3、IC5電源引腳與電源正極之間控制其工作電源,四個輸入端分別與控制鍵單元3d中的控制鍵CK1~CK4連接,控制鍵CK1~CK4閉合時,對應輸出端輸出高電平。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尿的生成動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發生電路和由555時基電路為核心的振蕩電路構成,脈沖分配電路由計數器4017為核心構成。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尿的生成動態模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錫春,
申請(專利權)人:陳錫春,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