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方法,其先將采后的油茶鮮果置于溫度為30~40℃且濕度為45~95%的培養箱中持續光照培養24~72h;然后將經過處理的油茶果置于熱風干燥箱中,熱風干燥至水分含量為8~12%后得到油茶干果;再將油茶干果進行螺旋壓榨、液壓壓榨和溶劑萃取中的任意一種方式制取油茶籽油。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彌補了油茶果在生長成熟過程中,角鯊烯的含量下降的損失,實現制取的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提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食品加工
,具體涉及一種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方法。
技術介紹
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屬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L.),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此外,在東南亞及日本等部分國家和地區也有少量分布。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組成與橄欖油十分接近,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被譽為“東方橄欖油”。此外,油茶籽油中還含有豐富的微量營養成分,如角鯊烯、生育酚、甾醇等。角鯊烯(squalene,SQ)又名鯊烯、鯊萜、角鯊油素、魚肝油萜,是一種高度不飽和開鏈三萜類化合物,屬脂質不皂化物。角鯊烯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能夠提高機體的防御機能和應激能力等,在功能醫藥、食品和化妝品等領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然而,油茶果在生長成熟的過程中,角鯊烯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不足,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方法,彌補油茶果在生長成熟過程中,角鯊烯含量下降的損失,實現制取的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提升。本專利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光照培養:將采后的油茶鮮果置于溫度為30~40℃且濕度為45~95%的培養箱中持續光照培養24~72h;(2)熱風干燥:將經過步驟(1)處理的油茶果置于熱風干燥箱中,熱風干燥至水分含量為8~12%后得到油茶干果;(3)壓榨制油:將步驟(2)得到的油茶干果進行螺旋壓榨、液壓壓榨和溶劑萃取中的任意一種方式制取油茶籽油。采后的油茶鮮果仍然是一個生命活體,其物質的代謝及轉化還未終止,本專利技術通過對采后油茶鮮果進行光照培養,調節如光照、溫度、濕度及時間等培養條件,促進油茶鮮果中角鯊烯的產生和富集,同時控制熱風干燥的溫度及水分含量等條件,減少熱風干燥過程中角鯊烯的損失,以獲得角鯊烯含量高的油茶干果,再將其進行制油,從而實現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提升。進一步的,在所述步驟(1)中所述光照培養的光源包括但不限于白光、紅光、藍光、綠光的發光體。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熱風干燥的溫度為50~70℃。進一步的,所述溶劑萃取制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S1,將油茶干果脫殼后,在轉速為800~1000r/min的脫皮機中脫皮,然后粉碎過40~60目的篩后得到油茶干粉;S2,向步驟S1得到的油茶干粉中加入無水乙醇,所述無水乙醇的體積與油茶干粉的質量比為(0.5~2)mL:100g,再加入丙烷混合,然后在溫度為35~45℃且壓力為0.5~1.0Mpa的條件下萃取45~90min,對油茶干粉重復萃取1~2次,所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均勻后在蒸發罐內進行減壓蒸發除去丙烷,得到一次毛油;S3,將經過步驟S2處理的油茶干粉與萃取劑A混合,然后在溫度為40~50℃且壓力為1.0~1.5Mpa的條件下萃取30~60min,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然后將濾液在蒸發罐內進行減壓蒸發除去萃取劑A,得到二次毛油;所述萃取劑A是由丙烷和二甲醚按照體積比為(2~3):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S4,將步驟S2得到的一次毛油和步驟S3得到的二次毛油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毛油,接著在速度為60r/min的攪拌條件下加熱至50~60℃后恒溫,然后緩慢加入熱水,當混合毛油中出現絮狀沉淀后,將攪拌速度降至30r/min,然后靜置7~10h,過濾得到水化凈油;S5,將步驟S4中得到的水化凈油打入真空罐進行脫水,脫水溫度控制在90~100℃,真空殘壓為4~7Kpa,然后將水化凈油冷卻至60℃后進行過濾得到脫水油;S6,將步驟S5中得到的脫水油打入養精罐,將溫度降到0℃后恒溫養精24h,然后過濾得到精制的油茶籽油。本專利技術采用亞臨界溶劑萃取的方式制取油茶籽油,其操作溫度低,對油茶籽油中的有益伴隨物,如角鯊烯、生育酚、維生素E、植物甾醇等成分破壞性小,另外使用的萃取溶劑處于亞臨界狀態,其分子擴散性能增強,提高了溶劑對油脂以及有益伴隨物的溶解度,不僅提高了出油率,還有效保留了油茶籽中的營養物質。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溶劑萃取方法首先是對油茶干果進行預處理,將油茶籽脫殼和脫皮,避免油茶籽中帶入大量的油茶籽殼和油茶籽皮,因為油茶籽殼和油茶籽皮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植酸和單寧等抗營養因子,在萃取過程中會隨油脂一起被提取,造成油茶籽油中營養成分被破壞,降低油茶籽油的品質;接著將油茶籽粉碎至粒度為40~60目,破環油茶籽細胞壁結構,減少油茶籽油浸出阻力,而且增加油茶籽粉與萃取劑接觸的表面積,提高油茶籽油的提取,但是粉碎粒度過低,會造成油茶籽細胞壁破壞不足,浸出阻力大,從而影響浸出效率,而粉碎粒度過高,粉末容易堵塞孔道,降低萃取劑和油茶籽油的滲濾速度,不利于油茶籽油的提取。預處理后,分兩步對油茶籽粉進行萃取,先對油茶籽的油脂進行萃取,然后再對油茶籽的有益伴隨物進行進一步的萃取,因為大量油脂的存在會降低有益伴隨物在溶劑中的溶解度,這樣既提高了油脂的提取率,也減少了有益伴隨物的損失。其中第一步先采用丙烷作為萃取劑,循環多次進行萃取,提取油茶籽中大部分的油脂,并且萃取過程中加入定量的夾帶劑乙醇,增加油茶籽中極性成分的溶解度,但是必須嚴格控制乙醇的加入量,避免大量乙醇分子進入丙烷溶劑體系后,油茶籽油浴丙烷間的分子相互作用減弱,釋放能量降低,不足以破壞油茶籽油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導致溶解度降低。合理控制萃取過程中的溫度和壓力,增加分子的運動速率,從而提高萃取的速度,但是過高的溫度容易造成活性成分的破壞。控制萃取的時間和次數,在生產能耗不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合理加快傳質速率,提高萃取效率。第二步是采用丙烷和二甲醚混合配制的萃取劑A進行萃取,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丙烷-二甲醚混合萃取劑A的極性與角鯊烯的極性相近,更容易將油茶籽中的角鯊烯等營養成分溶解萃取。然后將兩步萃取得到的毛油混合后采用水化脫膠方法,通過嚴格控制加水量、溫度、加水速度和攪拌速度,促進磷脂集中結成絮狀沉淀,提高毛油水化脫膠效率,精制得到油茶籽油。進一步的,步驟S2中所述油茶干粉的質量和丙烷的體積比為1g:(1~2)mL。合理控制料液比,避免丙烷用量過多增加殘留及丙烷回收的生產能耗。進一步的,步驟S2中所述減壓蒸發的溫度為40~50℃。進一步的,步驟S2的萃取過程是在速度為200~300r/min的攪拌條件下進行的。使得油茶籽粉與丙烷充分混合,減少萃取中外擴散阻力,使萃取體系的濃度朝有利于油茶籽粉中脂溶性成分向丙烷溶劑中擴散。進一步的,步驟S3的萃取過程是在速度為100~200r/min的攪拌條件下進行的。進一步的,在步驟S3中,經過步驟S2處理的油茶干粉的質量與萃取劑A的體積比為1g:(2~3)mL。進一步的,步驟S4中加入的熱水重量和混合毛油的重量比為(3~10):100,加入熱水的時間控制在10~15min。本技術方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n(1)光照培養:將采后的油茶鮮果置于溫度為30~40℃且濕度為45~95%的培養箱中持續光照培養24~72h;/n(2)熱風干燥:將經過步驟(1)處理的油茶果置于熱風干燥箱中,熱風干燥至水分含量為8~12%后得到油茶干果;/n(3)壓榨制油:將步驟(2)得到的油茶干果進行螺旋壓榨、液壓壓榨和溶劑萃取中的任意一種方式制取油茶籽油。/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光照培養:將采后的油茶鮮果置于溫度為30~40℃且濕度為45~95%的培養箱中持續光照培養24~72h;
(2)熱風干燥:將經過步驟(1)處理的油茶果置于熱風干燥箱中,熱風干燥至水分含量為8~12%后得到油茶干果;
(3)壓榨制油:將步驟(2)得到的油茶干果進行螺旋壓榨、液壓壓榨和溶劑萃取中的任意一種方式制取油茶籽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1)中所述光照培養的光源包括但不限于白光、紅光、藍光、綠光的發光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熱風干燥的溫度為50~7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提高油茶籽油中角鯊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萃取制取油茶籽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油茶干果脫殼后,在轉速為800~1000r/min的脫皮機中脫皮,然后粉碎過40~60目的篩后得到油茶干粉;
S2,向步驟S1得到的油茶干粉中加入無水乙醇,所述無水乙醇的體積與油茶干粉的質量比為(0.5~2)mL:100g,再加入丙烷混合,然后在溫度為35~45℃且壓力為0.5~1.0Mpa的條件下萃取45~90min,對油茶干粉重復萃取1~2次,所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均勻后在蒸發罐內進行減壓蒸發除去丙烷,得到一次毛油;
S3,將經過步驟S2處理的油茶干粉與萃取劑A混合,然后在溫度為40~50℃且壓力為1.0~1.5Mpa的條件下萃取30~60min,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然后將濾液在蒸發罐內進行減壓蒸發除去萃取劑A,得到二次毛油;所述萃取劑A是由丙烷和二甲醚按照體積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建文,陸順忠,黎貴卿,趙鋒泓,關繼華,范興,湯星月,丘米,楊素華,黨中廣,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