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道路施工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包括模板本體、連接塊、嵌入裝置、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模板本體內側左端焊接設置有連接塊,模板本體的外表面內部左右兩側均嵌入設置有嵌入裝置,兩個嵌入裝置上嵌入設置有第一固定裝置,第一固定裝置的上方固定設置有第二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嵌入裝置和第一固定裝置的設置,使得在需要對模板本體進行固定的時候,通過將第一固定裝置上的兩個尖狀桿分別插入于兩個嵌入裝置上的貫穿孔內,使得第一固定裝置固定住嵌入裝置不會往左右移動,使得達到對模板本體進行固定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
本技術涉及道路施工
,更具體的,涉及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
技術介紹
在工程施工領域中,有大量的大臨道路和基礎墊層需要澆注混凝土,傳統操作通常采用木方、木楔、釘子、條形模板現場組裝,選擇3~4個點采用大錘敲擊的方式將木楔敲入地面,通過長釘及板條將木方加長并靠在木楔邊緣,并再次敲入木楔于地面固定木方位置,該施工過程需要大量釘子去定位木方位置,施工工藝簡陋、施工速度慢,混凝土澆注過程中容易跑模,如何提高模板強度并能快速、靈活、可周轉使用,是混凝土道路支模施工時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因此設計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支撐輔助裝置非常的必要,因此設計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于解決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提出問題,從而提供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包括模板本體、連接塊、嵌入裝置、第一固定裝置和第二固定裝置,所述模板本體內側左端焊接設置有連接塊,所述模板本體的外表面內部左右兩側均嵌入設置有嵌入裝置,兩個所述嵌入裝置上嵌入設置有第一固定裝置,所述第一固定裝置的上方固定設置有第二固定裝置;所述嵌入裝置包括有矩形塊、固定板和貫穿孔,所述矩形塊的外側表面底部焊接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中央貫穿設置有貫穿孔;所述第一固定裝置包括有橫向桿、第一尖狀桿和緩沖彈簧,所述橫向桿的底部表面左右兩側均焊接設置有第一尖狀桿,所述橫向桿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設置有緩沖彈簧;所述第二固定裝置包括有L型板、水平板和第二尖狀桿,所述L型板的外側表面底部焊接設置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底部表面焊接設置有第二尖狀桿。優選的,所述模板本體為U字型模板,且連接塊為U字型狀。優選的,一個所述模板本體上的連接塊可嵌入于另一個模板本體的內端。優選的,所述矩形塊嵌入于模板本體的內部,且矩形塊可沿著模板本體左右滑動。優選的,所述第一尖狀桿貫穿于貫穿孔內,且第一尖狀桿插入于路面邊側的土壤內。優選的,所述L型板的底部表面左端緊貼于模板本體的上表面中央,且緩沖彈簧的上表面處于L型板的底部表面。優選的,當所述L型板緊貼于模板本體的上表面中央時,緩沖彈簧處于壓縮狀態。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該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設置有連接塊,通過將連接塊設置為U字型狀,且一個所述模板本體上的連接塊可嵌入與另一個模板本體的內端,使得方便兩個模板本體之間的連接,且連接之后模板本體之間的連接處不會存在縫隙,連接更加緊密。2、該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設置有嵌入裝置和第一固定裝置,通過嵌入裝置和第一固定裝置的設置,使得在需要對模板本體進行固定的時候,通過將第一固定裝置上的兩個尖狀桿分別插入于兩個嵌入裝置上的貫穿孔內,使得第一固定裝置固定住嵌入裝置不會往左右移動,使得達到對模板本體進行固定的效果。3、該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設置有第二固定裝置,通過第二固定裝置的設置,使得第二尖狀桿插入于道路邊側的土壤內,而L型板的底部表面緊貼于模板本體的上表面中央,使得模板本體不易傾斜,且L型板處于緩沖彈簧的正上方,且緩沖彈簧處于壓縮狀態,從而使得L型板擠壓橫向桿,使得第一固定裝置上的尖狀桿插入于土壤中不易脫出。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嵌入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第一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第二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1-5中:1-模板本體,2-連接塊,3-嵌入裝置,301-矩形塊,302-固定板,303-貫穿孔,4-第一固定裝置,401-橫向桿,402-第一尖狀桿,403-緩沖彈簧,5-第二固定裝置,501-L型板,502-水平板,503-第二尖狀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至5,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包括模板本體1、連接塊2、嵌入裝置3、第一固定裝置4和第二固定裝置5,模板本體1內側左端焊接設置有連接塊2,模板本體1的外表面內部左右兩側均嵌入設置有嵌入裝置3,兩個嵌入裝置3上嵌入設置有第一固定裝置4,第一固定裝置4的上方固定設置有第二固定裝置5;嵌入裝置3包括有矩形塊301、固定板302和貫穿孔303,矩形塊301的外側表面底部焊接設置有固定板302,固定板302的上表面中央貫穿設置有貫穿孔303;第一固定裝置4包括有橫向桿401、第一尖狀桿402和緩沖彈簧403,橫向桿401的底部表面左右兩側均焊接設置有第一尖狀桿402,橫向桿401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設置有緩沖彈簧403;第二固定裝置5包括有L型板501、水平板502和第二尖狀桿503,L型板501的外側表面底部焊接設置有水平板502,水平板502的底部表面焊接設置有第二尖狀桿503。本實施例中,模板本體1為U字型模板,且連接塊2為U字型狀。本實施例中,一個模板本體1上的連接塊2可嵌入于另一個模板本體1的內端,使得方便兩個模板本體1之間的連接。本實施例中,矩形塊301嵌入于模板本體1的內部,且矩形塊301可沿著模板本體1左右滑動,使得方柏嵌入裝置3固定于模板本體1上,從而達到固定住模板本體1的效果。本實施例中,第一尖狀桿402貫穿于貫穿孔303內,且第一尖狀桿402插入于路面邊側的土壤內,使得第一固定裝置4可將嵌入裝置固定。本實施例中,L型板501的底部表面左端緊貼于模板本體1的上表面中央,且緩沖彈簧403的上表面處于L型板501的底部表面,使得第二固定裝置5可擠壓住模板本體1。本實施例中,當L型板501緊貼于模板本體1的上表面中央時,緩沖彈簧403處于壓縮狀態,使得緩沖彈簧403回彈力擠壓橫向桿401,使得第一固定裝置4上的第一尖狀桿402更好的插入于泥土中,不易松動。在使用本技術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時,通過將連接塊2設置為U字型狀,且一個所述模板本體1上的連接塊2可嵌入與另一個模板本體1的內端,使得方便兩個模板本體1之間的連接,且連接之后模板本體1之間的連接處不會存在縫隙,連接更加緊密,通過嵌入裝置3和第一固定裝置4的設置,使得在需要對模板本體1進行固定的時候,將嵌入裝置上的矩形塊301嵌入于模板本體1內,通過將第一固定裝置4上的兩個尖狀桿402分別插入于兩個嵌入裝置3上的貫穿孔303內,使得第一固定裝置4固定住嵌入裝置3不會往左右移動,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包括模板本體(1)、連接塊(2)、嵌入裝置(3)、第一固定裝置(4)和第二固定裝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體(1)內側左端焊接設置有連接塊(2),所述模板本體(1)的外表面內部左右兩側均嵌入設置有嵌入裝置(3),兩個所述嵌入裝置(3)上嵌入設置有第一固定裝置(4),所述第一固定裝置(4)的上方固定設置有第二固定裝置(5);/n所述嵌入裝置(3)包括有矩形塊(301)、固定板(302)和貫穿孔(303),所述矩形塊(301)的外側表面底部焊接設置有固定板(302),所述固定板(302)的上表面中央貫穿設置有貫穿孔(303);/n所述第一固定裝置(4)包括有橫向桿(401)、第一尖狀桿(402)和緩沖彈簧(403),所述橫向桿(401)的底部表面左右兩側均焊接設置有第一尖狀桿(402),所述橫向桿(401)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設置有緩沖彈簧(403);/n所述第二固定裝置(5)包括有L型板(501)、水平板(502)和第二尖狀桿(503),所述L型板(501)的外側表面底部焊接設置有水平板(502),所述水平板(502)的底部表面焊接設置有第二尖狀桿(503)。/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泥土路面邊側模輔助支撐裝置,包括模板本體(1)、連接塊(2)、嵌入裝置(3)、第一固定裝置(4)和第二固定裝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本體(1)內側左端焊接設置有連接塊(2),所述模板本體(1)的外表面內部左右兩側均嵌入設置有嵌入裝置(3),兩個所述嵌入裝置(3)上嵌入設置有第一固定裝置(4),所述第一固定裝置(4)的上方固定設置有第二固定裝置(5);
所述嵌入裝置(3)包括有矩形塊(301)、固定板(302)和貫穿孔(303),所述矩形塊(301)的外側表面底部焊接設置有固定板(302),所述固定板(302)的上表面中央貫穿設置有貫穿孔(303);
所述第一固定裝置(4)包括有橫向桿(401)、第一尖狀桿(402)和緩沖彈簧(403),所述橫向桿(401)的底部表面左右兩側均焊接設置有第一尖狀桿(402),所述橫向桿(401)的上表面中央焊接設置有緩沖彈簧(403);
所述第二固定裝置(5)包括有L型板(501)、水平板(502)和第二尖狀桿(503),所述L型板(501)的外側表面底部焊接設置有水平板(502),所述水平板(502)的底部表面焊接設置有第二尖狀桿(503)。
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順利,
申請(專利權)人:程順利,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