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60~400kg、細集料850~900kg、粗集料950~1000kg、粉煤灰40~60kg、硅粉15~20kg、減水劑4~6kg、玄武巖纖維2~4kg、水130~150kg。混凝土中玄武巖纖維的加入能控制其微裂縫的產生,可以提高疊合梁混凝土橋面預制板及接縫段抗裂能力。在混凝土中間加入玄武巖纖維,可以使混凝土內部產生空間網狀結構,使內部形成可靠“橋接”,從而增加整體延性和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特別是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
技術介紹
在橋梁工程中,疊合梁一般采用預制板加接縫現澆的施工方式,預制板和現澆混凝土收縮、徐變、完成度的差異和溫度變化的差異,容易導致開裂。運營期,由于重型荷載的運行,容易產生結構裂縫,且易產生橋面板底部裂縫,從而影響疊合梁橋面預制板及接縫的整體性能。對于作用于該處的混凝土必須要有更低的收縮,更好的粘結能力,有較高的延性。但是現有的普通混凝土早期易自收縮,自身中間會產生很多微裂縫,且普通素混凝土為脆性材料,延性差,難以滿足疊合梁的施工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該玄武巖纖維混凝土能控制其微裂縫的產生,可以提高疊合梁混凝土橋面預制板及接縫段抗裂能力。可以使混凝土內部產生空間網狀結構,使內部形成可靠“橋接”,從而增加整體延性和強度。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60~400kg、細集料850~900kg、粗集料950~1000kg、粉煤灰40~60kg、硅粉15~20kg、減水劑4~6kg、玄武巖纖維2~4kg、水130~150kg。前述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中,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87kg、細集料872kg、粗集料984kg、粉煤灰45kg、硅粉18kg、減水劑5.4kg、玄武巖纖維3.5kg、水144kg。前述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中,所述為P.O42.5水泥;所述粉煤灰為I級粉煤灰;所述硅粉為SF-95硅粉。前述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中,所述細集料粒徑為0~5mm,所述粗集料粒徑為5~25mm。前述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中,所述減水劑為KJ-A減水劑,所述玄武巖纖維規格型號為BFCS-17-(215-235)-18-0,且玄武巖纖維為18mm長玄武短切纖維。前述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中,混凝土制備過程總,將除水外的其它原料投入攪拌機進行干拌,攪拌時間為25~45s,然后加入水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為3min。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主要是將連續或者不連續的短切玄武巖纖維按合適的摻量添加到混凝土中,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韌性和抗彎拉強度,同時保留了混凝土結構原來的抗壓強度,從而起到對混凝土加固補強,延長工程耐久性的作用。玄武巖纖維混凝土自身具有高強度、低收縮、良好粘結等特性,混凝土施工性能可得到改善。預制橋面板接縫處采用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可降低橋面板脆性,提高整個橋面的抗沖擊性能,整體力學性能得到提高,施工質量易保證。預制橋面板及其接縫段采用玄武巖纖維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相比,開裂面積可減小30%。疊合梁混凝土預制橋面板及其濕接縫部位采用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可以提高抗裂性能、抗彎拉強度以及整體耐久性。相較于普通混凝土橋面板,使用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澆筑形成的橋面板在標準輪壓荷載作用下,最大裂縫寬度均小于0.1mm,估算運營期橋面管養總體成本可節省30%-40%。混凝土中玄武巖纖維的加入能控制其微裂縫的產生,可以提高疊合梁混凝土橋面預制板及接縫段抗裂能力。在混凝土中間加入玄武巖纖維,可以使混凝土內部產生空間網狀結構,使內部形成可靠“橋接”,從而增加整體延性和強度。在橋面板混凝土中摻入玄武巖纖維后,實驗驗證明顯提高普通道面混凝土的抗彎曲疲勞性能,初裂能量和斷裂韌性;玄武巖纖維道面混凝土的疲勞壽命是普通道面混凝土的2.15~5.95倍,且疲勞壽命均服從兩參數威布爾分布。在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環城高速公路第1-3標段項目經理部,峰林特大橋主橋懸索橋鋼混疊合主梁的混凝土橋面預制段及接縫段施工中,使用該玄武巖纖維混凝土為例,進行經濟效益計算分析,通過收集對比國內外鋼-混疊合梁懸索橋運營期病害案例,橋面板開裂、橋面積水下滲導致下部鋼梁腐蝕,從而使得疊合梁工作性能極大惡化屬于典型的耐久性病害,對其處置將極大增加了運營期管養成本。根據測算,纜索體系橋梁前30年養護費用每年約為總造價的0.7%,一座550米左右的疊合梁懸索橋,30總養護費用約為2.5億元,橋面板養護費用約占1\8。峰林特大橋疊合梁混凝土橋面預制段及接縫段應用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對后期橋面系管養總體成本可約節省30%-40%,粗略估算,使用本玄武巖纖維混凝土之后,能夠節約峰林特大橋的后期管養總體成本約100萬元左右。如果將該工法推廣應用到全世界全省高速公路建設領域,經濟效益是相當巨大的。附圖說明附圖1為玄武巖纖維混凝土28d抗壓強度示意圖;附圖2為玄武巖纖維混凝土28d抗彎拉強度示意圖;附圖3為玄武巖纖維混凝土28d抗彎撓度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限制的依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1: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60kg、細集料850kg、粗集料950kg、粉煤灰40kg、硅粉15kg、減水劑4kg、玄武巖纖維2kg、水130kg。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2: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87kg、細集料872kg、粗集料984kg、粉煤灰45kg、硅粉18kg、減水劑5.4kg、玄武巖纖維3.5kg、水144kg。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3: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400kg、細集料900kg、粗集料1000kg、粉煤灰60kg、硅粉20kg、減水劑6kg、玄武巖纖維4kg、水150kg。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4: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70kg、細集料900kg、粗集料980kg、粉煤灰50kg、硅粉15kg、減水劑5kg、玄武巖纖維3kg、水140kg。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5: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90kg、細集料880kg、粗集料980kg、粉煤灰55kg、硅粉18kg、減水劑5kg、玄武巖纖維3kg、水145kg。以上實施例中,所述粉煤灰為I級粉煤灰;所述硅粉為SF-95硅粉。所述細集料粒徑為0~5mm,所述粗集料粒徑為5~25mm。所述減水劑為KJ-A減水劑,所述玄武巖纖維規格型號為BFCS-17-(215-235)-18-0,且玄武巖纖維為18mm長玄武短切纖維。混凝土制備時,原材料全部投入攪拌機中攪拌開始計時到攪拌機停止所經歷的時間稱為攪拌時間,為獲得混合均勻、強度和工作性都能滿足要求的混凝土所需的最低限度攪拌時間。一般情況下,混凝土的勻質性是隨著攪拌時間的延長而提高,但攪拌時間超過某一限度后,混凝土的勻質性便無明顯改善了。而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在原材料加入攪拌機后直接加水攪拌180秒會導致玄武巖纖維在混凝土內部結塊,混凝土攪拌不均勻,混凝土和易性差,入料后在加水前進行干拌,攪拌時間在30秒左右可將材料內纖維均勻分布在個材料之間,攪拌后將稱量好的水加入攪拌機中,使水與混合料均勻結合減輕攪拌機負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60~400kg、細集料850~900kg、粗集料950~1000kg、粉煤灰40~60kg、硅粉15~20kg、減水劑4~6kg、玄武巖纖維2~4kg、水130~150kg。/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60~400kg、細集料850~900kg、粗集料950~1000kg、粉煤灰40~60kg、硅粉15~20kg、減水劑4~6kg、玄武巖纖維2~4kg、水130~150k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的混凝土用下列原料制成,水泥387kg、細集料872kg、粗集料984kg、粉煤灰45kg、硅粉18kg、減水劑5.4kg、玄武巖纖維3.5kg、水144k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巖纖維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為P.O42.5水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哨兵,侯云江,項海燕,趙明富,楊旭,田力,朱燦,柴彤彤,柴飛,張小付,楊靖,鄭明波,呂寒秋,高偉,汪云,王昱,何京貴,余啟仁,曠遠華,李青樂,涂剛,李方,陳開勇,蒲文郵,林汝山,田飛,任天鶴,王超,劉興斌,徐昭軍,桂柱云,羅建新,符亞梅,張晶晶,歐澤余,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