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風機塔筒生產車間的吊裝機構,包括支撐板,所述電動升降柱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橫板,所述橫板的下端設置有兩組吊環(huán),兩組所述拉繩的下端連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塊,兩組所述固定座之間設置有塔筒,所述塔筒的兩側固定安裝有塔筒法蘭,所述塔筒和固定座通過塔筒法蘭連接,所述固定座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卡座和圓形滑槽,所述圓形滑槽上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設置有不少于九組,每組所述滑塊上均固定安裝有綁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有多組綁帶,綁帶上開設有卡口,卡座上固定安裝有卡塊,在移動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塔筒晃動,安裝時便于進行移動。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風機塔筒生產車間的吊裝機構
本技術涉及塔筒生產設備
,具體為一種風機塔筒生產車間的吊裝機構。
技術介紹
風電塔筒就是風力發(fā)電的塔桿,在風力發(fā)電機組中主要起支撐作用,同時吸收機組震動,風電塔筒的生產工藝流程一般如下,數(shù)控切割機下料,厚板需要開坡口,卷板機卷板成型后,進行點焊、定位等操作,確認后進行內外縱縫的焊接,圓度檢查后,如有問題進行二次較圓,單節(jié)簡體焊接完成后,采用液壓組對滾輪架進行組對點焊后,焊接內外環(huán)縫、直線度等公差檢查后,先焊接法蘭再進行焊縫無損探傷和平面度檢查,噴砂、噴漆處理后,完成內件安裝和成品檢驗后,運輸至安裝現(xiàn)場,由于塔簡位置過高,安裝時不便,需要通過吊裝設備將其吊起進行安裝操作。但是,由于吊裝后塔筒高度在不斷提升,且塔筒過重吊裝時容易晃動有脫落的危險,且安裝時不便于進行移動,因此我們需要提出一種風機塔筒生產車間的吊裝機構。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機塔筒生產車間的吊裝機構,通過設置有多組綁帶,綁帶上開設有卡口,卡座上固定安裝有卡塊,在移動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塔筒晃動,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風機塔筒生產車間的吊裝機構,包括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上端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電動升降柱,所述電動升降柱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橫板,所述橫板的下端設置有兩組吊環(huán),兩組所述吊環(huán)分別連接有拉繩,兩組所述拉繩的下端連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塊,所述拉繩和固定座通過固定塊插接固定,兩組所述固定座之間設置有塔筒,所述塔筒的兩側固定安裝有塔筒法蘭,所述塔筒和固定座通過塔筒法蘭連接,所述固定座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卡座和圓形滑槽,所述圓形滑槽上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設置有不少于九組,每組所述滑塊上均固定安裝有綁帶。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塊上開設有與拉繩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下端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固定安裝在固定塊的下端。優(yōu)選的,每組所述綁帶上均開設有卡口,每組所述綁帶上的卡口設置不少于九組。優(yōu)選的,所述卡座上設置有與卡口相配合的卡塊,所述卡塊設置有不少于九組。優(yōu)選的,所述卡座設置在固定座的內部中間位置,且所述卡座位于圓形滑槽的內部。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支腿,所述支腿設置有四組,四組所述支腿的下端均固定安裝有自鎖萬向輪。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設置有兩組電動升降柱,便可通過吊裝高度的不同進行調整,兩組吊環(huán)分別連接有拉繩,塔筒的兩邊安裝有固定座,拉繩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座的中間位置,保證了吊裝時兩邊的平衡性,圓形滑槽滑動設置有綁帶,綁帶設置有多組卡口,綁帶穿過塔筒法蘭上的通孔,然后將通過卡口和卡塊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移動中塔筒會發(fā)生晃動,多處固定的方式也減少了塔筒脫落現(xiàn)象的發(fā)生,設置自鎖萬向輪,方便安裝時移動。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正面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固定座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固定座內部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塔筒法蘭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橫板;2、電動升降柱;3、支撐板;4、支腿;5、自鎖萬向輪;6、吊環(huán);7、拉繩;8、固定座;9、固定塊;10、限位塊;11、塔筒;12、塔筒法蘭;13、通孔;14、滑塊;15、卡座;16、圓形滑槽;17、綁帶;18、卡口;19、卡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5,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風機塔筒生產車間的吊裝機構,包括支撐板3,支撐板3的上端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電動升降柱2,便可通過吊裝高度的不同進行調整,電動升降柱2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橫板1,橫板1的下端設置有兩組吊環(huán)6,兩組吊環(huán)6分別連接有拉繩7,兩組拉繩7的下端連接有固定座8,固定座8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塊9,拉繩7和固定座8通過固定塊9插接固定,固定塊9上開設有與拉繩7相配合的通孔13,通孔13的下端設置有限位塊10,限位塊10固定安裝在固定塊9的下端。拉繩7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座8的中間位置,保證了吊裝時兩邊的平衡性,兩組固定座8之間設置有塔筒11,塔筒11的兩側固定安裝有塔筒法蘭12,塔筒11和固定座8通過塔筒法蘭12連接,固定座8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卡座15和圓形滑槽16,卡座15設置在固定座8的內部中間位置,且卡座15位于圓形滑槽16的內部,圓形滑槽16上設置有滑塊14,滑塊14設置有不少于九組,每組滑塊14上均固定安裝有綁帶17,圓形滑槽16方便移動綁帶17,便于對塔筒法蘭12進行固定,每組綁帶17上均開設有卡口18,每組綁帶17上的卡口18設置不少于九組,卡座15上設置有與卡口18相配合的卡塊19,卡塊19設置有不少于九組。綁帶17設置有多組卡口18,綁帶17穿過塔筒法蘭12上的通孔,然后將通過卡口18和卡塊19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移動中塔筒11會發(fā)生晃動,多處固定的方式也減少了塔筒11脫落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通過采取綁帶17固定的方式,適合任何塔筒11的吊裝,支撐板3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支腿4,支腿4設置有四組,四組支腿4的下端均固定安裝有自鎖萬向輪5,方便安裝時進行移動。工作原理:設置有兩組電動升降柱2,便可通過吊裝高度的不同進行調整,兩組吊環(huán)6分別連接有拉繩7,塔筒11的兩邊安裝有固定座8,拉繩7的下端固定在固定座8的中間位置,保證了吊裝時兩邊的平衡性,圓形滑槽16滑動設置有綁帶17,綁帶17設置有多組卡口18,綁帶17穿過塔筒法蘭12上的通孔,然后將通過卡口18和卡塊19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移動中塔筒11會發(fā)生晃動,多處固定的方式也減少了塔筒11脫落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通過采取綁帶17固定的方式,適合任何塔筒11的吊裝,自鎖萬向輪5方便安裝時進行移動。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風機塔筒生產車間的吊裝機構,包括支撐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3)的上端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電動升降柱(2),所述電動升降柱(2)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橫板(1),所述橫板(1)的下端設置有兩組吊環(huán)(6),兩組所述吊環(huán)(6)分別連接有拉繩(7),兩組所述拉繩(7)的下端連接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塊(9),所述拉繩(7)和固定座(8)通過固定塊(9)插接固定,兩組所述固定座(8)之間設置有塔筒(11),所述塔筒(11)的兩側固定安裝有塔筒法蘭(12),所述塔筒(11)和固定座(8)通過塔筒法蘭(12)連接,所述固定座(8)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卡座(15)和圓形滑槽(16),所述圓形滑槽(16)上設置有滑塊(14),所述滑塊(14)設置有不少于九組,每組所述滑塊(14)上均固定安裝有綁帶(17)。/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風機塔筒生產車間的吊裝機構,包括支撐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3)的上端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電動升降柱(2),所述電動升降柱(2)的上端固定安裝有橫板(1),所述橫板(1)的下端設置有兩組吊環(huán)(6),兩組所述吊環(huán)(6)分別連接有拉繩(7),兩組所述拉繩(7)的下端連接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塊(9),所述拉繩(7)和固定座(8)通過固定塊(9)插接固定,兩組所述固定座(8)之間設置有塔筒(11),所述塔筒(11)的兩側固定安裝有塔筒法蘭(12),所述塔筒(11)和固定座(8)通過塔筒法蘭(12)連接,所述固定座(8)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卡座(15)和圓形滑槽(16),所述圓形滑槽(16)上設置有滑塊(14),所述滑塊(14)設置有不少于九組,每組所述滑塊(14)上均固定安裝有綁帶(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機塔筒生產車間的吊裝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塊(9)上開設有與拉繩(7)相配合的通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程志勝,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潤翔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