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限位功能的多管道安裝提升裝置
本技術涉及機電管道安裝
,具體地指一種帶限位功能的多管道安裝提升裝置。
技術介紹
傳統的水平管道安裝提升方式是:小口徑(管徑≤DN200)管道采用人工抬舉到安裝高度,大口徑(管徑>DN200)管道采用鏈條葫蘆起吊到安裝高度。這兩種安裝方式都比較費時費工,而且安全保障不高,經常有工人在抬舉管道過程中滑落而摔傷,或者在葫蘆起吊過程中出現管道滑落事件。雖然現有部分管道提升裝置采用電動提升架的形式提升管道,但缺乏有效的固定和限位,導致管道在高空中進行連接安裝時,易出現移位偏差,安裝質量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水平管道安裝提升方式安全性低,管道易位移的問題,提供一種帶限位功能的多管道安裝提升裝置,包括固定架、底座、升降架和升降驅動組件;所述固定架豎直設于所述底座兩相對側,所述升降架設于所述底座兩相對側的所述固定架之間,所述升降架至少兩相對側分別設有至少一組與所述固定架活動連接的升降驅動組件;所述升降架上端還設有可拆式限位器;所述升降驅動組件包括電動卷揚機、卷筒、提升繩、升降滑塊、升降滑槽、第一導向輪、第二導向輪和固定桿;所述第一導向輪和所述升降滑塊設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第二導向輪和固定桿設于所述固定架上端,所述電動卷揚機和卷筒相配合并設于所述固定架下端,所述升降滑槽豎直設于所述固定架上并與所述升降滑塊配合;所述提升繩一端與所述固定桿連接,另一端依次繞過所述第一導向輪和第二導向輪后與所述卷筒連接。進一步,所述升降架包括升降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帶限位功能的多管道安裝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底座(2)、升降架(3)和升降驅動組件;/n所述固定架(1)豎直設于所述底座(2)兩相對側,所述升降架(3)設于所述底座(2)兩相對側的所述固定架(1)之間,所述升降架(3)至少兩相對側分別設有至少一組與所述固定架(1)活動連接的升降驅動組件;所述升降架(3)上端還設有可拆式限位器;/n所述升降驅動組件包括電動卷揚機(4)、卷筒(12)、提升繩(5)、升降滑塊(7)、升降滑槽(8)、第一導向輪(9)、第二導向輪(10)和固定桿(11);所述第一導向輪(9)和所述升降滑塊(7)設于所述升降架(3)上,所述第二導向輪(10)和固定桿(11)設于所述固定架(1)上端,所述電動卷揚機(4)和卷筒(12)相配合并設于所述固定架(1)下端,所述升降滑槽(8)豎直設于所述固定架(1)上并與所述升降滑塊(7)配合;所述提升繩(5)一端與所述固定桿(11)連接,另一端依次繞過所述第一導向輪(9)和第二導向輪(10)后與所述卷筒(12)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限位功能的多管道安裝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底座(2)、升降架(3)和升降驅動組件;
所述固定架(1)豎直設于所述底座(2)兩相對側,所述升降架(3)設于所述底座(2)兩相對側的所述固定架(1)之間,所述升降架(3)至少兩相對側分別設有至少一組與所述固定架(1)活動連接的升降驅動組件;所述升降架(3)上端還設有可拆式限位器;
所述升降驅動組件包括電動卷揚機(4)、卷筒(12)、提升繩(5)、升降滑塊(7)、升降滑槽(8)、第一導向輪(9)、第二導向輪(10)和固定桿(11);所述第一導向輪(9)和所述升降滑塊(7)設于所述升降架(3)上,所述第二導向輪(10)和固定桿(11)設于所述固定架(1)上端,所述電動卷揚機(4)和卷筒(12)相配合并設于所述固定架(1)下端,所述升降滑槽(8)豎直設于所述固定架(1)上并與所述升降滑塊(7)配合;所述提升繩(5)一端與所述固定桿(11)連接,另一端依次繞過所述第一導向輪(9)和第二導向輪(10)后與所述卷筒(1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限位功能的多管道安裝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包括升降托板(3.1)、升降立桿(3.2)、平衡梁(3.3)和阻擋樁(3.4);所述升降托板(3.1)水平設置,所述平衡梁(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慶國,余靜,李德軍,吳剛,唐川,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