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管材自動上料機,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的中部設置有多根豎桿,每根豎桿的頂部傾斜布置有一斜桿,在機架上位于斜桿的一側形成有上料區,在機架上位于斜桿的另一側形成有卸料區,在上料區上設置有多根擋料桿,擋料桿和豎桿之間形成過渡區,在機架上設置有上料機構和卸料機構,上料機構由多個上料組件組成,每個上料組件包括盛料桿和用于推動盛料桿轉動的上料缸,卸料機構包括穿設于各個斜桿下方的連接桿、固定于機架外側壁上用于推動連接桿上下移動的卸料缸,在連接桿上設置有多根斜度和斜桿相同的舉料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管材自動上料機,其能夠連續平穩地進行上料動作,滿足自動化上料需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管材自動上料機
本技術涉及管材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管材自動上料機。
技術介紹
在管材加工過程中,例如對管材進行切割或者彎折加工,均需要對管材進行上料。由于管材長度較長,同時重量較重,如采用人工進行上料,則存在上料難度較大,費時費力。為此,現有公開號為CN207900679U的中國技術公開了《一種管材上料機》,包括機架、裝設于機架且用于放置管材的上料區、位于上料區上方的放料區以及用于將上料區的管材輸送至放料區的舉料機構,放料區設有用于容置管材的槽道,所述槽道設有若干個用于承載管材的第一導向輪,若干個第一導向輪沿管材方向排列分布。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管材自動上料機,其能夠連續平穩地進行上料動作,滿足自動化上料需求。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管材自動上料機,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的中部沿著管材擺放的長度方向間隔固定設置有多根豎桿,每根豎桿的頂部傾斜布置有一斜桿,在機架上位于斜桿的一側形成有用于放置管材的上料區,在機架上位于斜桿的另一側形成有用于將管材逐根送入下一個工位的卸料區,在上料區上設置有多根擋料桿,擋料桿和豎桿之間形成過渡區,在上料區上設置有用于將管材送入過渡區的上料機構,在機架上設置有用于將管材從過渡區送入卸料區的卸料機構,上料機構由多個沿管材擺放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的上料組件組成,每個上料組件包括盛料桿和用于推動盛料桿轉動的上料缸,盛料桿的一端鉸接于對應的豎桿之上,盛料桿的另一端放置于機架的側壁之上,上料缸缸體鉸接于機架的底部,上料缸的輸出端鉸接于盛料桿的下方,卸料機構包括穿設于各個斜桿下方的連接桿、固定于機架外側壁上用于推動連接桿上下移動的卸料缸,在連接桿上設置有多根斜度和斜桿相同的舉料桿,舉料桿的一端位于過渡區,卸料區上沿管材的擺放長度間隔設置有多個滾輪。作為改進,所述擋料桿連接于安裝桿之上,安裝桿上設置有推動安裝桿移動的推動組件,通過將各根擋料桿連接于同一根安裝桿之上,利用推動組件帶動安裝桿移動,實現了過渡區寬度的變化,便于改變過渡區內可容納的管材根數。再改進,所述推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機架之上的一組蝸桿,每個蝸桿之上配合有一渦輪,每個渦輪和一絲杠連接,每個絲杠上設置有一與安裝桿連接的絲杠螺母,兩個蝸桿之間設置有傳動桿,其中一個蝸桿和一驅動電機連接,利用驅動電機帶動蝸桿轉動,蝸桿通過傳動桿最終帶動兩個渦輪轉動,渦輪帶動絲杠旋轉,使得絲杠螺母在絲杠上可發生移動,實現了安裝桿的移動。再改進,所述每個滾輪通過滾輪支撐座滑動設置于機架之上,在機架上設置有與滾輪支撐座相連的電動推桿,利用電動推桿帶動對應的滾輪支撐座的上下移動,通過控制各個電動推桿,從而改變各個滾輪在豎向方向上的高度,使得各個滾輪從一端至另一端高度逐漸變低,使得支撐于滾輪之上的管材往低處一端滑動。再改進,所述機架的外側壁上固定設置有導向桿,導向桿上滑動設置有導向塊,導向塊連接于連接桿和卸料缸輸出端之間,通過給連接桿設置導向桿,提高了舉料桿移動的穩定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在需要對管材進行送料時,將管材堆放于上料區,各個上料組件同步動作,上料缸活塞桿伸出,盛料桿繞著與豎桿的鉸接處發生旋轉,管材越過擋料桿進入過渡區,接著,卸料機構動作,卸料缸活塞桿伸出,連接桿被舉起,舉料桿將管材從過渡區底部頂起,當管材移動至斜桿頂部時,管材沿著斜桿的斜面滾入卸料區,最后,卸料區內的滾輪將管材輸送至下一個工位,完成了管材的自動上料過程,在此過程中管材能夠連續平穩地進行上料,滿足了自動化上料需求。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中管材自動上料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管材自動上料機在另一個方向上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和2所示,本實施中的管材自動上料機,包括機架1、滾輪8、上料機構、卸料機構6、推動組件3、滾輪支撐座82和電動推桿81。其中,機架1的中部沿著管材擺放的長度方向間隔固定設置有多根豎桿41,每根豎桿41的頂部傾斜布置有一斜桿42,在機架1上位于斜桿42的一側形成有用于放置管材的上料區11,在機架1上位于斜桿42的另一側形成有用于將管材逐根送入下一個工位的卸料區13,在上料區11上設置有多根擋料桿2,擋料桿2和豎桿41之間形成過渡區12,在上料區11上設置有用于將管材送入過渡區12的上料機構,在機架1上設置有用于將管材從過渡區12送入卸料區13的卸料機構6,上料機構由多個沿管材擺放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的上料組件5組成,每個上料組件6包括盛料桿51和用于推動盛料桿51轉動的上料缸52,盛料桿51的一端鉸接于對應的豎桿41之上,盛料桿51的另一端放置于機架1的側壁之上,上料缸52缸體鉸接于機架1的底部,上料缸52的輸出端鉸接于盛料桿51的下方,卸料機構6包括穿設于各個斜桿42下方的連接桿7、固定于機架1外側壁上用于推動連接桿7上下移動的卸料缸61,在連接桿7上設置有多根斜度和斜桿41相同的舉料桿9,舉料桿9的一端位于過渡區12,卸料區13上沿管材的擺放長度間隔設置有多個滾輪8。進一步地,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擋料桿2連接于安裝桿21之上,安裝桿21上設置有推動安裝桿21移動的推動組件3,通過將各根擋料桿2連接于同一根安裝桿21之上,利用推動組件3帶動安裝桿21移動,實現了過渡區12寬度的變化,便于改變過渡區12內可容納的管材根數。具體地,推動組件3包括設置于機架1之上的一組蝸桿31,每個蝸桿31之上配合有一渦輪32,每個渦輪32和一絲杠連接,每個絲杠上設置有一與安裝桿連接的絲杠螺母,兩個蝸桿31之間設置有傳動桿33,其中一個蝸桿31和一驅動電機連接,利用驅動電機帶動蝸桿31轉動,蝸桿31通過傳動桿33最終帶動兩個渦輪32轉動,渦輪32帶動絲杠旋轉,使得絲杠螺母在絲杠上可發生移動,實現了安裝桿21的移動。另外,每個滾輪8通過滾輪支撐座82滑動設置于機架1之上,在機架1上設置有與滾輪支撐座82相連的電動推桿81,利用電動推桿81帶動對應的滾輪支撐座82的上下移動,通過控制各個電動推桿81,從而改變各個滾輪8在豎向方向上的高度,使得各個滾輪8從一端至另一端高度逐漸變低,使得支撐于滾輪8之上的管材往低處一端滑動。此外,機架1的外側壁上固定設置有導向桿63,導向桿63上滑動設置有導向塊62,導向塊62連接于連接桿7和卸料缸61輸出端之間,通過給連接桿7設置導向桿62,提高了舉料桿9移動的穩定性。綜上,在需要對管材進行送料時,將管材堆放于上料區11,各個上料組件5同步動作,上料缸52活塞桿伸出,盛料桿51繞著與豎桿41的鉸接處發生旋轉,管材越過擋料桿2進入過渡區12,接著,卸料機構6動作,卸料缸61活塞桿伸出,連接桿7被舉起,舉料桿9將管材從過渡區12底部頂起,當管材移動至斜桿41頂部時,管材沿著斜桿41的斜面滾入卸料區,最后,卸料區13內的滾輪8將管材輸送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管材自動上料機,包括機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的中部沿著管材擺放的長度方向間隔固定設置有多根豎桿(41),每根豎桿(41)的頂部傾斜布置有一斜桿(42),在機架(1)上位于斜桿(42)的一側形成有用于放置管材的上料區(11),在機架(1)上位于斜桿(42)的另一側形成有用于將管材逐根送入下一個工位的卸料區(13),在上料區(11)上設置有多根擋料桿(2),擋料桿(2)和豎桿(41)之間形成過渡區(12),在上料區(11)上設置有用于將管材送入過渡區的上料機構,在機架(1)上設置有用于將管材從過渡區(12)送入卸料區的卸料機構(6),上料機構由多個沿管材擺放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的上料組件(5)組成,每個上料組件(5)包括盛料桿(51)和用于推動盛料桿(51)轉動的上料缸(52),盛料桿(51)的一端鉸接于對應的豎桿(41)之上,盛料桿(51)的另一端放置于機架(1)的側壁之上,上料缸(52)缸體鉸接于機架(1)的底部,上料缸(52)的輸出端鉸接于盛料桿(51)的下方,卸料機構(6)包括穿設于各個斜桿(42)下方的連接桿(7)、固定于機架(1)外側壁上用于推動連接桿(7)上下移動的卸料缸(61),在連接桿(7)上設置有多根斜度和斜桿(42)相同的舉料桿(9),舉料桿(9)的一端位于過渡區(12),卸料區(13)上沿管材的擺放長度間隔設置有多個滾輪(8)。/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材自動上料機,包括機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的中部沿著管材擺放的長度方向間隔固定設置有多根豎桿(41),每根豎桿(41)的頂部傾斜布置有一斜桿(42),在機架(1)上位于斜桿(42)的一側形成有用于放置管材的上料區(11),在機架(1)上位于斜桿(42)的另一側形成有用于將管材逐根送入下一個工位的卸料區(13),在上料區(11)上設置有多根擋料桿(2),擋料桿(2)和豎桿(41)之間形成過渡區(12),在上料區(11)上設置有用于將管材送入過渡區的上料機構,在機架(1)上設置有用于將管材從過渡區(12)送入卸料區的卸料機構(6),上料機構由多個沿管材擺放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的上料組件(5)組成,每個上料組件(5)包括盛料桿(51)和用于推動盛料桿(51)轉動的上料缸(52),盛料桿(51)的一端鉸接于對應的豎桿(41)之上,盛料桿(51)的另一端放置于機架(1)的側壁之上,上料缸(52)缸體鉸接于機架(1)的底部,上料缸(52)的輸出端鉸接于盛料桿(51)的下方,卸料機構(6)包括穿設于各個斜桿(42)下方的連接桿(7)、固定于機架(1)外側壁上用于推動連接桿(7)上下移動的卸料缸(61),在連接桿(7)上設置有多根斜度和斜桿(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彬,何慧清,
申請(專利權)人:標克激光科技寧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