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水壓壓氣機,包括支桿、活塞組件以及杠桿,所述活塞組件包括水壓缸和氣壓缸、水壓活塞、氣壓活塞、水壓桿、氣壓桿以及同步桿,所述水壓活塞將所述水壓缸的內腔分隔為第一上腔室和第一下腔室,所述第一下腔室連接有進水管和位于所述進水管下方的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都設置有水閥,所述氣壓活塞將所述氣壓缸的內腔分隔為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所述第二下腔室的側壁上開設有進氣孔,所述進氣孔上設置有單向閥,所述第二下腔室還連接有支氣管,所述支氣管上設置有氣閥,各所述支氣管連接在同一個出氣管上。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水壓壓氣機,利用水力將新風系統所需的風力輸送出去,能耗相對較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壓壓氣機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通風設備,尤其是一種水壓壓氣機。
技術介紹
對于通風較差的建筑,通常要設置新風系統以便向室內輸送新風,傳統的新風系統通常采用高風壓、大流量風機,依靠機械強力由一側向室內送氣,能耗相對較高。有鑒于此,本申請人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耗相對較低的水壓壓氣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壓壓氣機,包括支桿、分別位于所述支桿兩側的活塞組件以及桿身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桿上的杠桿,所述活塞組件包括并排布置的水壓缸和氣壓缸、密封滑動連接在所述水壓缸內的水壓活塞、密封滑動連接在所述氣壓缸內的氣壓活塞、與所述水壓活塞固定連接且從所述水壓缸的上端穿出的水壓桿、與所述氣壓活塞固定連接且從所述氣壓缸的上端穿出的氣壓桿以及同時固定連接在所述水壓桿和所述氣壓桿上且與所述杠桿滑動連接的同步桿,所述水壓活塞將所述水壓缸的內腔分隔為與外部連通的第一上腔室和密閉的第一下腔室,所述第一下腔室連接有進水管和位于所述進水管下方的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都設置有水閥,所述氣壓活塞將所述氣壓缸的內腔分隔為與外部連通的第二上腔室和密閉的第二下腔室,所述第二下腔室的側壁上開設有與外部連通的進氣孔,所述進氣孔上設置有單向閥,所述第二下腔室還連接有支氣管,所述支氣管上設置有氣閥,各所述支氣管未與對應的所述第二下腔室連接的一端連接在同一個出氣管上。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還包括依次連接的發電管、過濾罐、濾水管和排氣管,所述發電管未與所述過濾罐連接的一端與所述出氣管連接,所述發電管的管壁上設置有多個風力發電裝置,所述濾水管豎直布置,且所述濾水管下端與所述過濾罐連接,上端與所述排氣管連接,所述濾水管的管壁上設置有多個相互錯位布置的擋水板。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各所述水壓活塞下端還固定連接有頂壓桿,所述頂壓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頂壓氣囊。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杠桿上設置有摩擦發電裝置,所述摩擦發電裝置包括與所述杠桿平行布置的摩擦桿和滑動連接在所述摩擦桿上的摩擦發電塊。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改進,所述杠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拉繩,各所述拉繩的下端都連接有配重塊,所述配重塊密封滑動連接在增壓缸的內腔中,所述增壓缸的內腔被所述配重塊分隔為與外部連通的第三上腔室和密閉的第三下腔室,所述第三下腔室連接有充氣泵。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水壓壓氣機,利用水力將新風系統所需的風力輸送出去,能耗相對較低。2、本專利技術利用水壓驅動杠桿動作,在利用杠桿推動氣壓活塞動作實現送風,通過兩個氣壓活塞的交替動作實現連續送風,送風效率相對較高。3、通過設置發電管或摩擦發電裝置,可利用氣體的流動實現發電,綠色環保。4、通過設置頂壓氣囊或配置塊,可在水壓不足時輔助杠桿動作,保證水壓壓氣機的工作穩定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水壓壓氣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水壓壓氣機的另一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標示對應如下:10-支桿;20-杠桿;30-活塞組件;31-水壓缸;32-氣壓缸;33-水壓活塞;34-氣壓活塞;35-水壓桿;36-氣壓桿;37-同步桿;38-進水管;39-出水管;40-出氣管;41-支氣管;50-發電管;60-過濾罐;70-濾水管;80-排氣管;91-頂壓桿;92-頂壓氣囊;93-摩擦發電裝置;94-拉繩;95-配重塊;96-增壓缸。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水壓壓氣機,包括支桿10、分別位于支桿10兩側的活塞組件30以及桿身轉動連接在支桿10上的杠桿20,其中,支桿10和杠桿20共同形成杠桿結構。當然,本實施例提供的水壓壓氣機還包括用于控制各活塞組件30的工作時序的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可以為常規的PLC控制芯片或微電腦,可從市場上直接購買并根據實際功能需求進行設置而獲得。活塞組件30包括并排布置的水壓缸31和氣壓缸32、密封滑動連接在水壓缸31內的水壓活塞33、密封滑動連接在氣壓缸32內的氣壓活塞34、與水壓活塞33固定連接且從水壓缸32的上端穿出的水壓桿35、與氣壓活塞34固定連接且從氣壓缸32的上端穿出的氣壓桿36以及同時固定連接在水壓桿35和氣壓桿36上且與杠桿20滑動連接的同步桿37,當然,兩個活塞組件30的同步桿37和杠桿20的連接位置與杠桿20和支桿10之間的連接位置之間的水平間距相同,當然,由于同步桿37和杠桿20是滑動連接的,且滑動方向為杠桿20的長度方向,因此兩個活塞組件30的同步桿37和杠桿20的連接位置與杠桿20和支桿10之間的連接位置之間的距離可能會隨著杠桿20的擺動而變化,但無論如何變化,其水平間距不會變化。至于活塞和對應的缸體之間的具體密封滑動連接結構與常規的氣缸或液壓缸相同,并非本實施例的重點,此處不再詳述。水壓活塞33將水壓缸31的內腔分隔為與外部連通的第一上腔室和密閉的第一下腔室,第一下腔室連接有進水管38和位于進水管下38方的出水管39,進水管38和出水管39上都設置有用于開啟或關閉對應管道的水閥,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水壓活塞33是可以滑動的,第一上腔室和第一下腔室的容積也是會變化的,因此,進水管38和出水管39與第一下腔室連通的位置需要確保無論水壓活塞33如何動作都能夠與第一下腔室連通。氣壓活塞34將氣壓缸32的內腔分隔為與外部連通的第二上腔室和密閉的第二下腔室,第二下腔室的側壁上開設有與外部連通的進氣孔(圖中未示出),該進氣孔上設置有單向閥,且第二下腔室還連接有支氣管41,支氣管41上設置有氣閥,各支氣管41未與對應的第二下腔室連接的一端連接在同一個出氣管40上。同樣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氣壓活塞34是可以滑動的,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的容積也是會變化的,因此,進氣孔和支起管41與第二下腔室連通的位置需要確保無論氣壓活塞34如何動作都能夠與第二下腔室連通。使用前,將兩個進水管38分別與市政自來水管道或者高壓水管道連接,各水閥和氣閥都處于關閉狀態。使用時,將其中一個活塞組件30(為便于描述,下文稱為第一活塞組件)的進水管38上的水閥打開,同時將另一個活塞組件30(為便于描述,下文稱為第二活塞組件)上的支氣管41上的氣閥和出水管39上的水閥都打開,使得水流入第一活塞組件的第一下腔室,并將對應的水壓活塞33向上頂起,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同步桿37的作用,第一活塞組件的氣壓活塞34也會同步向上頂起,使得對應的第二下腔室通過進氣孔進氣,同時杠桿20擺動,帶動第二活塞組件的各個活塞往下滑動,使得第二活塞的第一下腔室內的水(如果有的話)從對應的出水管39排出,同時將第二活塞的第二下腔室的空氣通過支氣管41排放到出氣管40中,實現送風;當第一活塞組件的水壓活塞33上升到極限位置之后,關閉第一活塞組件的進水管38上的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水壓壓氣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桿、分別位于所述支桿兩側的活塞組件以及桿身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桿上的杠桿,所述活塞組件包括并排布置的水壓缸和氣壓缸、密封滑動連接在所述水壓缸內的水壓活塞、密封滑動連接在所述氣壓缸內的氣壓活塞、與所述水壓活塞固定連接且從所述水壓缸的上端穿出的水壓桿、與所述氣壓活塞固定連接且從所述氣壓缸的上端穿出的氣壓桿以及同時固定連接在所述水壓桿和所述氣壓桿上且與所述杠桿滑動連接的同步桿,所述水壓活塞將所述水壓缸的內腔分隔為與外部連通的第一上腔室和密閉的第一下腔室,所述第一下腔室連接有進水管和位于所述進水管下方的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都設置有水閥,所述氣壓活塞將所述氣壓缸的內腔分隔為與外部連通的第二上腔室和密閉的第二下腔室,所述第二下腔室的側壁上開設有與外部連通的進氣孔,所述進氣孔上設置有單向閥,所述第二下腔室還連接有支氣管,所述支氣管上設置有氣閥,各所述支氣管未與對應的所述第二下腔室連接的一端連接在同一個出氣管上。/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壓壓氣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桿、分別位于所述支桿兩側的活塞組件以及桿身轉動連接在所述支桿上的杠桿,所述活塞組件包括并排布置的水壓缸和氣壓缸、密封滑動連接在所述水壓缸內的水壓活塞、密封滑動連接在所述氣壓缸內的氣壓活塞、與所述水壓活塞固定連接且從所述水壓缸的上端穿出的水壓桿、與所述氣壓活塞固定連接且從所述氣壓缸的上端穿出的氣壓桿以及同時固定連接在所述水壓桿和所述氣壓桿上且與所述杠桿滑動連接的同步桿,所述水壓活塞將所述水壓缸的內腔分隔為與外部連通的第一上腔室和密閉的第一下腔室,所述第一下腔室連接有進水管和位于所述進水管下方的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都設置有水閥,所述氣壓活塞將所述氣壓缸的內腔分隔為與外部連通的第二上腔室和密閉的第二下腔室,所述第二下腔室的側壁上開設有與外部連通的進氣孔,所述進氣孔上設置有單向閥,所述第二下腔室還連接有支氣管,所述支氣管上設置有氣閥,各所述支氣管未與對應的所述第二下腔室連接的一端連接在同一個出氣管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榮華,侯勁延,
申請(專利權)人:南安市榮華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