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過濾元件內嵌件,包括筒體以及設置于筒體兩端的端蓋,端蓋與筒體固定連接;所述筒體包括內筒以及套設于內筒外的外筒,內筒與外筒固定連接;所述內筒與外筒之間設置有填充材料。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過濾元件內嵌件,設置于過濾元件的內部,通過在內外筒中間填充不同種類的填充材料,過濾元件可以實現不同的附加操作,進而提高過濾元件功能的多元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過濾元件內嵌件
本技術屬于過濾元件部件的制造
,具體涉及一種過濾元件內嵌件。
技術介紹
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環保和節能減排目標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過濾在實現這一目標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過濾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時能對有些珍貴金屬和稀有金屬進行回收再利用。過濾元件是過濾器內的核心過濾部件。目前,市場上的過濾元件功能單一,預過濾和主過濾分不同工位、不同過濾器,其他吸附、脫色功能又需要專門的過濾器或吸附塔來完成,這無形中增加了過濾器成本。一般大型吸附塔體積龐大,占地面積大,人工操作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過濾元件內嵌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過濾元件功能單一,只能夠滿足過濾功能的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過濾元件內嵌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以及設置于筒體兩端的端蓋,端蓋與筒體固定連接;所述筒體包括內筒以及套設于內筒外的外筒,內筒與外筒固定連接;所述內筒與外筒之間設置有填充材料。本技術方案所述的內嵌件適合安裝于柱形的過濾元件中,例如可以安裝于專利號為2015204717776的過濾元件中。通過內外筒中間不同種類的填充材料,可以實現不同的附加操作,例如預過濾、吸附脫色、吸附離子與分子、或者離子交換等。使過濾元件的功能多元化,不僅僅只滿足過濾操作。優選的,所述內筒至少包含兩個,所述外筒至少包含兩個,且外筒的數量與內筒的數量一致;每個內筒以及外筒固定連接構成一個內嵌單元組,相鄰內嵌單元組之間固定連接。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內嵌單元組的軸向長度為5英寸或者10英寸的整數倍。針對于較長的筒體,內外筒可以分成多個內嵌單元組。拆分成多個內嵌單元組可以簡化內嵌件的制作過程,包括內筒與外筒的制備、以及內筒與外筒之間填充材料的塞填。此外,內嵌件還可以根據不同過濾元件的長度做適應性的調整。優選的,所述填充材料為環形濾布、活性炭、吸附樹脂、或者分子篩中的一種或者任意組合。其中,環形濾布用于預過濾,活性炭可以起到吸附以及脫色的作用,吸附樹脂可以有針對性吸附不同的離子和分子,分子篩作為離子交換、催化劑的載體。填充材料可以為一種,也可以是多種組合,根據實際需求而定。當然,上述填充材料只是優選材料,不僅限于以上幾種填充材料。優選的,所述內筒包含若干內筒筋板以及篩網,所述內筒筋板沿內筒的圓周方向以及軸向設置,所述篩網鑲嵌于內筒筋板中;所述外筒包含若干外筒筋板以及篩網,所述外筒筋板沿外筒的圓周方向以及軸向設置,所述篩網鑲嵌于外筒筋板中。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篩網為高精度尼龍篩網。為了便于濾液穿入穿出內嵌件,同時為了提高內外筒的強度,內筒由內筒筋板、外筒由外筒筋板、以及篩網構成。篩網能有效攔截預過濾纖維脫落或各種填充材料表面粉塵脫落。優選的,所述筒體與端蓋之間設置有定位環。優選的,所述端蓋上設置有提手。優選的,所述筒體與端蓋之間以及內筒與外筒之間通過熱熔焊接固定。不同于傳統的粘接固定,由于不添加任何膠黏劑,因此內嵌件不會污染待過濾物料。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所述的過濾元件內嵌件,設置于過濾元件的內部,通過在內外筒中間設置不同種類的填充材料,過濾元件可以實現不同的附加操作,進而提高過濾元件功能的多元化。附圖說明圖1為過濾元件內嵌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過濾元件內嵌件的剖視圖;圖3為過濾元件內嵌件的右視圖;圖中附圖標記,1-第一內嵌單元組;2-第二內嵌單元組;3-第三內嵌單元組;10-端蓋,101-提手;20-內筒筋板,21-第一內筒,22-第二內筒;30-外筒筋板,31-第一外筒,32-第二外筒;40-篩網;50-填充材料;60-定位環。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一種過濾元件內嵌件,如圖1~3所示,包括筒體以及設置于筒體兩端的端蓋10;筒體包括內筒以及套設于內筒外的外筒。內筒包含內筒筋板20以及篩網40,內筒筋板20沿內筒的圓周方向以及軸向設置;外筒包含外筒筋板30以及篩網40,外筒筋板30沿外筒的圓周方向以及軸向設置。內筒以及外筒通過注塑成型,篩網40在內筒、外筒注塑成型過程中分別鑲嵌于內筒筋板20與外筒筋板30中。篩網具體為高精度尼龍篩網。本實施例中,內筒由1個5英寸的第一內筒21、兩個10英寸的第二內筒22構成。外筒30由1個5英寸的第一外筒31、兩個10英寸的第二外筒32構成。第一內筒21與第一外筒22的首尾端部分別通過熱熔焊接固定,以形成第一內嵌單元組1,兩個第二內筒22與兩個第二外筒32的首尾端部分別通過熱熔焊接固定,分別形成第二內嵌單元組2和第三內嵌單元組3。第一內嵌單元組1與第二內嵌單元組2,第二內嵌單元組2以及第三內嵌單元組3之間分別通過熱熔焊接固定連接,形成筒體。第一內筒21與第一外筒31之間、第二內筒22與第二外筒32之間均塞填有填充材料50。本實施例中,填充材料50為環形濾布。濾液進入內嵌件后實現預過濾處理。在第三內嵌單元組3的末端設置定位環60,定位環的作用是防止填充材料在熱熔焊接時傾灑,然后再在定位環60的外側以及第一內嵌單元組2上安裝端蓋10,端蓋10與筒體通過熱熔焊接固定。為了便于提取,右側的端蓋10上還設置有提手101。本技術方案所述的內嵌件可以安裝于專利號為2015204717776的過濾元件中,即可以將該種過濾元件中的磁棒安裝環以及磁棒由本實施例中的內嵌件替換。內嵌件插進過濾元件,內嵌件上端蓋搭扣在過濾元件上端蓋上。內嵌件與過濾元件是可拆分的,內嵌件沒有功能后可單獨更換。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過濾元件內嵌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以及設置于筒體兩端的端蓋,端蓋與筒體固定連接;所述筒體包括內筒以及套設于內筒外的外筒,內筒與外筒固定連接;所述內筒與外筒之間設置有填充材料。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過濾元件內嵌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以及設置于筒體兩端的端蓋,端蓋與筒體固定連接;所述筒體包括內筒以及套設于內筒外的外筒,內筒與外筒固定連接;所述內筒與外筒之間設置有填充材料。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過濾元件內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至少包含兩個,所述外筒至少包含兩個,且外筒的數量與內筒的數量一致;每個內筒以及外筒固定連接構成一個內嵌單元組,相鄰內嵌單元組之間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過濾元件內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嵌單元組的軸向長度為5英寸或者10英寸的整數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過濾元件內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為環形濾布、活性炭、吸附樹脂、或者分子篩中的一種或者任意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羽,何晟,陳登勇,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閏銘精密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