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9339642 閱讀: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3:01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包括外殼體以及設置于外殼體內部的濾芯,濾芯由內而外依次包括內沖孔骨架、第一金屬網、外沖孔骨架、濾材以及第二金屬網,濾芯的上端設置有上端蓋,濾芯的下端設置有下端蓋,下端蓋的中間設置有供油氣進入濾芯的通孔,下端蓋與外殼體可拆卸固定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排氣油霧分離裝置,油氣從外殼體底部進入濾芯,經過濾芯過濾分離后,油霧收集在濾芯內部,氣體從外殼體內部流出。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實現油氣分離,并將氣體中的油回收,其結構簡單,且分離效率高。

    An exhaust oil mist sepa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xhaust oil mist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body and a filter element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body. The filter element comprises an inner punching framework, a first metal mesh, an outer punching framework, a filter material and a second metal mesh in turn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The upper end of the filter element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end cove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lter element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end cover.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for supplying oil and gas into the filter core, and the lower end cover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body. The exhaust oil mist separat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oil and gas entering the filter core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body, and after filtering and separating through the filter core, the oil mist is collected in the filter core, and the gas flows out from the inner part of the shell body.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oil and gas separation and recover oil in gas,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separation efficienc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過濾分離裝置制造
    ,具體涉及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
    技術介紹
    工業生產過程中經常遇到空氣中混有油霧的難題。例如,零件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切削液是一種比較昂貴的油液,在切削過程中高溫會使油液霧化,油霧混入空氣中造成浪費。同樣,大型儲油罐需要和外界保持通風,但是夏天分子運動劇烈,油液會蒸發到空氣中同樣造成浪費。如何將空氣中的油液回收利用一直是個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油霧混入空氣中后不能收集,進而造成資源浪費的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體以及設置于外殼體內部的濾芯,所述濾芯由內而外依次包括內沖孔骨架、第一金屬網、外沖孔骨架、濾材以及第二金屬網,所述濾芯的上端設置有上端蓋,濾芯的下端設置有下端蓋,下端蓋的中間設置有供油氣進入濾芯的通孔,下端蓋與外殼體可拆卸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第一金屬網為玻纖金屬網,第二金屬網為方孔鋁網。優選的,所述濾材為折波玻纖復合濾材。優選的,所述上端蓋包括上端面以及圍繞上端面分布的上邊緣,所述上端面位于濾芯的上方,所述上邊緣與濾芯外部的第二金屬網固定。優選的,所述上端面設置有安全閥。優選的,所述下端蓋包括下端面、圍繞下端面外側分布的外下邊緣、以及圍繞下端面內側分布的內下邊緣,所述下端面位于濾芯的下方,所述外下邊緣與濾芯外部的第二金屬網固定,所述內下邊緣與外殼體可拆卸連接。優選的,所述外殼體包括用于罩住濾芯的第一筒體部以及固定在第一筒體部下方用于固定濾芯的第二筒體部,所述第一筒體部的底部開設有若干透氣孔。優選的,所述內下邊緣的外部設置有第一斜三角凸面,所述第二筒體部內部設置有與第一斜三角凸面形狀匹配的第二斜三角凸面,內下邊緣相對于第二筒體部旋轉后所述第一斜三角凸面與第二斜三角凸面匹配連接將濾芯與外殼體旋緊鎖死。優選的,所述第二筒體部的底部設置有法蘭。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包括外殼體以及設置于外殼體內部的濾芯,濾芯由內而外依次包括內沖孔骨架、第一金屬網、外沖孔骨架、濾材以及第二金屬網,濾芯的上端設置有上端蓋,濾芯的下端設置有下端蓋,下端蓋的中間設置有供油氣進入濾芯的通孔,下端蓋與外殼體可拆卸固定連接。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排氣油霧分離裝置,油氣從外殼體底部進入濾芯,經過濾芯過濾分離后,油霧收集在濾芯內部,氣體從外殼體內部流出。本專利技術能夠實現油氣分離,并將氣體中的油回收,其結構簡單,且分離效率高。附圖說明圖1為排氣油霧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排氣油霧分離裝置的爆炸圖;圖3為排氣油霧分離裝置的主視圖;圖4為圖3中C-C向視圖;圖5為下端蓋中第一斜三角凸面與第二筒體中的第二斜三角凸面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1-外殼體,1.1-第一筒體部,1.1.1-第一筒體,1.1.2-底板,1.2-第二筒體部;2-濾芯,2.1-內沖孔骨架,2.2-第一金屬網,2.3-外沖孔骨架,2.4-濾材,2.5-第二金屬網,2.6-上端蓋,2.6.1-上端面,2.6.2-上邊緣,2.7-下端蓋,2.7.1-下端面,2.7.2-外下邊緣,2.7.3-內下邊緣;3-安全閥;4-通孔;5-第一斜三角凸面;6-第二斜三角凸面;7-法蘭;8-透氣孔;9-凸耳;10-上固定環;11-下固定環,11.1-半弧形條。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如圖所示,包括外殼體1以及設置于外殼體內部的濾芯2。本實施例中,外殼體1屬于半封閉的殼體,可以實現氣體排放,同時也起到防護作用,保護外殼體內部的濾芯。具體的,外殼體1包括用于罩住濾芯的第一筒體部1.1以及固定在第一筒體部下方用于固定濾芯的第二筒體部1.2,第一筒體部1.1的直徑大于第二筒體部1.2的直徑。第一筒體部1.1包括第一筒體1.1.1以及底板1.1.2,底板1.1.2上開設有若干供氣體流通的透氣孔8,透氣孔8均布于底板1.1.2上。底板1.1.2的兩邊還設置凸耳9。靠近底端的第一筒體1.1.1的內部固定有上固定環10以及下固定環11。其中,下固定環11由兩個半弧形條11.1圍成,兩個半弧形條11.1之間留有間隙,底板1.1.2中的凸耳9通過兩個半弧形條11.1之間的間隙后可旋入第一筒體1.1.1內部的上固定環10與下固定環11之間,從而將第一筒體1.1.1與底板1.1.2固定。濾芯2用于分離和收集氣體中的油。濾芯2由內而外依次包括內沖孔骨架2.1、第一金屬網2.2、外沖孔骨架2.3、濾材2.4以及第二金屬網2.5。其中,第一金屬網2.2采用玻纖金屬網,玻纖金屬網可以用于較高溫度的油氣混合氣除油,使用溫度范圍較寬。第二金屬網2.5采用方孔鋁網。濾材2.4可以采用市場可采購的濾材材質。本實施例中優選濾材為折波玻纖復合濾材。折波玻纖復合濾材可以有效進行油氣分離。濾芯2的上端設置有上端蓋2.6,上端蓋2.6用于濾芯的固定。具體的,上端蓋2.6包括上端面2.6.1以及圍繞上端面分布的上邊緣2.6.2,上端面2.6.1位于濾芯2的上方,上邊緣2.6.2與濾芯外部的方孔鋁網2.5固定。為了避免氣流速度過快而導致濾芯內部氣體壓強過大,上端面2.6.1上設置有安全閥3。當壓力超過安全閥所能承受的極限壓力時,安全閥打開,氣流從安全閥流出。濾芯2的下端設置有下端蓋2.7,下端蓋2.7用于濾芯的固定。具體的,下端蓋2.7包括下端面2.7.1、圍繞下端面外側分布的外下邊緣2.7.2、以及圍繞下端面內側分布的內下邊緣2.7.3。下端面2.7.1位于濾芯2的下方,外下邊緣2.7.1與濾芯外部的方孔鋁網2.5固定,內下邊緣2.7.3與外殼體1連接。內下邊緣2.7.3沿著下端面2.7.1圍構形成供油氣進入濾芯的通孔4。為了便于外殼體與濾芯之間的拆卸,濾芯下方的下端蓋2.7與外殼體的第二筒體部1.2可拆卸連接。具體的,內下邊緣2.7.3上設置有第一斜三角凸面5,第二筒體部1.2內部設置有與第一斜三角凸面形狀匹配的第二斜三角凸面6,內下邊緣相對于第二筒體部旋轉后第一斜三角凸面5與第二斜三角凸面6匹配連接將濾芯2與外殼體1旋緊鎖死。為了便于排氣油霧分離裝置的固定安裝,本實施例中,外殼體的第二筒體部1.2的底部設置有法蘭7。第二筒體部底部的法蘭與待收集油霧裝置中的法蘭進行匹配連接,從而實現安裝。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體以及設置于外殼體內部的濾芯,所述濾芯由內而外依次包括內沖孔骨架、第一金屬網、外沖孔骨架、濾材以及第二金屬網,所述濾芯的上端設置有上端蓋,濾芯的下端設置有下端蓋,下端蓋的中間設置有供油氣進入濾芯的通孔,下端蓋與外殼體可拆卸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體以及設置于外殼體內部的濾芯,所述濾芯由內而外依次包括內沖孔骨架、第一金屬網、外沖孔骨架、濾材以及第二金屬網,所述濾芯的上端設置有上端蓋,濾芯的下端設置有下端蓋,下端蓋的中間設置有供油氣進入濾芯的通孔,下端蓋與外殼體可拆卸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屬網為玻纖金屬網,第二金屬網為方孔鋁網。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材為折波玻纖復合濾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蓋包括上端面以及圍繞上端面分布的上邊緣,所述上端面位于濾芯的上方,所述上邊緣與濾芯外部的第二金屬網固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排氣油霧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面設置有安全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若曦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閏銘精密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中文字幕av无码一二三区电影|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级电影在线播放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体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蜜色欲多人AV久久无码|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