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累疊式散熱器,包括若干個累疊的散熱單元,所述散熱單元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背面設有若干個散熱翅片,所述基板兩側設有連接板,相鄰兩個散熱單元的連接板相互搭接。該散熱器能夠根據需使用需求,通過連接件實現無限制地累疊散熱單元,裝備方便,且降低了現有電路板散熱板的高度,由于每個散熱單元還能充當電子設備的外殼,節省了電子設備的成本,特別適用于對集成度較高的大功率電路板的散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累疊式散熱器
本專利技術屬于電路板散熱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累疊式散熱器。
技術介紹
現有的電子設備中,為實現對大功率電路板的散熱,通常將大功率電路板裝配到散熱片上,然后將載有電路板的散熱片安裝于固定的外殼內,形成一個完整的電子設備。但是,由于整個電路板安裝于固定的外殼內,使得整個電路板的散熱效果較差,減少電路板的使用壽命。在區塊鏈
中,為獲得比特幣,需要很多載有算力芯片的大功率電路板集成到一起工作,這樣,現有的固定于外殼內的散熱片顯然不能很好地實現對電路板的散熱,且現有的固定外殼也限制了較多電路板的集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累疊式散熱器。可以根據需求無限制地累疊散熱單元,獲得滿足需求的散熱器,特別適用于對集成度較高的大功率電路板的散熱。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累疊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累疊的散熱單元,所述散熱單元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背面設有若干個散熱翅片,所述基板兩側設有連接板,相鄰兩個散熱單元的連接板相互搭接。本實施用新型中,通過散熱單元的連接板的相互搭接擴大累疊式散熱器的使用范圍,能夠節省現有電路板散熱板的成本,且由于散熱單元的累疊,能夠降低了普通散熱板的高度。優選地,位于同一側的所有連接板處于同一平面。優選地,所述散熱翅片與所述連接板平行設置。優選地,與所述連接板垂直的基板側面上設有凹槽,所述任意一個連接板上與凹槽相同的一側設有通槽。優選地,所述連接板的上、下邊沿分別設置有互補的第一減薄部和第二減薄部,位于上方的連接板的第二減薄部與位于下方的連接板的第一減薄部搭接。優選地,相鄰連接板的搭接處設置有卡合機構。優選地,所述卡合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二減薄部的凸條和設置在第一減薄部的卡槽。優選地,所述第一減薄部的邊沿設置有導向斜面。優選地,所述凸條的截面輪廓為圓弧形。優選地,所述第二減薄部與所述連接板其他部位之間設有過渡斜面。優選地,所述第一減薄部與所述連接板其他部位之間設有限位臺階。優選地,所述散熱器還包括至少一個端蓋,所述端蓋的折邊與所述連接板搭接。優選地,所述連接板上靠近基板的部位設有加強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提供的累疊式散熱器,能夠根據需使用需求,通過連接件實現無限制地累疊散熱單元,裝備方便,且降低了現有電路板散熱板的高度,由于每個散熱單元還能充當電子設備的外殼,節省了電子設備的成本,特別適用于對集成度較高的大功率電路板的散熱。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例提供的累疊式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提供的散熱單元的主視圖;圖3是圖2中散熱單元的連接板的主視圖;圖4是圖2中散熱單元的基板的俯視圖;圖5是圖3中連接板的上邊沿的主視圖;圖6是圖3中連接板的下邊沿的主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施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提供的累疊式散熱器主要用于比特幣計算設備中。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累疊式散熱器100包括3個累疊的散熱單元101,散熱單元101包括基板201,基板201背面設有若干個散熱翅片203,基板201兩側設有連接板202,相鄰兩個散熱單元101的連接板202相互搭接,累疊式散熱器100還包括上端蓋102和下端蓋103,上端蓋102和下端蓋的折邊均與連接板202搭接,基板201的正面上安裝有大功率電路板,用于計算區塊鏈計算以獲得比特幣。在本實施例中,大功率電路板工作產生的熱量通過基板201傳到散熱翅片203上,通過散熱翅片203散熱到空氣中。所有的連接板202處于同一平面內,在每個散熱單元內,散熱翅片203均與連接板202平行設置,這樣能夠形成通常的風道,便于散熱翅片的散熱。最外端的散熱翅片203與連接板202之間設有安裝孔204。如圖4所示,基板201上與連接板202垂直的側面上還包括第一凹槽401,在保證正常承重和散熱的基礎上,該第一凹槽401能夠節省一部分基板201的成本。圖3是連接板202的主視圖。如圖3所示,連接板202包括上邊沿301和下邊沿302,其中,上邊沿301、下邊沿302上設置有互補的第一減薄部3011和第二減薄部3021,且位于上方的連接板202的第二減薄部3021與位于下方的連接板202的第一減薄部3011搭接。上方和下方是相對的概念。具體地,如圖5和圖6所示,第一減薄部3011上設有卡槽501,與第二減薄部3021上的凸條601配合形成卡合機構,實現對上下散熱單元的搭接。第一減薄部3011的邊沿設有導向斜面502,該導向斜面502朝向內側,方便第二減薄部3021上的凸條601滑進卡槽501內。第一減薄部3011的端部還設有向外的翻折邊503,該翻折邊503為給凸條601避讓出一條通暢的滑口。第一減薄部3011與連接板202其他部位之間設有限位臺階504,該限位臺階504能夠很穩定地固定凸條601的位置,防止凸條601劃出,增加搭接的穩定性和牢固性。第二減薄部3021上的凸條601的截面輪廓為圓弧形。第二減薄部3021與連接板其他部位之間設有過渡斜面602,該過渡斜面602朝向內側,避讓出一定的空間,這樣能夠在搭接的時候與第一減薄部3011邊沿上的導向斜面相互配合,減少第二減薄部3021對第一減薄部3011的向外應力,以提高搭接穩定性和牢固性。此外,連接件202的上邊沿301上設有加強筋3012,用于真強連接件的牢固性,基板201一側連接件202的上邊沿301上還設有第一凹槽401相同的一側設有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方便電路板的安裝和固定。在本實施例中,上端蓋102與連接板202搭接的部分與下邊沿302上的搭接結構相同,下端蓋103與連接板202搭接的部分與上邊沿301上的搭接結構相同,且上端蓋102與下端蓋103靠近折邊均設有安裝孔。本實施例提供的散熱器裝備方便,且降低了現有電路板散熱板的高度,由于每個散熱單元還能充當電子設備的外殼,節省了電子設備的成本。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詳細說明,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最優選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技術的原則范圍內所做的任何修改、補充和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累疊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累疊的散熱單元,所述散熱單元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背面設有若干個散熱翅片,所述基板兩側設有連接板,相鄰兩個散熱單元的連接板相互搭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累疊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累疊的散熱單元,所述散熱單元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背面設有若干個散熱翅片,所述基板兩側設有連接板,相鄰兩個散熱單元的連接板相互搭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累疊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側的所有連接板處于同一平面;所述散熱翅片與所述連接板平行設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累疊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與所述連接板垂直的基板側面上設有第一凹槽,所述任意一個連接板上與凹槽相同的一側設有第二凹槽。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累疊式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的上、下邊沿分別設置有互補的第一減薄部和第二減薄部,位于上方的連接板的第二減薄部與位于下方的連接板的第一減薄部搭接。5.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樹興,陳敏華,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億邦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