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屬于減速機零部件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蝸桿穩定性差,長期使用連接其與電機軸連接不牢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種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包括減速殼、電機軸、蝸桿、插腔、替換槽、滑槽、替換塊、滑條、壓力傳感器以及閃光燈,其中,蝸桿上開設有用于插設電機軸的插腔,插腔內開設有替換槽,替換槽內開設有滑槽,替換槽內插設有替換塊,替換塊上開設有用于鍵連接電機軸的鍵槽,該替換塊的設置,隔離了蝸桿與鍵,避免了蝸桿與電機軸之間發生磨損的情況,確保蝸桿與電機軸之間鍵連接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
本技術屬于減速機零部件
,涉及一種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
技術介紹
蝸輪蝸桿減速機是一種動力傳動裝置,主要是利用齒輪來進行速度轉換,將電機軸的輸出回轉數減速到所需要的回轉數,便得到較大的轉矩的裝置。蝸桿是蝸輪蝸桿減速機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件,而在現有技術中,大部分的蝸桿是通過鍵將其連接于電機軸,使得當電機軸轉動時,其能帶動蝸桿轉動,然而,該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當電機軸轉動時,其通過電機軸與蝸桿之間的鍵,將電機軸上的作用力作用于蝸桿上,長期如此,將會導致蝸桿與電機軸的連接處發生磨損,導致蝸桿與電機軸的連接發生松動。2、當電機軸對蝸桿的作用力過大,將會導致蝸桿與電機軸的連接處發生磨損,導致蝸桿與電機軸的連接發生松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穩定性好,連接牢固的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包括:減速殼,所述減速殼內插設有電機軸;蝸桿,活動安裝于減速殼內,蝸桿上開設有用于插設電機軸的插腔,所述插腔內開設有替換槽,所述替換槽內開設有滑槽,所述替換槽內插設有替換塊,所述替換塊的側面設有對應滑槽的滑條,所述替換塊與電機軸鍵連接;壓力傳感器,設于替換槽的側面;閃光燈,設于減速殼上,所述閃光燈電連接于壓力傳感器。在上述的一種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中,所述替換塊整體呈長方體。在上述的一種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中,所述替換塊上開設有用于鍵連接電機軸的鍵槽。在上述的一種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中,所述替換槽上開設有用于安裝壓力傳感器的壓力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蝸桿上開設有用于插設電機軸的插腔,插腔內開設有替換槽,替換槽內開設有滑槽,替換槽內插設有替換塊,替換塊上開設有用于鍵連接電機軸的鍵槽,該替換塊的設置,隔離了蝸桿與鍵,避免了蝸桿與電機軸之間發生磨損的情況,確保蝸桿與電機軸之間鍵連接的穩定性。2、壓力傳感器設于替換槽的側面,閃光燈設于減速殼上,所述閃光燈電連接于壓力傳感器,當壓力傳感器承受電機軸的作用力大于壓力傳感器的預設值時,壓力傳感器將產生電信號,并傳遞給閃光燈,使得閃光燈發光,此時,技術員及時控制電機軸與蝸桿之間的作用力,如此,便能避免電機軸對蝸桿的作用力過大,導致替換塊或鍵或蝸桿發生損壞的情況。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蝸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在A處的放大圖。圖4是替換塊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是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技術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如圖1—圖4所示,本技術一種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包括減速殼100、電機軸110、蝸桿200、插腔210、替換槽211、滑槽211a、替換塊300、滑條310、壓力傳感器211b以及閃光燈120。減速殼100內插設有電機軸110,蝸桿200活動安裝于減速殼100內,蝸桿200上開設有用于插設電機軸110的插腔210,插腔210內開設有替換槽211,替換槽211內開設有滑槽211a,替換槽211內插設有替換塊300,替換塊300的側面設有對應滑槽211a的滑條310,替換塊300與電機軸110鍵連接,安裝時,技術員需先將替換塊300鍵連接于電機軸110,然后,將替換塊300對準替換槽211,且將替換塊300安裝于替換槽211內,并使得滑條310安裝于滑槽211a內,如此,避免了蝸桿200在轉動時,替換塊300從替換槽211內脫離出來,從而確保蝸桿200能穩定的與電機軸110鍵連接;當電機軸110轉動時,其通過電機軸110與蝸桿200之間的鍵(圖中未標注),將電機軸110上的作用力作用于蝸桿200上,而該機構的設置,隔離了蝸桿200與電機軸110,避免了蝸桿200與鍵(圖中未標注)直接接觸,進而避免蝸桿200與電機軸110因鍵連接,導致蝸桿200發生損壞,致使蝸桿200與電機軸110之間發生松動的情況,其次,假使蝸桿200與電機軸110之間發生松動時,技術員只需更換替換塊300,便能重新確保蝸桿200與電機軸110之間鍵連接的穩定性,從而確保蝸桿200能夠正常工作。進一步的,壓力傳感器211b設于替換槽211的側面,閃光燈120設于減速殼100上,閃光燈電連接于壓力傳感器211b,并替換槽211上開設有用于安裝壓力傳感器211b的壓力槽211c,安裝時,技術員需將壓力傳感器211b安裝于壓力槽211c內,此后,將替換塊300安裝于替換槽211內,并使得壓力傳感器211b位于替換槽211與替換塊300之間,工作時,電機軸110通過電機軸110與蝸桿200之間的鍵(圖中未標注)將其作用力作用于替換塊300上,而壓力傳感器211b遠離替換槽211的一側面抵住替換塊300,使得替換塊300將該作用力傳遞給壓力傳感器211b上,從而使得壓力傳感器211b受力,且當壓力傳感器211b承受的作用力大于壓力傳感器211b的預設值時,壓力傳感器211b將產生電信號,并傳遞給閃光燈,使得閃光燈120發光,此時,技術員便能及時控制電機軸110與蝸桿200之間的作用力,避免電機軸110對蝸桿200的作用力過大,導致替換塊300或鍵(圖中未標注)或蝸桿200損壞。如圖4所示,替換塊300整體呈長方體,安裝時,替換塊300的四條邊可作為定位機構,使得技術員通過替換塊300的四條邊將替換塊300定位安裝于替換槽211內,如此,方便技術員對替換塊300的安裝,其次,當替換塊300定位安裝于替換槽211內時,替換塊300靠近替換槽211底面的兩條邊抵住替換槽211,如此,避免了電機軸110通過鍵(圖中未標注)將其作用力作用于替換塊300時,替換塊300相對插腔210的中心軸線周向轉動,從而確保蝸桿200與電機軸110能夠穩定的連接。替換塊300上開設有用于鍵連接電機軸110的鍵槽320,安裝時,技術員需將鍵(圖中未標注)安裝于電機軸110上,此后,將替換塊300通過鍵槽320將其鍵連接于電機軸110,之后,將替換塊300安裝于替換槽211,電機軸110安裝于插腔210,并使得滑條310安裝于滑槽211a內,如此,并使得蝸桿200、替換塊300以及電機軸110構成一個整體,從而使得電機軸110能夠帶動蝸桿200同步轉動。以下是本技術的工作原理:蝸桿200與電機軸110之間設置替換塊300,使得替換塊300隔離了蝸桿200與鍵(圖中未標注),避免了蝸桿200與電機軸110之間發生磨損的情況,確保蝸桿200與電機軸110之間鍵連接的穩定性;當壓力傳感器211b承受電機軸110的作用力大于壓力傳感器211b的預設值時,壓力傳感器211b將產生電信號,并傳遞給閃光燈,使得閃光燈120發光,此時,技術員及時控制電機軸110與蝸桿200之間的作用力,避免電機軸110對蝸桿200的作用力過大,導致替換塊300或鍵(圖中未標注)或蝸桿200損壞。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精神作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其特征在于,包括:減速殼,所述減速殼內插設有電機軸;蝸桿,活動安裝于減速殼內,蝸桿上開設有用于插設電機軸的插腔,所述插腔內開設有替換槽,所述替換槽內開設有滑槽,所述替換槽內插設有替換塊,所述替換塊的側面設有對應滑槽的滑條,所述替換塊與電機軸鍵連接;壓力傳感器,設于替換槽的側面;閃光燈,設于減速殼上,所述閃光燈電連接于壓力傳感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減速機的新型蝸桿,其特征在于,包括:減速殼,所述減速殼內插設有電機軸;蝸桿,活動安裝于減速殼內,蝸桿上開設有用于插設電機軸的插腔,所述插腔內開設有替換槽,所述替換槽內開設有滑槽,所述替換槽內插設有替換塊,所述替換塊的側面設有對應滑槽的滑條,所述替換塊與電機軸鍵連接;壓力傳感器,設于替換槽的側面;閃光燈,設于減速殼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華君,馬國君,楊立,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勝景傳動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