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飄浮夜明球,包括提升器框架,氦氣容器,氦氣,通風道結構,氦氣球和蓄電池,氦氣充在氦氣容器內,氦氣容器和蓄電池分別安裝在提升器框架內,氦氣容器和氦氣容器之間設置通風道結構。氦氣球包括,氦氣充袋、軟體反光層、安裝板、安裝孔、播音裝置、LED燈群,軟體反光層由一塊塊正六邊形小鏡子組成,包裹在氦氣充袋,上面安裝有LED燈群,有利于照明、變換圖案、色彩,以使該裝置可以適用于室外的照明工作。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了空中可移動的大型照明設施,解決了山野和空曠處的照明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飄浮夜明球
本專利技術屬于飄航
,尤其涉及飄浮夜明球。
技術介紹
飄航,是一種可在低空中和房間中懸浮、移動、作業(yè)的日常生活用品、工具、玩具、設備、儀表、飛行機器人等一大類空中物品的總稱,根據功能、特點、用途,飄航行業(yè)內包括有消除了聲音的靜飄、房間內的屋飄、超低空中的近地飄、夜晚工作的光飄、快速飛行的飛飄、可載人的人飄、智能化程序高的智飄、可進入水中又可飄在空中的水飄、深入到洞穴井底的洞飄、不怕火燒和高溫的火飄、在狹小空間中的微飄等等。飄航行業(yè)開創(chuàng)了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人和物搬上空中的一種新技術路線,飄航行業(yè)與通航、民航、航天行業(yè)的區(qū)別有三點:第一目的不同,通航、民航、航天行業(yè)以“行進”為目的,“懸空”只是手段,飄航行業(yè)以“懸空”為目的,“移動”只是手段;第二應用的領域不同,通航、民航、航天行業(yè)替代和發(fā)展的只是水平和垂直的運輸行業(yè),所以應用范圍極其狹窄;飄航技術幾乎可以應用于所有行業(yè),幾乎可以替代和發(fā)展所有行業(yè),涉足的領域極其廣泛,當一件物品讓其“懸浮”在空中時,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第三文化不同,通航、民航、航天技術完全是以西方文化指導下產生的技術,死板、機械、無人性,飄航技術是以中華根文化指導下產生的技術,以人為本,其具有安靜、安全、日常生活化、人性化的特性。人們的夜生活將隨著飄航行業(yè)的發(fā)展,人們的夜生活將越來越遠離城市,當人們遠離城市到只有飄航才能至達和安全著陸的地方集會時,照明是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譬如,從2020年開始,每年一年一度的擁有人飄的飄航行業(yè)的同仁們,坐著自己的人飄飄到寶雞南邊、漢中北邊、秦嶺南邊的黃柏塬原生態(tài)風景區(qū)集會時,很多地方只能人飄才能到達和著陸,照明就成了一大難題,目前大型的照明設施還不能飄浮在空中移動。因此,飄航行業(yè)需要專利技術一系列與飄航行業(yè)相配套的空中照明裝置,專利技術一款簡單適用的飄浮夜明球顯得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飄浮夜明球,以解決現有的技術中,沒有在空中可移動的大型照明設施,以解決室外和空曠處的照明問題,將人們的夜生活搞得更加豐富多彩。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飄浮夜明球,包括提升器框架,氦氣容器,氦氣,通風道結構,氦氣球和蓄電池,所述的氦氣充在氦氣容器內;所述的氦氣容器和蓄電池分別安裝在提升器框架內;所述的氦氣容器和氦氣容器之間設置通風道結構;所述的氦氣球螺栓連接在提升器框架的上部;所述的通風道結構包括,通風道結構本體,通風道,扇葉固定殼,發(fā)電機,扇葉和傳動軸,所述的通風道開設在通風道結構本體的內部;所述的扇葉固定殼固定在通風道的內部;所述的發(fā)電機安裝在扇葉固定殼的中上部;所述的傳動軸設置在通風道的中間部位,并與發(fā)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的扇葉安裝在傳動軸上。所述的氦氣球包括,氦氣充袋,軟體反光層,安裝板,安裝孔和播音裝置,所述的氦氣充袋粘貼在軟體反光層的內壁上;所述的氦氣充袋和軟體反光層下部均膠接安裝板;所述的安裝板內側左右兩部分別開設安裝孔;所述的播音裝置貫穿軟體反光層膠接在氦氣充袋的左下部。所述的軟體反光層采用網狀球形尼龍層或者網狀球形帆布層,軟體反光層由一塊塊正六邊形小鏡子組成,粘貼在網狀球形尼龍層或者網狀球形帆布層上,將氦氣充袋包裹在里,每個正六邊形小鏡子上面安裝有LED燈群。優(yōu)選的,所述的通風道結構設置有多個。優(yōu)選的,所述的發(fā)電機采用永磁同步發(fā)電機,所述的發(fā)電機與蓄電池電性連接。優(yōu)選的,所述的扇葉設置有多個。優(yōu)選的,所述的氦氣球包括氦氣充袋,軟體反光層,安裝板,安裝孔和播音裝置,所述的氦氣充袋粘貼在軟體反光層的內壁上;所述的氦氣充袋和軟體反光層的下部均膠接安裝板;所述的安裝板的內側左右兩部分別開設安裝孔;所述的播音裝置膠接在軟體反光層和氦氣充袋的左下部。優(yōu)選的,所述的氦氣充袋充滿氦氣。優(yōu)選的,所述的軟體反光層采用網狀球形尼龍層或者網狀球形帆布層。優(yōu)選的,所述的進氣管與氦氣充袋接通。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飄浮夜明球廣泛應用于夜間生活生產,尤其是需要大型的照明設施能在空曠處飄浮在空中移動的需要。本專利技術還有以下有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通風道結構設置有多個,有利于在室外使用照料明時,風可以通過通風道結構流走,不會影響本裝置的工作。2.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扇葉與發(fā)電機的設置,有利于能夠借助通風道內的氣流進行發(fā)電,可收集氣流能量。3.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軟體反光層采用網狀球形尼龍層或者網狀球形帆布層的設置上粘貼小六形鏡子,形成美麗的球狀,保證在室外使用該裝置時,LED燈更能發(fā)揮照明作用。4.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播音裝置,有利于配合照明裝置,使本裝置更具用實用性和商業(yè)價值。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通風道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氦氣球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提升器框架;2、氦氣容器;3、氦氣;4、通風道結構;41、通風道結構本體;42、通風道;43、扇葉固定殼;44、發(fā)電機;45、扇葉;46、傳動軸;5、氦氣球;51、氦氣充袋;52、軟體反光層;53、安裝板;54、安裝孔;55、播音裝置;56、LED燈群;6、蓄電池。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描述:實施例:如附圖1至附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飄浮夜明球,包括提升器框架1,氦氣容器2,氦氣3,通風道結構4,氦氣球5和蓄電池6,所述的氦氣3充在氦氣容器2內;所述的氦氣容器2和蓄電池6分別安裝在提升器框架1內;所述的氦氣容器2和氦氣容器2之間設置通風道結構4;所述的氦氣球5螺栓連接在提升器框架1的上部;所述的通風道結構4包括通風道結構本體41,通風道42,扇葉固定殼43,發(fā)電機44,扇葉45和傳動軸46,所述的通風道42開設在通風道結構本體41的內部;所述的扇葉固定殼43固定在通風道42的內部;所述的發(fā)電機44安裝在扇葉固定殼43的中上部;所述的傳動軸46設置在通風道42的中間部位,并與發(fā)電機44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的扇葉45安裝在傳動軸46上。所述的氦氣球5包括氦氣充袋51,軟體反光層5,安裝板53,安裝孔54和播音裝置55,所述的氦氣充袋51粘貼在軟體反光層52的內壁上;所述的氦氣充袋51和軟體反光層52的下部均膠接安裝板53;所述的安裝板53的內側左右兩部分別開設安裝孔54;所述的播音裝置55貫穿軟體反光層5膠接在氦氣充袋51的左下部。所述的軟體反光層52采用網狀球形尼龍層或者網狀球形帆布層,軟體反光層由一塊塊正六邊形小鏡子組成,粘貼在網狀球形尼龍層或者網狀球形帆布層上,將氦氣充袋包裹在里,每個正六邊形小鏡子上面安裝有LED燈群。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所述的通風道結構4設置有多個。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所述的發(fā)電機44采用永磁同步發(fā)電機,所述的發(fā)電機44與蓄電池6電性連接。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所述的扇葉45設置有多個。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所述的氦氣球5包括氦氣充袋51,軟體反光層52,安裝板53,安裝孔54和播音裝置55,所述的氦氣充袋51粘貼在軟體反光層52的內壁上;所述的氦氣充袋51和軟體反光層52的下部均膠接安裝板53;所述的安裝板53的內側左右兩部分別開設安裝孔54;所述的播音裝置55貫穿軟體反光層52膠接在氦氣充袋51的左下部。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所述的氦氣充袋51充滿氦氣3。上述實施例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飄浮夜明球,其特征在于,該飄浮夜明球,包括提升器框架(1),氦氣容器(2),氦氣(3),通風道結構(4),氦氣球(5)和蓄電池(6),所述的氦氣(3)充在氦氣容器(2)內;所述的氦氣容器(2)和蓄電池(6)分別安裝在提升器框架(1)內;所述的氦氣容器(2)和氦氣容器(2)之間設置通風道結構(4);所述的氦氣球(5)螺栓連接在提升器框架(1)的上部;所述的通風道結構(4)包括通風道結構本體(41),通風道(42),扇葉固定殼(43),發(fā)電機(44),扇葉(45)和傳動軸(46),所述的通風道(42)開設在通風道結構本體(41)的內部;所述的扇葉固定殼(43)固定在通風道(42)的內部;所述的發(fā)電機(44)安裝在扇葉固定殼(43)的中上部;所述的傳動軸(46)設置在通風道(42)的中間部位,并與發(fā)電機(44)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的扇葉(45)安裝在傳動軸(4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氦氣球(5)包括氦氣充袋(51),軟體反光層(52),安裝板(53),安裝孔(54)和播音裝置(55),所述的氦氣充袋(51)粘貼在軟體反光層(52)的內壁上;所述的氦氣充袋(51)和軟體反光層(52)的下部均膠接安裝板(53);所述的安裝板(53)的內側左右兩部分別開設安裝孔(54);所述的播音裝置(55)貫穿軟體反光層(52)膠接在氦氣充袋(51)的左下部。...
【技術特征摘要】
1.飄浮夜明球,其特征在于,該飄浮夜明球,包括提升器框架(1),氦氣容器(2),氦氣(3),通風道結構(4),氦氣球(5)和蓄電池(6),所述的氦氣(3)充在氦氣容器(2)內;所述的氦氣容器(2)和蓄電池(6)分別安裝在提升器框架(1)內;所述的氦氣容器(2)和氦氣容器(2)之間設置通風道結構(4);所述的氦氣球(5)螺栓連接在提升器框架(1)的上部;所述的通風道結構(4)包括通風道結構本體(41),通風道(42),扇葉固定殼(43),發(fā)電機(44),扇葉(45)和傳動軸(46),所述的通風道(42)開設在通風道結構本體(41)的內部;所述的扇葉固定殼(43)固定在通風道(42)的內部;所述的發(fā)電機(44)安裝在扇葉固定殼(43)的中上部;所述的傳動軸(46)設置在通風道(42)的中間部位,并與發(fā)電機(44)的輸出軸連接;所述的扇葉(45)安裝在傳動軸(4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氦氣球(5)包括氦氣充袋(5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楊京廣,鄭國榮,羅世康,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航空港飄天下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