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鈦硅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包括如下步驟:(1)將有機鈦酸酯、有機硅酸酯與2/3體積的無水乙醇均勻混合,充分攪拌,形成A溶液;再將去離子水與剩余的1/3的無水乙醇進行充分的混合均勻,加入酸或堿,使酸或堿的濃度為0.01~1mol/L,制成B溶液,將B溶液用滴管滴加到A溶液中;(2)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3~5個小時,離心分離后,將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煅燒,得到鈦硅催化劑。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鈦硅催化劑在儲存過程中和聚合過程中性質穩定,不發生水解反應;能用于催化合成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鈦硅催化劑的使用可降低催化劑的添加量,縮短聚合反應時間,提高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產品的質量,降低了產品的端羧基含量和b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合成
,具體的說,涉及 一種鈦硅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技術介紹
高分子材料應用的擴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其使用后的 廢棄物也迅速增加,而當前使用的大多數聚合材料在自然界中都很穩 定,難于降解,即使與淀粉等可降解的天然材料摻雜,降解的也只是 填充部分,不能降解的聚合物粉末難以回收,造成不可避免的環境污 染,尤其在制品使用周期較短的農業、包裝業及醫療行業中。目前研 究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中,有一大類是聚酯,其主鏈大都由脂肪族結 構單元通過易水解的酯鍵連接而成,由于其主鏈柔順,因而易被自然 界中的多種微生物或動植物體內酶分解、代謝,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是其中熔點較高的一種聚酯,其性能優良,有 很廣的應用領域,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但其二元均聚物性能難 以滿足某些使用要求, 一般釆取共聚或共混的方法來改性。聚對苯二 甲酸二元醇酯雖然難以生物降解,卻具有熔點高、結晶速度快、機械 性能優異以及加工性能優良的特點,兩者結合可得到各種性能優化的 材料,在保留材料生物降解性能的同時大幅提高其力學性能。在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的制備過程中,傳統使用的催化劑是有機鈦酸酯類催化劑,反應過程中所生成的水會使催化劑的活性大大降低, 因此必須加大催化劑的用量,結果使副反應增加,聚酯產品端羧基含 量增加,質量下降。針對傳統鈦系催化劑的缺點,人們提出了各種改進辦法 一是與 其他催化劑復配、引入調色劑等,來改善聚酯產品的色相,這種方法 只是改善了產品的外觀,沒有提高產品內在的品質;二是直接選擇有 機鈦酸酯同其他元素的化合物一起水解,這種方法得到的催化劑活性 較高,產品色相有所改善,.三是將鈦元素負載化,對載體顆粒的粒度 要求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抗水 解特性,能催化合成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提高縮聚反應速率,減少 催化劑用量,所得共聚酯品質優良的鈦硅催化劑。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上述鈦硅催化劑的制備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鈦硅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l)將有機鈦酸酯、有機硅酸酯與2/3體積的無水乙醇均勻混合, 充分攪拌,形成A溶液,有機鈦酸酯和有機硅酸酯的摩爾比為9: l 3: 7;再將去離子水與剩余的l/3的無水乙醇進行充分的混合均勻,加入酸或堿,使酸或堿的濃度為0.01 lmol/L,制成B溶液;將B溶液用滴管滴加到A溶液中,同時不斷攪拌,使其反應充分;(2)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3 5個小時,離心分離后,將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在300 60(TC下煅燒3 5個小時,將其他有機物除去, 得到鈦硅催化劑。在上述制備方法中,所述有機鈦酸酯和有機硅酸酯的優選摩爾比為9: 1 6: 4。在上述制備方法中,所述無水乙醇和有機鈦酸酯的重量比為3 7: 1。在上述制備方法中,所述去離子水和有機鈦酸酯的重量比為 f).5 1.5: 1。在上述制備方法中,所述有機鈦酸酯優選鈦酸四正丁酯、鈦酸四 正乙酯或鈦酸四異丙酯,所述的有機硅酸酯優選正硅酸甲酯、正硅酸 乙酯、正硅酸丙酯或正硅酸丁酯。在上述制備方法中,所述的酸優選鹽酸、硝酸、硫酸或磷酸。 在上述制備方法中,所述的堿優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或氨水。 本專利技術的鈦硅催化劑能用于催化合成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例如 用于催化合成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具體如下將芳香族二元酸酯或芳 香族二元酸和過量二元醇進行酯交換反應或酯化反應,反應溫度為190 220℃,反應時間為1 2小時;再加入脂肪族二元酸繼續進行酯 化反應,反應溫度為190 210℃,反應時間為0.5 1.5小時;然后在 鈦硅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進行縮聚反應,鈦硅催化劑是以二元醇的懸 浮液形式加入的,催化劑的優選加入重量以二元酸計為50 300ppm, 最優選加入重量為100 200ppm,縮聚反應溫度為240 260℃,反應在高真空狀態下進行,真空度為60 100Pa。所述的芳香族二元酸為 對苯二甲酸或間苯二甲酸。所述的芳香族二元酸酯為對苯二甲酸二甲 酯或對苯二甲酸二乙酯。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酸為乙二酸、丁二酸、己 二酸或癸二酸。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醇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或己 二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鈦硅催化 劑在儲存過程中和聚合過程中性質穩定,不發生水解反應。能用于催 化合成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鈦硅催化劑的使用可降低催化劑的添加 量,縮短聚合反應時間,提高可生物降解共聚酯產品的質量,降低了 產品的端羧基含量和b值。 具體實施例方式采用Waters凝膠色譜測試聚合物相對分子質量,三氯甲烷為流 動相,濃度為0.3%,流出速度lmL/min,溫度40。C,標準樣為窄分 布的聚苯乙烯。端羧基含量用光度法來測定,測試方法參見標準FZ/T 50012-2006《聚酯中端羧基含量的測定滴定分析法》,使用的儀器為 瑞士萬通Titrino系列自動電位滴定儀。聚合物的色相采用L,a,b顏色 體系作為評估基準。b值表示黃藍平衡,對聚酯顏色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義,b值越低,聚酯的色相越好。 實施例l將60g鈦酸四正丁酯、4g正硅酸甲酯與200ml無水乙醇均勻混合, 充分攪拌,形成了A溶液;再將50g去離子水與剩余的100ml無水乙醇 進行充分的混合均勻,加入3ml硝酸,制成B溶液;將B溶液用滴管滴加到A溶液中,同時不斷攪拌,使其反應充分;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5個小時,離心分離后,將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在55(TC高溫煅燒3小時,將其他有機物除去,得到鈦硅催化劑。實施例2將50g鈦酸四正丁酯、10g正硅酸甲酯與200ml無水乙醇均勻混合, 充分攪拌,形成了A溶液;再將50g去離子水與剩余的100ml無水乙醇 進行充分的混合均勻,加入3ml硝酸,制成B溶液;將B溶液用滴管滴 加到A溶液中,同時不斷攪拌,使其反應充分;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 5個小時,離心分離后,將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在55(TC高溫煅燒3小 時,將其他有機物除去,得到鈦硅催化劑。 實施例3將50g鈦酸四異丙酯、6g正硅酸乙酯與200ml無水乙醇均勻混 合,充分攪拌,形成了 A溶液;再將50g去離子水與剩余的100ml 無水乙醇進行充分的混合均勻,加入3ml硝酸,制成B溶液;將B 溶液用滴管滴加到A溶液中,同時不斷攪拌,使其反應充分;滴加 完畢后繼續攪拌5個小時,離心分離后,將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在 55(TC高溫煅燒3小時,將其他有機物除去,得到釹硅催化劑。 實施例4將38.8g對苯二甲酸二甲酯、54.1g 丁二醇加入250ml燒瓶中, 燒瓶一口接溫度計,一口充入足量氮氣保護,另一口接分水器及蒸餾 柱并用液封密封;然后置于2KTC的油浴中,強烈攪拌,恒溫反應1.5 小時;然后加入丁二酸35.4g,在20(TC的條件下繼續反應1個小時,確保無水生成;加入實施例1制備的催化劑O.Olg,然后快速升溫至24(TC左右,快速攪拌,抽真空至100Pa,恒溫約2小時;再升溫至 260°C,保持真空度,恒溫反應l小時。得到的共聚酯,重均分子量 Mw為13.4萬,分子量分布Mw/Mn為1.9,端羧基含量為19摩爾/ 噸,b值為3.4。實施例5將33.2g對苯二甲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鈦硅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有機鈦酸酯、有機硅酸酯與2/3體積的無水乙醇均勻混合,充分攪拌,形成A溶液,有機鈦酸酯和有機硅酸酯的摩爾比為9∶1~3∶7; 再將去離子水與剩余的1/3的無水乙醇進行充分的混合均勻,加入酸或堿,使酸或堿的濃度為0.01~1mol/L,制成B溶液; 將B溶液用滴管滴加到A溶液中,同時不斷攪拌,使其反應充分; (2)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3~5個小時,離心分離后,將得到的沉淀物研磨后在300~600℃下煅燒3~5個小時,將其他有機物除去,得到鈦硅催化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險波,曹民,曾祥斌,陳健,史振國,羅湘安,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1[中國|廣州]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