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植物油腳中混合脂肪酸的提取工藝,包括預處理、皂化、酸解、水洗、脫水及減壓蒸餾步驟。工藝簡單,利于操作,提取率高,雜質少,利于保存,同時大大提升了植物油腳的綜合利用價值,具有很好的應用和推廣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植物油腳中混合脂肪酸的提取工藝
本專利技術涉及油脂化工
,特別涉及一種植物油腳中混合脂肪酸的提取工藝。
技術介紹
很多植物油毛油,如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含有很多雜質,使植物油的透明度降低,產生絮狀沉淀,貯存穩定性變差,280℃加熱試驗不合格等。為去除這些雜質,同時又不使植物油香味減弱,油脂加工廠大多采用靜置沉淀和冷卻過濾的方法對植物油進行精制,植物油靜置沉淀所得副產物即植物油腳。植物油腳中,除含有中性油、游離脂肪酸外還有固體雜質、蛋白質、蠟質、水分以及微量成分。隨著油脂化學工業的蓬勃發展,油脂的綜合開發利用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對于植物油腳,有部分中性油脂被回收,另有不少鄉鎮化工廠將植物油腳用于制造“土肥皂”,除此以外,剩下的約30%的中性油脂以及游離脂肪酸等有營養價值的物質被當作廢料處理,造成植物成分的極大浪費,從植物油腳的深加工方面看,其并沒有被得到充分利用,產品的附加值很低;同時油廠也因植物油腳不能及時處理,影響環境和生產。植物油腳中的脂肪酸通常有硬脂肪酸、油酸、亞油酸等。其可以直接用于油漆行業做溶劑,也可用于制備洗滌皂、合成洗滌劑、化妝品、潤滑添加劑及塑料助劑等化工領域。混合脂肪酸經過分離還可以得到各種單組分,成為應用價值較高的化工原料。如何從植物油腳中提取回收混合脂肪酸,提高植物油脂的綜合利用水平和油腳的附加值,是當前油脂深加工企業需要重視和考慮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工藝簡單、提取率高、易于推廣的植物油腳中混合脂肪酸的提取工藝。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植物油腳中混合脂肪酸的提取工藝,包括如下步驟:S10,預處理:取一定量的植物油腳為原料,在真空條件下于45—55℃保溫脫水至含水量低于5%;加入食用級脫色劑,加入量為植物油腳質量的3%—5%,在40—50℃保溫條件下攪拌30—40min進行脫色至淡黃色;其中,所述真空度不低于0.09MPa;S20,皂化:取經步驟S10脫水脫色的植物油腳加入反應器中,加入濃度為30%的氫氧化鈉溶液使體系PH值達到10—11,保持通氣煮沸3—4h,直至生成光滑膠體狀的皂化物;其中,氫氧化鈉溶液加入量為植物油腳質量的8%—10%;S30,酸解:將所述皂化物加入濃度為20%的硫酸溶液中,保持通氣煮沸1—2h,待溶液體系產生明顯分層時即停止反應,保溫靜置40—60min后放掉下層酸液,移出上層粗混合脂肪酸備用;其中,硫酸加入量為皂化物質量的10%—15%;S40,水洗:將所述粗混合脂肪酸加入去離子水中,通氣煮沸并攪拌洗滌30—40min,然后停氣靜置分層,棄去水層,重復操作三次;直至所述水層的PH值為6—7時停止水洗;S50,脫水、減壓蒸餾:將上述經水洗后的粗混合脂肪酸放入帶有加熱盤管的容器中,通氣加熱3—4h,保持溫度50—60℃,然后靜置分層,放掉下層水分后加熱至90℃,之后轉移至蒸餾釜中,保持真空度在0.08—0.09MPa,釜內溫度250—270℃,冷凝水溫75—90℃,收集產品餾分即為混合脂肪酸。優選地,步驟S10中所述植物油腳為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油腳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地,所述食用級脫色劑為食用級雙氧水、活性白土、活性碳、ClO2中的一種。優選地,所述食用級脫色劑為食用級雙氧水。本專利技術工藝,植物油腳中混合脂肪酸提取率高,雜質少,利于保存,全面符合國家食品衛生的要求。方法本身工藝簡單,利于操作,經濟附加值顯著增加,大大提升了植物油腳的綜合利用價值,具有很好的應用和推廣前景。具體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植物油腳中混合脂肪酸的提取工藝,其包括如下步驟:S10,預處理:取一定量的植物油腳為原料,在真空條件下于45—55℃保溫脫水至含水量低于5%;加入食用級脫色劑,加入量為植物油腳質量的3%—5%,在40—50℃保溫條件下攪拌30—40min進行脫色至淡黃色;其中,所述真空度不低于0.09MPa;優選地,本步驟中所述植物油腳為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油腳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地,本實施例中,所述食用級脫色劑為食用級雙氧水,在保溫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水,不引入其他物質。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食用級脫色劑可以為活性白土、活性碳、ClO2等。且為了便于脫色,所述的植物油腳在脫色前先在真空條件下于45—55℃保溫脫水至含水量不大于5%。在其他一些實施方式中,脫色步驟非必須步驟。如果植物油腳原料的顏色比較淺,呈淡黃或微黃色,則脫色步驟可以省略,只進行脫水處理。S20,皂化:取經步驟S10脫水脫色的植物油腳加入反應器中,加入濃度為30%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體系PH值為10—11,保持通氣煮沸3—4h,直至生成光滑膠體狀的皂化物;其中,氫氧化鈉溶液加入量為植物油腳質量的8%—10%;植物油脂在提取、精煉生產中受到很多客觀、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得油腳組成十分復雜,含有很多雜質,脂肪物組分含量無法準確測定。只有根據脂肪酸的化學性質,先進行皂化反應,生成光滑膠體狀的皂化物而從原植物油腳中分離出來,再通過后續酸解,將皂化物、摻雜其中的中性油等變成脂肪酸,然后分離出來。本步具體操作時,首先將經脫水脫色的植物油腳加入反應器中,依據皂化值加入相應量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濃度在30%左右,然后通氣煮沸3—4小時,保持體系PH在10—11之間,取小樣經酸化測酸值達到180時,即可停止皂化。同時操作時,應注意控制反應器內不能溢鍋,必要時可加入冷水止沸。S30,酸解:將所述皂化物加入濃度為20%的硫酸溶液中,保持通氣煮沸1—2h,待溶液體系產生明顯分層時即停止反應,保溫靜置40—60min后放掉下層酸液,移出上層粗混合脂肪酸備用;其中,硫酸加入量為皂化物質量的10%—15%;原理:脂肪酸在水中,分子發生離解形成氫離子而顯示出酸性。但屬于弱酸,它能與堿性物質生成鹽,如RCOOH+NaOH→RCOONa+H2O,這是最常見的皂化反應。這種脂肪酸鹽,在經稀硫酸酸化作用后又能析出脂肪酸。同時,原植物油腳中的中性油也能在酸的作用下水解為脂肪酸,這就是我們在生產中對植物油腳進行酸化處理的原理依據。S40,水洗:將所述粗混合脂肪酸加入去離子水中,通氣煮沸并攪拌洗滌30—40min,然后停氣靜置分層,棄去水層,重復操作三次;直至所述水層的PH值為6—7時停止水洗;S50,脫水、減壓蒸餾:將上述經水洗后的粗混合脂肪酸放入帶有加熱盤管的容器中,通氣加熱3—4h,保持溫度50—60℃,然后靜置分層,放掉下層水分后加熱至90℃,之后轉移至蒸餾釜中,保持真空度在0.08—0.09MPa,釜內溫度250—270℃,冷凝水溫75—90℃,收集產品餾分即為混合脂肪酸。水洗后的粗脂肪酸應在蒸餾前先進行脫水處理,以防止入釜后暴沸溢鍋。減壓蒸餾的原理是:脂肪酸在常壓下沸點較高,達300℃,又屬熱敏物質,在較高壓力下蒸餾會將造成脂肪酸部分分解,生成酸酐、酮、烴、短碳鏈脂肪酸等。同時,不飽和脂肪酸還部分發生聚合作用,生成聚合脂肪酸,含氧酸、內酯、醇、烴及其它產物,從而降低產品質量,減少得率。因此,實際操作時,采用減壓蒸餾,即蒸餾釜中形成一定的真空度,脂肪酸處在負壓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植物油腳中混合脂肪酸的提取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0,預處理:取一定量的植物油腳為原料,在真空條件下于45—55℃保溫脫水至含水量低于5%;加入食用級脫色劑,加入量為植物油腳質量的3%—5%,在40—50℃保溫條件下攪拌30—40min進行脫色至淡黃色;其中,所述真空度不低于0.09MPa;S20,皂化:取經步驟S10脫水脫色的植物油腳加入反應器中,加入濃度為30%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體系PH值為10—11,保持通氣煮沸3—4h,直至生成光滑膠體狀的皂化物;其中,氫氧化鈉溶液加入量為植物油腳質量的8%—10%;S30,酸解:將所述皂化物加入濃度為20%的硫酸溶液中,保持通氣煮沸1—2h,待溶液體系產生明顯分層時即停止反應,保溫靜置40—60min后放掉下層酸液,移出上層粗混合脂肪酸備用;其中,硫酸加入量為皂化物質量的10%—15%;S40,水洗:將所述粗混合脂肪酸加入去離子水中,通氣煮沸并攪拌洗滌30—40min,然后停氣靜置分層,棄去水層,重復操作三次;直至所述水層的PH值為6—7時停止水洗;S50,脫水、減壓蒸餾:將上述經水洗后的粗混合脂肪酸放入帶有加熱盤管的容器中,通氣加熱3—4h,保持溫度50—60℃,然后靜置分層,放掉下層水分后加熱至90℃,之后轉移至蒸餾釜中,保持真空度在0.08—0.09MPa,釜內溫度250—270℃,冷凝水溫75—90℃,收集產品餾分即為混合脂肪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植物油腳中混合脂肪酸的提取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0,預處理:取一定量的植物油腳為原料,在真空條件下于45—55℃保溫脫水至含水量低于5%;加入食用級脫色劑,加入量為植物油腳質量的3%—5%,在40—50℃保溫條件下攪拌30—40min進行脫色至淡黃色;其中,所述真空度不低于0.09MPa;S20,皂化:取經步驟S10脫水脫色的植物油腳加入反應器中,加入濃度為30%的氫氧化鈉溶液調節體系PH值為10—11,保持通氣煮沸3—4h,直至生成光滑膠體狀的皂化物;其中,氫氧化鈉溶液加入量為植物油腳質量的8%—10%;S30,酸解:將所述皂化物加入濃度為20%的硫酸溶液中,保持通氣煮沸1—2h,待溶液體系產生明顯分層時即停止反應,保溫靜置40—60min后放掉下層酸液,移出上層粗混合脂肪酸備用;其中,硫酸加入量為皂化物質量的10%—15%;S40,水洗:將所述粗混合脂肪酸加入去離子水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金蝶,
申請(專利權)人:徐金蝶,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