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370465 閱讀: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11:17
    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包括橫拉桿、接頭總成、卡箍與中空結構的套管,套管的內、外壁分別設置有內螺紋、外螺紋,內螺紋與內插桿的外壁螺紋連接,外螺紋與桿頭的內腔壁螺紋連接,桿頭、內插桿、套管的交接處的外部箍有單開口結構的卡箍,卡箍包括箍管部、上卡部、下卡部,箍管部的中部開設有箍管口,上、下卡部內分別設置有上、下螺栓孔以與螺栓、螺母進行鎖緊連接配合。本設計不僅能實現在線調整、能實現微調整,而且固定效果較強、易于操作。

    Tie rod assembly for steering driving front axle

    A steering driving front axle with a transverse rod assembly, including transverse rod, joint assembly, card casing hoop and the hollow structure of the inner and outer wall of the casing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internal thread and external thread, internal thread inserting rod outer wall and inner threaded connection, the inner wall of external thread and the rod head connected. A rod head, inserted in the bar, at the junction of the external casing hoop has a single opening clamp structure, including clamp hoop tube part, on the card, the card, the central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hoop hoop of nozzle, the upper and lower car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bolt holes to be carried out with the bolt and nut locking connection with. The design can not only realize online adjustment, but also achieve micro adjustment, and the fixed effect is strong and easy to operat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
    本技術涉及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部件,尤其涉及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具體適用于實現在線調整與微調整。
    技術介紹
    商用車轉向驅動前橋相比較非驅動承載型前橋,增加了動力傳遞裝置——傳動軸,轉向橫拉桿總成必須進行折彎設計以避免與傳動軸干涉,轉向橫拉桿總成也必須設計為可調整的結構以調整前橋或整車的前束值,目前的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是橫拉桿與橫拉桿接頭螺紋連接,調整前束值時為保證與傳動軸的間隙,必須對橫拉桿進行拆卸并整圈調整再裝配,其缺陷有:1、橫拉桿無法實現在線調整,必須先拆卸后調整,然后裝配到橋上,調整過程復雜;2、橫拉桿無法實現微調整,只能整圈調整以保證橫拉桿與周圍部件位置不變,以避免干涉問題,無法將整車前束值調整到理想區間;申請公布號為CN102072228A,申請公布日為2011年5月25日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汽車前橋橫拉桿球頭連接裝置,該專利技術中,在橫拉桿左內螺紋段的上部管壁上開設軸向豁口盲槽,在橫拉桿的左內螺紋段與左球頭的右外螺紋段的旋裝結合部套裝卡箍,該卡箍為上部開直口的環形件,該卡箍的內孔略大于橫拉桿的外直徑,在此卡箍的上部開直口處的前后端部分別對應帶有呈左右向的半圓形外耳板,在前外耳板上開設螺孔或通孔,而在后外耳板上對應開設通孔或螺孔,在前后外耳板的通孔和螺孔中對應旋裝帶彈性墊圈的螺栓并擰緊。雖然該專利技術中的橫拉桿與左球頭連接牢固,使用安全可靠,但其依然具有現有技術中無法進行在線調整與微調整的缺陷,調整過程復雜,調整的精確度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進行在線調整、無法進行微調整的缺陷與問題,提供一種能實現在線調整、能實現微調整的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包括橫拉桿、接頭總成與卡箍,所述接頭總成包括外接頭與內插桿,內插桿的一端與外接頭相連接,內插桿的另一端與橫拉桿的桿頭相連接,且在內插桿、桿頭的交接處的外部箍有卡箍;所述橫拉桿總成還包括中空結構的套管,該套管的內、外壁分別設置有內螺紋、外螺紋,所述內螺紋與內插桿的外壁螺紋連接,外螺紋與桿頭的內腔壁螺紋連接,且在桿頭、內插桿、套管的交接處的外部箍有卡箍。所述套管包括相互連接的大直徑部與小直徑部,所述大直徑部的外壁設置有外螺紋,小直徑部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所述大直徑部長于小直徑部設置。所述套管的側壁上開設有細長槽。所述卡箍為單開口結構,包括箍管部、上卡部與下卡部,所述箍管部的中部開設有箍管口,該箍管口的內側為封閉結構,箍管口的外側開設有外張口,該外張口位于上卡部底部、下卡部頂部之間,上卡部內設置的上螺栓孔與下卡部內設置的下螺栓孔進行對應連接。所述上卡部底部上與外張口相連接部位、上卡部外端之間設置有一個上坡部,所述下卡部頂部上與外張口相連接部位、下卡部外端之間設置有一個與上坡部相對應的下坡部,且上坡部、下坡部構成一個內窄外寬的斜坡口。所述卡箍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卡箍沿桿頭、內插桿、套管的交接處并排設置。所述橫拉桿一端的桿頭經套管、卡箍與一個接頭總成中的內插桿相連接,橫拉桿的另一端的桿頭與另一個接頭總成中的內插桿相鉚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本技術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中,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增設了中空結構的套管,該套管的內、外壁分別設置有內螺紋、外螺紋,其中,內螺紋與內插桿的外壁螺紋連接,外螺紋與桿頭的內腔壁螺紋連接,使用中,當需要調整前束值時,不需要拆卸整個接頭總成,只需轉動套管即可調整拉桿長度,且能保持橫拉桿相對位置不發生偏轉,此外,套管的轉動依賴螺紋連接進行,精確度較高,可確保將整車前束值調整到理想區間。因此,本技術不僅能實現在線調整,而且能實現微調整。2、本技術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中,采用的卡箍為單開口結構,包括箍管部、上卡部、下卡部,其中,箍管部的中部開設有箍管口以對桿頭、內插桿、套管的交接處進行固定,卡部底部、下卡部頂部分別開設上螺栓孔、下螺栓孔以與螺栓連接以增強固定效果,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此外,還可以采用兩個卡箍,并將其沿桿頭、內插桿、套管的交接處并排設置以增強連接的牢固性。因此,本技術不僅固定性較強,而且易于操作。3、本技術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中,在上卡部底部上與外張口相連接部位、上卡部外端之間設置有一個上坡部,在下卡部頂部上與外張口相連接部位、下卡部外端之間設置有一個下坡部,上坡部、下坡部構成一個內窄外寬的斜坡口,該斜坡口的設置既利于將卡箍套在橫拉桿的外部,又利于套入后的螺栓固定。因此,本技術不僅固定效果較強,而且易于操作。4、本技術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中,在應用時,可只在橫拉桿的一端設置套管、卡箍、接頭總成的組合,而在橫拉桿的另一端只將橫拉桿的桿頭與接頭總成中的內插桿相鉚接即可,該種設計既能滿足前束值的調整需求,又能減少零部件的數量,減輕裝配難度,節省成本。因此,本技術的成本較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橫拉桿、接頭總成連接關系的剖視圖。圖3是圖2中套筒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中卡箍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裝配有兩個卡箍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橫拉桿1、桿頭11、內腔壁12、接頭總成2、外接頭21、內插桿22、卡箍3、套管4、內螺紋41、外螺紋42、大直徑部43、小直徑部44、細長槽45、箍管部5、箍管口51、外張口52、上卡部6、上螺栓孔61、下卡部7、下螺栓孔71、斜坡口8、上坡部81、下坡部82、鎖緊螺母9、螺栓91。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見圖1至圖5,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包括橫拉桿1、接頭總成2與卡箍3,所述接頭總成2包括外接頭21與內插桿22,內插桿22的一端與外接頭21相連接,內插桿22的另一端與橫拉桿1的桿頭11相連接,且在內插桿22、桿頭11的交接處的外部箍有卡箍3;所述橫拉桿總成還包括中空結構的套管4,該套管4的內、外壁分別設置有內螺紋41、外螺紋42,所述內螺紋41與內插桿22的外壁螺紋連接,外螺紋42與桿頭11的內腔壁12螺紋連接,且在桿頭11、內插桿22、套管4的交接處的外部箍有卡箍3。所述套管4包括相互連接的大直徑部43與小直徑部44,所述大直徑部43的外壁設置有外螺紋42,小直徑部44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41。所述大直徑部43長于小直徑部44設置。所述套管4的側壁上開設有細長槽45。所述卡箍3為單開口結構,包括箍管部5、上卡部6與下卡部7,所述箍管部5的中部開設有箍管口51,該箍管口51的內側為封閉結構,箍管口51的外側開設有外張口52,該外張口52位于上卡部6底部、下卡部7頂部之間,上卡部6內設置的上螺栓孔61與下卡部7內設置的下螺栓孔71進行對應連接。所述上卡部6底部上與外張口52相連接部位、上卡部6外端之間設置有一個上坡部81,所述下卡部7頂部上與外張口52相連接部位、下卡部7外端之間設置有一個與上坡部81相對應的下坡部82,且上坡部81、下坡部82構成一個內窄外寬的斜坡口8。所述卡箍3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卡箍3沿桿頭11、內插桿22、套管4的交接處并排設置。所述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包括橫拉桿(1)、接頭總成(2)與卡箍(3),所述接頭總成(2)包括外接頭(21)與內插桿(22),內插桿(22)的一端與外接頭(21)相連接,內插桿(22)的另一端與橫拉桿(1)的桿頭(11)相連接,且在內插桿(22)、桿頭(11)的交接處的外部箍有卡箍(3),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拉桿總成還包括中空結構的套管(4),該套管(4)的內、外壁分別設置有內螺紋(41)、外螺紋(42),所述內螺紋(41)與內插桿(22)的外壁螺紋連接,外螺紋(42)與桿頭(11)的內腔壁(12)螺紋連接,且在桿頭(11)、內插桿(22)、套管(4)的交接處的外部箍有卡箍(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包括橫拉桿(1)、接頭總成(2)與卡箍(3),所述接頭總成(2)包括外接頭(21)與內插桿(22),內插桿(22)的一端與外接頭(21)相連接,內插桿(22)的另一端與橫拉桿(1)的桿頭(11)相連接,且在內插桿(22)、桿頭(11)的交接處的外部箍有卡箍(3),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拉桿總成還包括中空結構的套管(4),該套管(4)的內、外壁分別設置有內螺紋(41)、外螺紋(42),所述內螺紋(41)與內插桿(22)的外壁螺紋連接,外螺紋(42)與桿頭(11)的內腔壁(12)螺紋連接,且在桿頭(11)、內插桿(22)、套管(4)的交接處的外部箍有卡箍(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包括相互連接的大直徑部(43)與小直徑部(44),所述大直徑部(43)的外壁設置有外螺紋(42),小直徑部(44)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4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直徑部(43)長于小直徑部(44)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的側壁上開設有細長槽(45)。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轉向驅動前橋用橫拉桿總成,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湯超常濤王木生張博奇
    申請(專利權)人: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系列aⅴ无码专区友真希| 午夜不卡久久精品无码免费|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无码天堂亚洲国产AV|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软件|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无码尹人久久相蕉无码|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片视频|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