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車制造行業,尤其是機車制造中一種下線機用抓線機構。
技術介紹
機車的制造離不開電纜線,而且所用的電纜線直徑大、數量多,各種電纜線的布局以成束布局為主,電纜線在下線時也成束下線。傳統下線方式以人工拖曳操作為主,勞動強度大、速度慢,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本技術研發一種下線機用抓線機構,它替代了人工下線,提高了工作效率。為此,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下線機用抓線機構,主要包含:水平小車(1)、上升氣缸座板(2)、上升氣缸(3)、滑座導軌(4)、滑座(5)、抓取氣缸(6)、手爪座(7)、連接絲桿(8)、夾緊滑塊(9)、手爪連桿(10)、第一手爪(11)、第二手爪(12)、滑塊連桿銷(13)、手爪座連桿銷(14)。所述水平小車(1)設置在機架導軌上,通過滑座導軌(4)往復滑動;上升氣缸座板(2)設置在水平小車(1)上方,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上升氣缸(3)固定在上升氣缸座板(2)上方;滑座導軌(4)設置在滑座(5)上,滑座(5)與上升氣缸(3)的氣缸軸端螺絲鉸接;手爪座(7)設置在滑座(5)側面,通過螺絲與滑座(5)鉸接,抓取氣缸(6)設置在手爪座(7)上方,通過螺栓固定連接,連接絲桿(8)設置在抓取氣缸(6)下方,與抓取氣缸(6)的軸端通過螺紋鉸接;夾緊滑塊(9)設置在連接絲桿(8)上,通過螺紋與之鉸接,兩個手爪連桿(10)分別設置在手爪座(7)兩側,通過手爪座連桿銷(14)與手爪座(7)鉸接,左右兩夾緊滑塊(9)通過兩滑塊連桿銷(13)分別與兩手爪連桿(10)鉸接;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下線機用抓線機構,主要由:水平小車(1)、上升氣缸座板(2)、上升氣缸(3)、滑座導軌(4)、滑座(5)、抓取氣缸(6)、手爪座(7)、連接絲桿(8)、夾緊滑塊(9)、手爪連桿(10)、第一手爪(11)、第二手爪(12)、滑塊連桿銷(13)、手爪座連桿銷(14)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小車(1)設置在機架導軌上,通過滑座導軌(4)往復滑動;上升氣缸座板(2)設置在水平小車(1)上方,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上升氣缸(3)固定在上升氣缸座板(2)上方;滑座導軌(4)設置在滑座(5)上,滑座(5)與上升氣缸(3)的氣缸軸端螺絲鉸接;手爪座(7)設置在滑座(5)側面,通過螺絲與滑座(5)鉸接,抓取氣缸(6)設置在手爪座(7)上方,通過螺栓固定連接,連接絲桿(8)設置在抓取氣缸(6)下方,與抓取氣缸(6)的軸端通過螺紋鉸接;夾緊滑塊(9)設置在連接絲桿(8)上,通過螺紋與之鉸接,兩個手爪連桿(10)分別設置在手爪座(7)兩側,通過手爪座連桿銷(14)與手爪座(7)鉸接,左右兩夾緊滑塊(9)通過兩滑塊連桿銷(13)分別與兩手爪連桿(10)鉸接;第一手爪(11)和第二手爪(12)分別通過銷軸和手爪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下線機用抓線機構,主要由:水平小車(1)、上升氣缸座板(2)、上升氣缸(3)、滑座導軌(4)、滑座(5)、抓取氣缸(6)、手爪座(7)、連接絲桿(8)、夾緊滑塊(9)、手爪連桿(10)、第一手爪(11)、第二手爪(12)、滑塊連桿銷(13)、手爪座連桿銷(14)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小車(1)設置在機架導軌上,通過滑座導軌(4)往復滑動;上升氣缸座板(2)設置在水平小車(1)上方,通過螺栓固定連接;上升氣缸(3)固定在上升氣缸座板(2)上方;滑座導軌(4)設置在滑座(5)上,滑座(5)與上升氣缸(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家琦,劉高峰,趙義東,
申請(專利權)人:洛陽天浩泰軌道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