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顯示設備,包括光源、導光膜及顯示面板,其中,該導光膜包括具有主表面的基材,和沿著該基材的邊緣而設置在該主表面上,并朝向該主表面傾斜延伸的導光膠材。該導光膜引導該光源所發(fā)出的光線,并從該基材的該主表面發(fā)出光,該顯示面板位于該基材的該主表面的前方,其中,該導光膠材的折射率與該基材的折射率不同,能從該基材入射該導光膠材的光線產生全反射而再次回到該基材中,由此實現(xiàn)防止漏光的效果,以優(yōu)化該顯示設備的顯示質量。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光學設備,具體地涉及一種顯示設備。
技術介紹
參照圖1,圖1公開一種公知的導光膜1,其適用于配合設置于其中一端的光源2,并用來引導該光源2所發(fā)出的光線。該導光膜1包括具有朝向外側的外側面111的基材11。該光源2所發(fā)出的光線由該導光膜1的一端進入,并在該導光膜1中藉由全反射原理而傳遞至遠離該光源2的導光膜1的另一側,并且在傳遞過程中利用該導光膜1的底面微結構設計(圖未示),以破壞全反射,讓該光源2所發(fā)出的光線在傳遞至該導光膜1的另一側的過程中,還可以從該外側面111發(fā)出光。然而,由于該導光膜1的厚度均一,而且相對于LED形態(tài)的該光源2而言,厚度更小,所以該光源2所發(fā)出的光線必然會有部分無法從該導光膜1的入光面進入到該導光膜1,產生漏光現(xiàn)象。如此不但影響該導光膜1傳導光線的均勻度,也耗損了該光源2所發(fā)出的部分光能,進而影響安裝有該導光膜1的顯示器的顯示效果。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因此,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減少光能耗損的導光膜。于是,本技術導光膜包括具有主表面的基材,和沿著該基材的邊緣而設置在該主表面上,并朝向該主表面傾斜延伸的導光膠材。其中,該導光膠材的折射率與該基材的折射率不同,從該基材入射至該導光膠材的光線因該導光膠材的傾斜角度和折射率的差異,較容易在該導光膠材和空氣的界面之間產生全反射現(xiàn)象,并能藉此使光線再次朝向該基材入射,并且在該基材中繼續(xù)傳遞,有效防止漏光現(xiàn)象。另外,本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能避免產生漏光現(xiàn)象的背光模塊及顯示設備。于是,本技術背光模塊包括光源和如前文所述的本技術導光膜。而本技術顯示設備包括顯示面板和如前文所述的本技術背光模塊。藉由本技術的導光膜防止漏光的效果,能確實傳遞該光源所發(fā)出的光能。而該背光模塊配合顯示面板,能藉由該導光膜引導該光源所發(fā)出的光線,并對該顯示面板提供分布均勻的光能,以優(yōu)化該顯示設備的顯示效果。本技術的效果在于:藉由該導光膠材的傾斜延伸設計,以及與該基材相異的折射率,能增加光線于該導光膠材與空氣間的界面產生全反射的機率,以使光線能再次朝向該基材入射并繼續(xù)在該基材中傳遞,有效減少光能逸散而產生的耗損。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其他的特征和效果,將在參照附圖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xiàn),其中:圖1是示意圖,說明一種公知的導光膜;圖2是示意圖,說明本技術導光膜的第一實施例;圖3是示意圖,說明司乃耳定律;圖4是曲線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導光膠材的折射率與光能耗損的關系;圖5是示意圖,說明本技術導光膜的第二實施例;圖6是示意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光線傳遞情況;圖7與圖8是曲線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導光膠材的折射率與光能耗損的關系;圖9是曲線圖,說明該導光膠材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交界線與該基材的主表面的夾角與光能耗損的關系;圖10是示意圖,說明本技術導光膜的第三實施例;圖11是示意圖,說明本技術導光膜的第四實施例;和圖12是示意圖,說明本技術顯示設備的實施例。具體實施方式在本技術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組件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參照圖2,本技術導光膜3的第一實施例包括具有主表面311的基材31,和沿著該基材31的邊緣而設置在該主表面311上,并朝向該主表面311傾斜延伸的導光膠材32。該基材31的該主表面311具有被該導光膠材32所覆蓋的第一區(qū)域301,以及未被該導光膠材32所覆蓋而顯露于外的第二區(qū)域302。其中,該導光膠材32的折射率與該基材31的折射率不同,該基材31以PC或PMMA材料制作而成,該導光膠材32則是利用UV膠(UV-curedacrylateresin)先涂布于該基材31,再利用透明模具蓋置于其上,并以紫外光照射而使UV膠固化(aged)成型。該第一實施例配合光源4,并用來傳遞該光源4所發(fā)出的光能。從該光源4所發(fā)出的光線,會先從該基材31或該導光膠材32朝向該光源4的端面入射,從該基材31入射且入射角較小的光線,會先在該基材31與該導光膠材32的界面產生一次折射,接著在該導光膠材32中,與直接從該導光膠材32朝向該光源4的端面入射該導光膠材32的光線一同傳遞。若希望能藉由該導光膠材32來減少光能耗損的情況,則必須配合該導光膠材32朝向該主表面311傾斜的設計,使光線在該導光膠材32與空氣的界面的入射角變大,并調整該導光膠材32的折射率,盡可能使光線在該導光膠材32與空氣之間的界面產生全反射。參照圖3,圖3是司乃耳定律(Snell’sLaw)的示意圖,當光線從第一種介質傳遞至折射率不同的第二種介質時,會產生折射現(xiàn)象。令第一種介質的折射率為n1,且入射角為θ1,而第二種介質的折射率為n2,且折射角為θ2。依據(jù)司乃耳定律會滿足n1*sinθ1=n2*sinθ2的關系式。而依據(jù)該關系式,可據(jù)此推導出產生全反射現(xiàn)象的臨界角為θc=sin-1(n2/n1)。依據(jù)所推導的臨界角關系式,可知會產生全反射現(xiàn)象的臨界角,和介質的折射率有直接的關系。當配合適當?shù)慕橘|折射率,可改變產生全反射現(xiàn)象的臨界角,以提高在特定位置產生全反射現(xiàn)象的機率,藉此減少光能在傳遞時產生耗損的機率。參照圖4并配合圖2,如圖4所示的數(shù)據(jù)是在該基材31的折射率為1.59的情況下,對于調整該導光膠材32的折射率的情況進行實際測量實驗。如圖4所示,該導光膠材32的折射率愈大或愈小,都會造成光能耗損的比例增加,本實施例是以15%的光能耗損比例為可容許的上限來決定該導光膠材32的折射率范圍,該導光膠材32的折射率介于該基材31的折射率的85%至100%之間且包含端點值85%而不包含端點值100%,或介于該基材31的折射率的100%至105%之間且包含端點值105%而不包含端點值100%時,如圖4中縱軸所示的光能耗損的數(shù)據(jù)在相對較低的百分比。也就是說,當該導光膠材32在如上所述的范圍內時,確實能有效減少光能的耗損,且當調整該導光膠材32的折射率,使光線在該導光膠材32的位置產生全反射的機率增加時,亦能有效減少在該導光膠材32產生漏光的情況。當然對于其所屬
中具有普通知識的技術人員而言,自然可以隨著光能耗損比例的上限調整來決定該導光膠材32的折射率范圍,所以不應以本實施例的說明為限。例如光能耗損比例增大到18%左右時,該導光膠材32的折射率就可以最高達到1.75(約該基材31的折射率的110%),最低達到1.27(約該基材31的折射率的80%)。參照圖5,圖5是本技術導光膜3的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的差別在于:該導光膠材32包括設置在該基材31的邊緣上方的第一材料321,和與該第一材料321相抵接設置且沿該主表面311延伸的第二材料322。該第一材料321與該第二材料322的折射率不同,且該第一材料321與該第二材料322的折射率均小于該基材31的折射率,且均大于空氣的折射率。其中,該第二材料322的折射率小于該基材31的折射率,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顯示設備,包括光源、導光膜和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導光膜包括:基材,包括主表面;和導光膠材,沿著所述基材的邊緣而設置在所述主表面上,并朝向所述主表面傾斜延伸,且所述導光膠材的折射率與所述基材的折射率不同;所述導光膜引導所述光源所發(fā)出的光線,并從所述基材的所述主表面發(fā)出光,所述顯示面板位于所述基材的所述主表面的前方。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顯示設備,包括光源、導光膜和顯示面板,其中,
所述導光膜包括:
基材,包括主表面;和
導光膠材,沿著所述基材的邊緣而設置在所述主表面上,
并朝向所述主表面傾斜延伸,且所述導光膠材的折射率與所述
基材的折射率不同;
所述導光膜引導所述光源所發(fā)出的光線,并從所述基材的
所述主表面發(fā)出光,所述顯示面板位于所述基材的所述主表面
的前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導光膠材
的折射率介于所述基材的折射率的80%至100%之間且包含端
點值80%而不包含端點值100%,或介于所述基材的折射率的
100%至110%之間且包含端點值110%而不包含端點值
100%。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導光膠材
的折射率介于所述基材的折射率的85%至100%之間且包含端
點值85%而不包含端點值100%,或介于所述基材的折射率的
100%至105%之間且包含端點值105%而不包含端點值
100%。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導光膠材
包括設置在所述基材的邊緣上方的第一材料,和與所述第一材
料相抵接設置且沿所述主表面延伸的第二材料,所述第一材料
與所述第二材料的折射率不同,且所述第一材料與所述第二材
料的折射率均小于所述基材的折射率,并均大于空氣的折射
率。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第二材料
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基材的折射率,且所述第一材料的折射率小
\t于所述第二材料的折射率。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材料
具有沿著所述基材的邊緣而設置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鐘元振,陳蔚軒,
申請(專利權)人: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