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輪轂鍛造模具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022379 閱讀: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00:09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輪轂鍛造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安裝于下模板的下模體和下模芯,所述下模芯包括鍛芯部和處于鍛芯部下方的底座部,所述鍛芯部與下模體之間形成環形的用于鍛造輪輞的環腔,在底座部設置有沿著環腔的腔壁凹陷的凹陷環槽,所述凹陷環槽可拆卸連接有與凹陷環槽的槽壁貼合的環形鑲件,通過在凹陷環槽內安裝不同厚度的環形鑲件,便能改變環形鑲件表面與鍛芯部表面之間的距離,也即,改變鍛造出來的輪轂的輪輞寬度,只需要配備不同厚度的環形鑲件便能實現只通過一副模具便鍛造不同輪輞寬度的輪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鍛造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鍛造鋁合金輪轂的模具。
    技術介紹
    世界汽車工業正向著輕量、高速、安全、節能、舒適與環境污染輕的方向發展,因此鋁合金零部件在汽車中的用量日益增多。輪轂作為汽車行駛系統中的重要部件之一,也是一種要求較高的保安件,它不僅承載汽車的重量,同時也體現著汽車的外觀造型。在過去的10年,全球鋁合金汽車輪轂產量的年平均增長率達7.6%。目前國內外制造鋁合金輪轂的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鍛造法,另一類是鑄造,但是鑄造法產品中縮孔、疏松、氣孔等缺陷嚴重,機械強度低,成品率低,國外已基本淘汰。傳統的鍛造模具都采用整體結構,每一型號的輪轂都必須對應一副模具,從而在模具的存放空間、管理、維護和制造成本上都非常巨大,而且久放的模具非常容易損壞,并且當整體結構模具在壓制損壞后,則需要整體更換上、下模具,更換成本也非常巨大,費工費時費料,加大鋁合金輪轂生產成本,造成資源極大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鍛造不同輪輞寬度的輪轂鍛造模具。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一種輪轂鍛造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安裝于下模板的下模體和下模芯,所述下模芯包括鍛芯部和處于鍛芯部下方的底座部,所述鍛芯部與下模體之間形成環形的用于鍛造輪輞的環腔,在底座部設置有沿著環腔的腔壁凹陷的凹陷環槽,所述凹陷環槽可拆卸連接有與凹陷環槽的槽壁貼合的環形鑲件。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凹陷環槽內安裝不同厚度的環形鑲件,便能改變環形鑲件表面與鍛芯部表面之間的距離,也即,改變鍛造出來的輪轂的輪輞寬度,只需要配備不同厚度的環形鑲件便能實現只通過一副模具便鍛造不同輪輞寬度的輪轂,相比于現有技術中,鍛造不同輪轂必須用到多副模具的方式,采用本技術中的拆換環形鑲件的方式,不僅減少了制造多副模具的制造成本、減少了鋼鐵材料的浪費,而且對于后期模具的保養成本也大為減少,對于后期模具的存放空間利用率也大為提高。進一步優化為:所述環腔的深度為待鍛造輪轂的輪輞最短寬度,所述環腔與凹陷環槽的深度之和為待鍛造輪轂的輪輞最大寬度。進一步優化為:所述環形鑲件的最大厚度等于凹陷環槽的深度。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將環形鑲件的最大厚度限制在凹陷環槽的深度,也即,實現了鍛造出來的輪轂的輪輞寬度將處于環腔的深度與環腔加凹陷環槽深度之和之間,從而在調整輪輞寬度的前提下可以保證不同厚度的環形鑲件可以全部處于凹陷環槽內,而之所以這樣設置,是由于在鍛造輪轂的過程中,鋁合金在擠壓入環腔部位時,將會對兩邊的腔壁進行擠壓,若環形鑲件處于環腔內,則勢必會在鍛造過程中使得環形鑲件與腔壁之間產生縫隙,不僅會影響鍛造出來得輪轂的質量,而且在脫模過程中,嵌入此縫隙中的鋁合金容易帶動環形鑲件,使得環形鑲件的位置發生偏移甚至直接拉斷環形鑲件;而將環形鑲件設置于凹陷環槽內來實現對輪輞寬度的調節,則,一方面由于當鋁合金進入凹陷環槽時是處于鍛壓的最末端,此處的鋁合金對于凹陷環槽的擠壓力已是非常之小,凹陷環槽受到的擠壓已不足以讓其壁面和環形鑲件產生縫隙,不會影響輪轂的質量,且在脫模過程中并不會帶動環形鑲件,從而避免了環形鑲件被拉斷的問題,另一方面則由于此凹陷環槽時直接設置在底座部上的,與下模體為分體設置,從而下模體部位的環腔腔壁受到的擠壓力不會影響到凹陷環槽,從而凹陷環槽能夠避免受到環腔腔壁的影響而出現在鍛造過程中的變形,進一步避免了與環形鑲件之間出現縫隙的問題。進一步優化為:所述下模體處于環腔下方設置有一與底座部配合的凹腔,當下模芯和下模體安裝于下模板時,凹腔與底座部緊密壓合。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下模體上設置一與底座部配合的凹腔,且將下模芯和下模體安裝在下模板上時,凹腔能夠與底座部緊密壓合,從而使得下模體和下模芯安裝在下模板上時的相對位置關系不會輕易竄動,提高了由下模體和下模芯構成的環腔與凹陷環槽的相對位置度穩定性,增加鍛造出來的輪轂的質量穩定性。進一步優化為:所述底座部相對鍛芯部的另一面設置有與凹陷環槽位置對應的第一避空結構,所述第一避空結構配合有將環形鑲件固定在凹陷環槽內的第一鎖緊件。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第一鎖緊件通過第一避空結構之后可將環形鑲件固定在凹陷環槽內,實現了環形鑲件與凹陷環槽之間的可拆卸連接固定方式,并且通過第一避空結構能夠避免第一鎖緊件與下模板之間的干涉,保證了下模芯可以通過底座部平整的安裝在下模板上,并且通過從底座部的底面方向鎖住環形鑲件的方式,不會影響在鍛造輪轂是對輪輞部位的成型造成影響。進一步優化為:所述下模板的底面設置有第二避空結構,所述第二避空結構配合有將下模芯鎖在下模板上的第二鎖緊件。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第二避空結構能夠避免第二鎖緊件與鍛造機之間的干涉,保證了下模板可以通過底面平整的安裝在鍛造機上。進一步優化為:所述下模板的底面設置有第三避空結構,所述第三避空結構配合有將下模體鎖在下模板上的第三鎖緊件。通過上述技術方案,通過第三避空結構能夠避免第三鎖緊件與鍛造機之間的干涉,保證了下模板可以通過底面平整的安裝在鍛造機上。進一步優化為:所述所述底座部相對鍛芯部的另一面設置有啟封螺紋孔,該啟封螺紋孔穿出凹陷環槽。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環形鑲件是與凹陷環槽緊密貼合安裝的,所以在拆卸的時候不容易直接取下,通過啟封螺紋孔,可以通過啟封螺釘選入啟封螺紋孔中,然后使得啟封螺釘頂在環形鑲件上,將環形鑲件從凹陷環槽中頂出,方便拆卸。進一步優化為:所述啟封螺紋孔均勻環繞凹陷環槽間隔設置至少兩個。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啟封螺釘通過啟封螺紋孔對環形鑲件進行頂出的過程中,由于啟封螺紋孔是均勻環繞凹陷環槽間隔設置的,且至少設置了兩個,從而實現了環形鑲件在頂出過程中的均勻受力,放置卡死的現象出現。進一步優化為:下模還設置有處于下模芯中心位置且貫穿下模芯和下模板的下模頂料器。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脫模時,通過下模頂料器可將輪轂頂出下模,實現脫模步驟。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通過厚度不一的環形鑲件,實現了只需要更換不同厚度的環形鑲件就能由一副模具來進行不同輪輞寬度的輪轂的鍛造的效果,并且將環形鑲件的可調范圍限制在凹陷環槽的槽深之內,提高了鍛造之后輪轂的質量,并且減少了環形鑲件在脫模過程中被拉斷的概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實施例一的輪轂鍛造模具的整體分模圖;圖2為本實施例一的下模整體軸測示意圖;圖3為本實施例一的下模半剖示意圖;圖4和圖5為本實施例一的下模與環形鑲件的分解示意圖;圖6為本實施例二的下模半剖示意圖;圖7為本實施例三的下模半剖示意圖。圖中,1、下模;11、下模板;111、第二沉頭孔;112、第三沉頭孔;12、下模體;13、下模芯;131、鍛芯部;132、底座部;14、下模頂料器;2、上模;3、環腔;4、凹陷環槽;5、環形鑲件;61、啟封螺紋孔;62、第一沉頭孔;71、第一沉頭螺栓;72、第二沉頭螺栓;73、第三沉頭螺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技術作進一步詳述,以下實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一種輪轂鍛造模具,參見附圖1,包括上模2和下模1,參見附圖2,下模包括下模板11、下模體12、下模芯13和下模頂料器14,參見附圖3,下模芯13通過第二沉頭螺栓72(第二鎖緊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輪轂鍛造模具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輪轂鍛造模具,包括上模(2)和下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包括下模板(11)、安裝于下模板(11)的下模體(12)和下模芯(13),所述下模芯(13)包括鍛芯部(131)和處于鍛芯部(131)下方的底座部(132),所述鍛芯部(131)與下模體(12)之間形成環形的用于鍛造輪輞的環腔(3),在底座部(132)設置有沿著環腔(3)的腔壁凹陷的凹陷環槽(4),所述凹陷環槽(4)可拆卸連接有與凹陷環槽(4)的槽壁貼合的環形鑲件(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輪轂鍛造模具,包括上模(2)和下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包括下模板(11)、安裝于下模板(11)的下模體(12)和下模芯(13),所述下模芯(13)包括鍛芯部(131)和處于鍛芯部(131)下方的底座部(132),所述鍛芯部(131)與下模體(12)之間形成環形的用于鍛造輪輞的環腔(3),在底座部(132)設置有沿著環腔(3)的腔壁凹陷的凹陷環槽(4),所述凹陷環槽(4)可拆卸連接有與凹陷環槽(4)的槽壁貼合的環形鑲件(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環腔(3)的深度為待鍛造輪轂的輪輞最短寬度,所述環腔(3)與凹陷環槽(4)的深度之和為待鍛造輪轂的輪輞最大寬度。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輪轂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鑲件(5)的最大厚度等于凹陷環槽(4)的深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輪轂鍛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體(12)處于環腔(3)下方設置有一與底座部(132)配合的凹腔,當下模芯(13)和下模體(12)安裝于下模板(11)時,凹腔與底座部(132)緊密壓合。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祥義張濤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路威汽車輪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无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App|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 久久久久久99av无码免费网站|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人妻少妇无码视频在线|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午夜福利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