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能源利用
,具體為一種太陽能與氫能互相調節利用的能源發電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現在自然資源的逐漸減少,人們不得不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為了能夠對有限的資源達到充分的利用,現在科學家們都在大力開展新能源,主要開發一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例如,太陽能、氫能、風能等,為了做到對能源的循環利用提高利用效率,現推出一種太陽能與氫能互相調節利用的能源發電裝置,為人們提供電能,以供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與氫能互相調節利用的能源發電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太陽能與氫能互相調節利用的能源發電裝置,包括化學反應室和底座,所述化學反應室一端連接有氫氣輸送導管,所述氫氣輸送導管一端安裝有氫氣儲藏室,所述化學反應室另一端連接有氧氣輸送導管,所述氧氣輸送導管一端安裝有氧氣儲藏室,所述化學反應室上端通過輸電管與蓄電池組連接,所述底座左上端安裝有電解槽,所述電解槽上端安裝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上端安裝有太陽能發電器,所述太陽能發電器內部頂端安裝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下端安裝有PC擴散板,所述PC擴散板下端安裝有光伏控制器,所述光伏控制器下端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所述太陽能發電器一端連接有輸電管,所述太陽能發電器通過輸電管與蓄電池組連接,所述蓄電池組右上方通過輸電管與直流負載連接,所述蓄電池組一端通過輸電管與逆變器連接,所述逆變器下端安裝有立柱支架,所述逆變器一端通過輸電管與交流負載連接。優選的,所述氧氣儲藏室通過氫氧化學板與氫氣儲藏室連接。優選的,所述電解槽內部安裝有電解板。優選的,所述支撐柱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與氫能互相調節利用的能源發電裝置,包括化學反應室(1)和底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學反應室(1)一端連接有氫氣輸送導管(22),所述氫氣輸送導管(22)一端安裝有氫氣儲藏室(23),所述化學反應室(1)另一端連接有氧氣輸送導管(21),所述氧氣輸送導管(21)一端安裝有氧氣儲藏室(20),所述化學反應室(1)上端通過輸電管(8)與蓄電池組(9)連接,所述底座(14)左上端安裝有電解槽(4),所述電解槽(4)上端安裝有支撐柱(5),所述支撐柱(5)上端安裝有太陽能發電器(7),所述太陽能發電器(7)內部頂端安裝有玻璃板(18),所述玻璃板(18)下端安裝有PC擴散板(17),所述PC擴散板(17)下端安裝有光伏控制器(16),所述光伏控制器(16)下端安裝有太陽能電池(15),所述太陽能發電器(7)一端連接有輸電管(8),所述太陽能發電器(7)通過輸電管(8)與蓄電池組(9)連接,所述蓄電池組(9)右上方通過輸電管(8)與直流負載(10)連接,所述蓄電池組(9)一端通過輸電管(8)與逆變器(11)連接,所述逆變器(11)下端安裝有立柱支架(13),所述逆變器(11)一端通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太陽能與氫能互相調節利用的能源發電裝置,包括化學反應室(1)和底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學反應室(1)一端連接有氫氣輸送導管(22),所述氫氣輸送導管(22)一端安裝有氫氣儲藏室(23),所述化學反應室(1)另一端連接有氧氣輸送導管(21),所述氧氣輸送導管(21)一端安裝有氧氣儲藏室(20),所述化學反應室(1)上端通過輸電管(8)與蓄電池組(9)連接,所述底座(14)左上端安裝有電解槽(4),所述電解槽(4)上端安裝有支撐柱(5),所述支撐柱(5)上端安裝有太陽能發電器(7),所述太陽能發電器(7)內部頂端安裝有玻璃板(18),所述玻璃板(18)下端安裝有PC擴散板(17),所述PC擴散板(17)下端安裝有光伏控制器(16),所述光伏控制器(16)下端安裝有太陽能電池(15),所述太陽能發電器(7)一端連接有輸電管(8),所述太陽能發電器(7)通過輸電管(8)與蓄電池組(9)連接,所述蓄電池組(9)右上方通過輸電管(8)與直流負載(10)連接,所述蓄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詹功瀚,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瀚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