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活塞環壓裝工具,所述壓裝工具包括帶有圓形端蓋(1)的外殼體(2)、漲開裝置、壓平裝置和壓緊裝置,所述在外殼體(2)的前部安裝有活塞環安裝裝置,所述漲開裝置活動地設置在外殼體(2)后部的腔體中并與活塞環安—裝裝置相對應,所述壓平裝置設置在漲開裝置內,所述壓緊裝置活動地設置在漲開裝置與外殼體之間。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設計巧妙、操作便捷、加工效率高的優點,采用它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防止了活塞環在壓裝過程中劃傷活塞,提高了加工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工裝工具,特別是一種活塞環壓裝工具。
技術介紹
活塞環是一種具有較大向外擴張變形的金屬彈性環,它被裝配到剖面與其相應的活塞的環形槽內。目前,不管是汽油機還是柴油機在活塞環的裝配上多采用手動裝配方式,這種的裝配方式一是使得工人的勞動強度較大,二是在裝配時,手動擴開活塞環,活塞環開口處向上翹,容易劃傷活塞,導致活塞損壞。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些廠家就采用專用的機器對活塞環進行安裝,如在CN200954578Y中公開了一種名稱為“活塞環裝配設備”的專利技術專利,它包括床身、料架和電控系統,還包括一環、二環裝配單元,每個裝配單元包括驅動系統、壓裝系統、抓爪調整系統和發令系統,其中的驅動系統通過滾珠絲杠和滾珠螺母與壓裝系統連接;所述的壓裝系統通過多爪式推盤固定聯接;發令系統則裝于心軸的內腔中;這樣的設備雖然可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防止活塞被活塞環劃傷,但是它體積太大,占地寬,并且使用時還需要消耗電力,并且這樣的專用設備在維修時也很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裝配效率高、裝配質量好的活塞環壓裝工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活塞環壓裝工具,所述壓裝工具包括帶有圓形端蓋的外殼體、漲開裝置、壓平裝置和壓緊裝置,所述在外殼體的前部安裝有活塞環安裝裝置,所述漲開裝置活動地設置在外殼體后部的腔體中并與活塞環安裝裝置相對應,所述壓平裝置設置在漲開裝置內,所述壓緊裝置活動地設置在漲開裝置與外殼體之間。其中,所述活塞環安裝裝置包括前壓圈和后壓圈,所述前壓圈和后壓圈通過設置在外殼體上的壓片和螺釘固定在外殼體內,所述前壓圈和后壓圈分別與外殼體圍成活塞環放置槽。進一步,所述漲開裝置包括一端帶有錐度且中空的漲套,所述在漲套的另一端連接有推動軸,所述推動軸穿出端蓋。進一步,所述壓平裝置包括設置在漲套內的頂桿,所述頂桿的下端連接有活動地設置在漲套上的哈夫塊,所述頂桿的上端設置有軸承;所述在漲套內設置有推桿,所述推桿設置在推動軸上方并與推動軸平行,所述在推桿的一端固定設置有斜推塊,所述斜推塊與軸承接觸,所述推桿的另一端穿出端蓋;所述在頂桿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回位彈簧,所述回位彈簧的上端與設置在漲套上的螺栓連接,所述回位彈簧的下端與設置在哈夫塊上端面上的螺釘連接。由于活塞環受到漲套的漲開,導致了活塞環的開口向上翹,為了防止向上翹的開口劃傷活塞,所以采用壓平裝置將向上翹的開口壓平。為了使得推桿快速的復位,所述在推桿的前端面上設置有復位彈簧。為了防止斜推塊在回位時過渡,所述在漲套的后部設置有限位軸,所述限位軸設置在推桿與推動軸之間并與推桿或推動軸平行,所述限位軸的一端與斜推塊的后端面相對應。進一步,所述壓緊裝置為壓套,所述在壓套的后端設置有穿出端蓋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設置在推動軸下方且與推動軸平行,所述壓套的前端與后壓圈對應設置。為了限制活塞安裝活塞環時的位置,所述在漲套的前端面的上部設置有壓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設計巧妙、操作便捷、加工效率高的優點,采用它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防止了活塞環在壓裝過程中劃傷活塞,提高了加工質量。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附圖說明如下: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替代,仍屬于本專利技術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如圖1、2所示,一種活塞環壓裝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壓裝工具包括帶有圓形端蓋1的外殼體2、漲開裝置、壓平裝置和壓緊裝置,所述在外殼體2的前部安裝有活塞環安裝裝置,所述漲開裝置活動地設置在外殼體2后部的腔體中并與活塞環安裝裝置相對應,所述壓平裝置設置在漲開裝置內,所述壓緊裝置活動地設置在漲開裝置與外殼體之間。所述活塞環安裝裝置包括前壓圈3和后壓圈4,所述前壓圈3和后壓圈4通過設置在外殼體2上的壓片5和螺釘固定在外殼體2內,所述前壓圈3和后壓圈4分別與外殼體2圍成活塞環放置槽6。所述漲開裝置包括一端帶有錐度且中空的漲套7,所述在漲套7的另一端連接有推動軸8,所述推動軸8穿出端蓋1。所述壓平裝置包括設置在漲套7內的頂桿9,所述頂桿9的下端連接有活動地設置在漲套7上的哈夫塊10,所述頂桿9的上端設置有軸承11;所述在漲套7內設置有推桿12,所述推桿12設置在推動軸8上方并與推動軸8平行,所述在推桿12的一端固定設置有斜推塊13,所述斜推塊13與軸承11接觸,所述推桿12的另一端穿出端蓋1;所述在頂桿9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回位彈簧14,所述回位彈簧14的上端與設置在漲套7上的螺栓15連接,所述回位彈簧14的下端與設置在哈夫塊10上端面上的螺釘16連接。其中,軸承11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斜推塊13與頂桿9之間的摩擦力,回位彈簧14的目的是為了將哈夫塊快速回位。所述在推桿12的前端面上設置有復位彈簧17,其目的是為了使得推桿快速的復位。所述在漲套7的后部設置有限位軸18,所述限位軸18設置在推桿12與推動軸8之間并與推桿12或推動軸8平行,所述限位軸18的一端與斜推塊13的后端面相對應。所述壓緊裝置為壓套19,所述在壓套19的后端設置有穿出端蓋1的連接桿20,所述連接桿20設置在推動軸8下方且與推動軸8平行,所述壓套19的前端與后壓圈4對應設置。本專利技術是這樣使用的:先將活塞環安防在活塞環放置槽6內,然后工人用手推動推動軸8向活塞環方向移動,推動軸8帶動漲套7移動,使得活塞環套入漲套內,在推動推桿12,推桿12通過斜推塊13、頂桿9帶動哈夫塊10壓下活塞環的開口,再推動連接桿20,連接桿20帶動壓套19向前運動,壓緊前壓圈3、后壓圈4中的活塞環,防止活塞環松動,最后扳動推桿12和推動軸8回到原始位置,將活塞放入活塞環中,松動連接桿20,被漲開和壓緊的活塞環就套入到了活塞上,這樣就完成了一次活塞環的壓裝工作。所述在漲套7的前端面的上部設置有壓蓋21,其目的是為了使得活塞環更加準確的套入到活塞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活塞環壓裝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壓裝工具包括帶有圓形端蓋(1)的外殼體(2)、漲開裝置、壓平裝置和壓緊裝置,所述在外殼體(2)的前部安裝有活塞環安裝裝置,所述漲開裝置活動地設置在外殼體(2)后部的腔體中并與活塞環安裝裝置相對應,所述壓平裝置設置在漲開裝置內,所述壓緊裝置活動地設置在漲開裝置與外殼體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活塞環壓裝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壓裝工具包括帶有圓形端蓋(1)的外殼體(2)、漲開裝置、壓平裝置和壓緊裝置,所述在外殼體(2)的前部安裝有活塞環安裝裝置,所述漲開裝置活動地設置在外殼體(2)后部的腔體中并與活塞環安裝裝置相對應,所述壓平裝置設置在漲開裝置內,所述壓緊裝置活動地設置在漲開裝置與外殼體之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環安裝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塞環安裝裝置包括前壓圈(3)和后壓圈(4),所述前壓圈(3)和后壓圈(4)通過設置在外殼體(2)上的壓片(5)和螺釘固定在外殼體(2)內,所述前壓圈(3)和后壓圈(4)分別與外殼體(2)圍成活塞環放置槽(6)。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環壓裝工具,其特征是:所述漲開裝置包括一端帶有錐度且中空的漲套(7),所述在漲套(7)的另一端連接有推動軸(8),所述推動軸(8)穿出端蓋(1)。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環壓裝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壓平裝置包括設置在漲套(7)內的頂桿(9),所述頂桿(9)的下端連接有活動地設置在漲套(7)上的哈夫塊(10),所述頂桿(9)的上端設置有軸承(11);所述在漲套(7)內設置有推桿(12),所述推桿(12)設置在推動軸(8)上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忠泉,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聯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