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制動管路及汽車,包括:相互連通的制動硬管和制動軟管;制動硬管的一端與汽車助力器連接,制動硬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連接部與制動軟管的一端連接,制動軟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部與汽車制動鉗連接;該制動管路還包括套設于制動軟管外部的保護套,保護套的兩端設置有用于防止保護套從制動軟管脫出的止擋結構;其中,第一連接部包括:固定于汽車車橋上的支架,連接制動軟管和制動硬管的第一接頭,以及固定制動軟管的限位卡子;其中,限位卡子將第一接頭固定于支架上;第二連接部包括:連接制動軟管與汽車制動鉗的第二接頭,以及設置于第二接頭一側的固定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制動管路的結構簡單,連接可靠,保證了汽車的制動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制動
,尤其涉及一種制動管路及汽車。
技術介紹
汽車制動管路用于傳遞制動液(或高壓氣體),對整車的制動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制動管路一般從助力器開始,經由ABS(ESP)泵,最后至車輪制動器。制動管路分制動硬管和制動軟管,制動硬管布置在車身、車架等位置;而制動軟管布置在有相對運動的零件之間,比如車輪處,因此制動軟管常因部件運動而導致連接脫落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制動管路及汽車,解決了制動管路中的制動軟管易脫落的問題。依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制動管路,包括:相互連通的制動硬管和制動軟管;其中,制動硬管的一端與汽車助力器連接,制動硬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連接部與制動軟管的一端連接,制動軟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部與汽車制動鉗連接;其中,該制動管路還包括套設于制動軟管外部的保護套,保護套的兩端設置有用于防止保護套從制動軟管脫出的止擋結構;其中,第一連接部包括:固定于汽車車橋上的支架,連接制動軟管和制動硬管的第一接頭,以及固定制動軟管的限位卡子;其中,限位卡子將第一接頭固定于支架上;第二連接部包括:連接制動軟管與汽車制動鉗的第二接頭,以及設置于第二接頭一側的固定銷。可選地,保護套包括套設于制動軟管外部的螺旋結構,螺旋結構的兩端分別與止擋結構連接??蛇x地,保護套包括套設于制動軟管外部的網狀結構,網狀結構的兩端分別與止擋結構連接??蛇x地,支架為Z型結構,在Z型結構的中部設置有一通孔結構,沿通孔結構的直徑方向開設有兩個對稱的凹槽;第一接頭為圓柱結構,沿圓柱結構的直徑方向設置有兩個對稱的卡耳,在制動軟管通過第一接頭與制動硬管連接時,卡耳卡固于凹槽內。可選地,限位卡子上設置有一U型結構,通過U型結構將第一接頭固定于支架上。可選地,汽車制動鉗上設置有螺紋孔和盲孔;第二接頭為螺柱結構,螺柱結構螺接于螺紋孔內,固定銷為一L型結構,L型結構的一端與螺柱結構固定連接,L型結構的另一端穿設于盲孔內。依據本技術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動管路。本技術的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制動軟管外部增設一保護套,可避免制動軟管因意外剮蹭引起的損壞,增加了制動軟管的使用壽命。通過第一連接部將制動軟管與制動硬管連接在一起,通過第二連接部將制動軟管固定于汽車制動鉗上。其中,第一連接部通過第一接頭將制動軟管與制動硬管連接,并通過限位卡子進一步固定制動軟管,以加強制動軟管與制動硬管之間的連接;第二連接部通過第二接頭將制動軟管與汽車制動鉗連接,并進一步通過固定銷進行緊固,緊固了制動軟管與汽車制動鉗之間的連接,從而保證了整車的制動性能。附圖說明圖1表示本技術的制動管路的連接關系示意圖;圖2表示本技術的制動管路的第一連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圖3表示本技術的自動管路的第二連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圖4表示本技術的制動軟管的結構示意圖;圖5表示本技術的第一連接部的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6表示本技術的第一連接部的第一接頭的結構示意圖;圖7表示本技術的第一連接部的限位卡子的結構示意圖;圖8表示本技術的汽車制動鉗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中:1、制動硬管,2、制動軟管,3、第一連接部,4、第二連接部,5、保護套,6、汽車制動鉗,7、汽車車橋;31、支架,32、第一接頭,33、限位卡子;41、第二接頭,42、固定銷;51、止擋結構,52、螺旋結構;61、螺紋孔,62、盲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技術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技術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技術,并且能夠將本技術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實施例如圖1至圖8所示,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制動管路,包括:相互連通的制動硬管1和制動軟管2;其中,制動硬管1的一端與汽車助力器連接,制動硬管1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連接部3與制動軟管2的一端連接,制動軟管2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部4與汽車制動鉗6連接;其中,該制動管路還包括套設于制動軟管2外部的保護套5,保護套5的兩端設置有用于防止保護套5從制動軟管2脫出的止擋結構51。其中,保護套5套設于制動軟管2外部,一方面限制了制動軟管2的延伸方向,保證制動液的正常流通,一方面在制動軟管2外部起到移動的防護作用,避免因意外剮蹭而造成的制動軟管2發生損壞,以及因路面飛濺的石子等硬物對制動軟管2的傷害,增加了其使用壽命。具體地,如圖4所示,保護套5包括套設于制動軟管2外部的螺旋結構52,即保護套5為護簧結構;其中,螺旋結構52的兩端分別與止擋結構51連接。此外,保護套5還可設置為其他結構的保護結構,例如網狀結構,該網狀結構的兩端分別與止擋結構連接。無論是套設于制動軟管2外部的螺旋結構52還是網狀結構,均可對制動軟管2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其中,第一連接部3的作用為穩固連接制動硬管1和制動軟管2。如圖1和2所示,第一連接部3包括:固定于汽車車橋7上的支架31,連接制動軟管2和制動硬管1的第一接頭32,以及固定制動軟管2的限位卡子33;其中,限位卡子33將第一接頭固定于支架31上。具體地,如圖5和圖6所示,支架31為Z型結構,在Z型結構的中部設置有一通孔結構,沿通孔結構的直徑方向開設有兩個對稱的凹槽;第一接頭32為圓柱結構,沿圓柱結構的直徑方向設置有兩個對稱的卡耳,在制動軟管2通過第一接頭32與制動硬管1連接時,卡耳卡固于凹槽內。這樣,第一接頭32的卡耳與支架31上的凹槽的配合,可限制第一接頭32與支架31之間的相對移動,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第一接頭32與支架31之間的連接結構更加牢靠,從而保證制動硬管1和制動軟管2之間的連接??蛇x地,如圖7所示,限位卡子33上設置有一U型結構,通過U型結構將第一接頭32固定于支架31上,進一步地緊固制動硬管1和制動軟管2之間的連接。其中,如圖1和圖3所示,第二連接部4包括:連接制動軟管2與汽車制動鉗6的第二接頭41,以及設置于第二接頭41一側的固定銷42。具體地,汽車制動鉗6上設置有螺紋孔61和盲孔62;第二接頭41為螺柱結構,螺柱結構螺接于螺紋孔61內,固定銷42為一L型結構,L型結構的一端與螺柱結構固定連接,L型結構的另一端穿設于盲孔62內。這樣,通過第二連接部4的螺柱結構螺接于汽車制動鉗6的螺紋孔61中,實現制動軟管2與汽車制動鉗6的連接,進一步通過第二連接部4的固定銷42插接于汽車制動鉗6的盲孔62中,以限制螺柱結構與螺紋孔61的軸向位移,進一步緊固制動軟管2與汽車制動鉗6的連接,避免因道路顛簸或其他情況造成的制動軟管2從汽車制動鉗6中脫出的情況。綜上,通過在制動軟管2外部增設一保護套5,可避免制動軟管2因意外剮蹭引起的損壞,增加了制動軟管2的使用壽命。通過第一連接部3將制動軟管2與制動硬管1連接在一起,通過第二連接部4將制動軟管2固定于汽車制動鉗6上。其中,第一連接部3通過第一接頭32將制動軟管2與制動硬管1連接,并通過限位卡子33進一步固定制動軟管2,以加強制動軟管2與制動硬管1之間的連接;第二連接部4通過第二接頭41將制動軟管2與汽車制動鉗6連接,并進一步通過固定銷42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動管路,包括:相互連通的制動硬管和制動軟管;其中,所述制動硬管的一端與汽車助力器連接,所述制動硬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連接部與所述制動軟管的一端連接,所述制動軟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部與汽車制動鉗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套設于所述制動軟管外部的保護套,所述保護套的兩端設置有用于防止保護套從制動軟管脫出的止擋結構;其中,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固定于汽車車橋上的支架,連接所述制動軟管和所述制動硬管的第一接頭,以及固定所述制動軟管的限位卡子;其中,所述限位卡子將所述第一接頭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連接所述制動軟管與所述汽車制動鉗的第二接頭,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二接頭一側的固定銷。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制動管路,包括:相互連通的制動硬管和制動軟管;其中,所述制動硬管的一端與汽車助力器連接,所述制動硬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一連接部與所述制動軟管的一端連接,所述制動軟管的另一端通過第二連接部與汽車制動鉗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套設于所述制動軟管外部的保護套,所述保護套的兩端設置有用于防止保護套從制動軟管脫出的止擋結構;其中,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固定于汽車車橋上的支架,連接所述制動軟管和所述制動硬管的第一接頭,以及固定所述制動軟管的限位卡子;其中,所述限位卡子將所述第一接頭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連接所述制動軟管與所述汽車制動鉗的第二接頭,以及設置于所述第二接頭一側的固定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套包括套設于所述制動軟管外部的螺旋結構,所述螺旋結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止擋結構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動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套包括套設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建,張力煌,丁杰,江軍,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